蠶絲被如何鑒別真假?我們該如何看待傳統特色產業蠶絲被織造業?
09-02
本人出身江南水鄉南潯、烏鎮交界處,眾所周知,論蠶絲產業,蠶絲被無論在蘇州也好,嘉興、湖州、杭州也罷,都是從古至今的源頭產地,無論電子商務,還是各大商場,有時我覺得這個行業的價格差太多,實體價格高的離譜,電子商務看不到實物低價不敢買,就說我們附近幾個村,蠶農日益減少,留在村裡的基本是老人,年輕人都去城市或者城鎮生活了,或許再過20年,我們這些源頭產地的人們再也買不到地道的被子了,在這利益熏心的商場鬥爭下,傳統手工產業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個算是深有感觸。
我生而南方姑娘,從小住在清幽的鄉下。那個時候,怎麼形容呢,很俗咖得講:從前車馬很慢,日子清貧卻滿足。
我對蠶的記憶始於五歲左右。 江南的鄉下一到春夏遍地都是脆嫩脆嫩的桑葉堆兒,直到現在我都懷念雨後潮濕的青土混合著桑樹的清甜味兒。 爹媽一年會養四次蠶兒:春蠶 夏蠶 夏秋蠶還有個秋蠶。兒時啊,只要是到了那會子當口啊,爹媽準是早早兒的就去村委會那邊領蠶種了。說是蠶種其實就是一包蠶兒的卵。家裡的蠶房也是一早控制到了最適宜孵化的溫度,過不了幾天就能孵出小蠶來。大概是江南人對於蠶有種特殊的情意所以總愛管蠶兒叫蠶寶寶。我幼年的記憶就是每天搬個小板凳兒坐在蠶房裡看小蠶寶寶爬來爬去偶爾拿根桑葉梗撥弄撥弄。爹媽採桑回來了就會到蠶房切桑,切桑也是有工序的嘞,我瞧著我娘拿溫濕的紗布來回的給桑葉擦拭,可不把桑葉兒擦的鋥亮鋥亮的!我爹在一旁接過我娘遞的那一疊疊桑葉反手就是一鍘刀下去啊!那切的是一絲兒一絲兒的,切好的桑絲擱在竹籃裡頭就交由我去餵給蠶寶寶了,輕薄的分幾次撒在蠶匾裡頭也就算是完成小任務了。
蠶的生長速度還是蠻快,開始結繭之後爹媽都會很注意的每天觀察好幾次,就怕溫度什麼的控制不好一個不留神就形成僵蠶(就是結不了繭子就死去的)好在家裡人對蠶寶寶也是萬分上心,結出的繭子是又白又大!還有雙宮繭呢!(就是一個繭子裡頭有兩個蠶寶寶的這樣的繭子會特別肥大蠶絲也特別好)不過一般雙宮繭我娘都會自己剝好絲存放起來的。她是想著啊,做幾床上好的被子,給我留著當嫁妝呢。 打這些文字的時候嘴角都是甜蜜的笑,細想兒時的美好全在那個蠶絲編織的童年裡了。採桑剝繭雖是清苦可如今哪能尋得那時的安逸啊。po主提的擔憂不無道理。本人曾外出遊歷遇著頂著「正宗蠶絲被」的小黑店過!原想著遊子在外能瞧見家鄉特色也是一樁美事兒,不成想一摸可真真兒是個欺負不懂行的!這是要敗了蠶絲被的名聲兒了!遊歷回來後和身邊的朋友都講起了這番遭遇,有幾個外地的朋友(北方居多…)居然告訴我他們早就被騙過!在他們家鄉那邊真的是很難買到真正的蠶絲被,網上買的也是真假參半,原本對於蠶絲被都已經失去慾望了還好遇見我這麼個家裡長輩就是做蠶絲被的才見識到了真貨。朋友之間互相傳開,爹媽的手啊就愣是沒停過,每天都是在拉絲縫被。我呢也就是每天送送貨,發發快遞打發時間了。能把家鄉的好東西傳播出去我倒也樂得自在~並非生意人只是歡喜於自己心愛的物件兒。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蠶絲被還是很有市場的,有市場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人會供給,你看到的只是你們村養蠶的少了,你沒看到的可能是其他大型農場在大規模養蠶。就跟種地一個道理,我們這輩年輕人還有人種地嗎?沒人種是不是沒飯吃了?
辨別不了,這東西水太深,跟紫砂壺、玉器、紅木類似。買被子的沒辦法拆開看因為人家不可能給把剪刀你,就算露個口子,那裡也可能是真的但別的地方都是假的,所以拿打火機燒了聞味道什麼的只有你上了當買回家之後才可能分辨,而且也不可能把被子全燒了。蠶絲還分桑蠶絲和榨蠶絲,家養的野外放養的,出來的絲都不一樣,但他要說都是真絲你也沒轍。買這個只能憑運氣和買大品牌大商場的。
買回來後,在被子中心不同的部位,取一些(蠶絲),然後放進84消毒液里,如果是真的,蠶絲一下子就會溶掉,如果有部分沒溶,說明蠶絲里摻雜了一些別的東西,如果完全沒溶……恭喜你,這個是假的……
推薦閱讀:
※真絲服裝變黃了怎麼辦?
※真絲服裝保養應注意哪些細節
※雲帛真絲女士棒針蕾絲...
※為什麼男人都喜歡穿真絲睡覺的女人?
※26度有料丨真絲難得,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