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英國喬治王子課程表曝光: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有料的育兒乾貨、有趣的繪本故事

點擊天空樹,與一群媽媽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網上看到一則萌萌的新聞,說是英國喬治小王子馬上就要開學了,正式步入一年級的課堂。

印象中他還是那個肉嘟嘟,被媽媽抱著到處走的小表情帝。沒想到一轉眼都5歲了。

外媒還曝出了小喬治的課程表,內容也是有點讓人出乎意料。

除了比較常規的數學、語言、地理、歷史、科學,還要上法語課、宗教課程、計算機課、以及統一要參加的課外活動課程:戲劇課、藝術課、繪畫課、和芭蕾課。

而且小喬治還極有可能會參加學校的辯論俱樂部,以便早日加入牛津劍橋的社團。

「為此他們將進行哲學、義大利語的學習,嘗試作曲、擊劍、高爾夫或陶藝。」

才5歲的小喬治,要學習的課程竟然有10幾門之多。

下面也有不少網友評論說「王子殿下真可憐」,「這麼小學這麼多」,「小孩不是該玩嗎?素質教育呢?」

不過仔細想想,每門課開得都有道理,這些課程背後不僅是知識,更能訓練孩子們的各種能力。

數學、辯論、計算機會讓孩子更有邏輯;

科學、地理、歷史、宗教會讓孩子們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思維;

語言、法語、帶給孩子們的是更強大的表達能力。

而戲劇、藝術、繪畫、芭蕾、陶藝這些課程,能夠給予孩子的,

是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這些不僅不是「折騰人的」、「沒用的東西」,恰恰相反,正是這些與藝術與美相關的東西,

能夠給孩子心靈提供豐富的營養。

圖片來源:電影《白兔糖》

正如余光中說過的:

「高尚的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使你在最嚴酷的冬天,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

這些關於生活的趣味、關於藝術的感知、關於美的教育,越早日開始培養,孩子們受益就越大的。

記得龍應台在給兒子的一封信裡面,曾經提到過自己兒時居住的小漁村。

小漁村環境相當糟糕,人車雜沓、雞鴨爭道,污水橫流、經濟更是貧困落後。

長大後的龍應台離開了那個小村子,見識到了大城市的繁華和美好,接觸到了路燈、知道了下水道、還懂得了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這些辭彙的概念和意義。

可是這些物質上巨大的落差,在龍應台看來都是可以補救的。最讓她感到難以補救的,

是自身「美的貧乏」。

已經成為知名作家,並擔任過台灣文化部部長的她,還是會很遺憾的跟自己的兒子說:

「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和態度,是無法補課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是一種知識範圍,不是一種內在涵養。」

「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一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是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植物,但是生活的藝術,更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吧?它應該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的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

「漁村的貧乏,造成我美的貧乏。」

圖片來源:電影《woman》

這段話說的是很真實的狀態,我們會發現很多知識和技能上的缺失,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的。

就像一個從沒接觸過視頻剪輯的大學生,畢業後因為工作需要,往往很快就能掌握視頻剪輯這個技能;

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想學開車,給他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也基本可以考下來駕照。

但是對於生活的藝術、審美的情趣這些東西,後天想努力的補足起來就會非常難。

因為這些都需要日積月累的熏陶,要從小開始餵養和熏陶,長大才會見成效。

用故事喂大的孩子,自然通達人性;

用詩詞喂大的孩子自然有格局;

用音樂喂大的孩子,自然有靈性;

用繪畫喂大的孩子,自然富有創造力。

用舞蹈喂大的孩子自然肢體協調、團隊合作能力強……

關於生活的趣味、關於藝術的感知、關於美的教育,不僅僅是一項受益於一時的技能,更是一種能夠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方式。

前不久在微博上有一組圖片上了熱搜,發圖片的是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NixUx。

圖片的主要內容,是四川省安岳縣的石窟佛像修補前和修補後的對比。

修補前的佛像,神態悲憫安詳,整體造型兼具唐代之渾厚和宋代之精美。

被修補後的佛像,配色奇怪,美態也大打折扣。

南宋時候的水月觀音造像典雅考究,藝術價值極高:

被修補後的佛像披紅戴綠,竟讓人看不出絲毫原雕塑的影子:

還有南宋時候的一尊藝術價值極高的拈花微笑造像,也未能倖免:

修補後的樣子變得文物價值盡失。

主管部門說是信眾們在1994年和2015年,自發籌錢做的佛像修補。

相信這些修補佛像的人,絕非是有意破壞文物。他們有錢、有心意、有修護文物的熱情,但是,卻唯獨缺少了對藝術的審美。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常聽到一些人很固執的認為讓孩子學習音樂、美術、舞蹈、繪畫這些藝術門類沒用。

甚至是指責一些父母給孩子選擇優質的繪本沒用、給孩子烹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沒用,幫孩子精心搭配衣物沒用。

可是事實證明是有用的,有大用的。

從小生活在「美」之中的人,是不會允許把自己打扮成五彩繽紛的調色盤的,是不會容忍骯髒、混亂的居住環境的,更加不會點金成鐵,化雅為俗。

他們會生活得更加詩意、更加有儀式感,

也更能在每一個細節中發現美、感悟美。

關於生活的趣味、關於藝術的感知、關於美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生活品質以及生命的質地。

藝術與人文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增長孩子們的見識和眼界,並大大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趣味的人。

前央視主持張泉靈曾經說的一個自己的經歷,很適合說明這個問題。

她自己兒時曾經在蛋糕盒子里養過蠶寶寶。

多數的蠶在結繭後被外婆取走抽蠶絲了,只留下幾隻留種。

一天夜裡,她發現蠶繭破了,化成了蛾子飛出蛋糕盒,又在產卵後死去。

她想,蠶一輩子的世界就是蛋糕盒,飛蛾在生命的盡頭才發現還有更大的世界,會很悲哀。

聽起來這是很矯情的一種想法,但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又何嘗不能看做一個蛋糕盒呢?這個世界,其實就鋪滿了蛋糕盒。

孩子們如果失去對這個世界和探索和好奇,他一生都會被禁錮在一個狹小的天地。

圖片來源:電影《茶之味》

但是,當孩子們學習了歷史,就打通了向下的蛋糕盒,世界就從此變得立體;

當孩子們學習了一門新的語言,就打通了一大片向外的蛋糕盒,很多盒子就能連接起來;

同樣,當孩子們學習到了音樂,繪畫、舞蹈這些技能,他們就打通了一個無限豐盈的蛋糕盒,能夠任意品鑒來自先賢智者們留下的果實。

我們引導孩子們對藝術和美產生興趣並深入接觸,就等於是幫孩子打通那些七彩的通道,並且看著孩子快樂的、自在的穿行其間。

在孩子面對不願意訴說的情緒的時候,可以任他在屬於他的那片伊甸園中得到安撫和陪伴,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欣慰的事情。

關於生活的趣味、關於藝術的感知、關於美的教育,不是為了跟風或虛榮,而是真的能夠幫助孩子們拓寬他所認識的世界,幫他更好的看見和理解生活。

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說:

「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也許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些學科,能夠解決生活中發生的大多數問題,能夠帶給孩子強大的競爭力。

但是當孩子們缺乏了基本的藝術審美、人文修養,最終也難以發揮出最佳的創造力。

作為普通家庭的父母,我們雖然不能像喬治王子那樣,家裡有皇位給孩子繼承,但是能夠給孩子一顆感受美的心靈,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已經是給了孩子,一生活得如王室般高貴的底氣。

親 愛 的 們 ,記 得 在 文 末 點 贊 哦  ~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推薦閱讀:

【嘮嘮咱「文盲」的那代人】續三1
文盲農民只用五招,助兒女考上清華北大
「天才木匠」登皇位文盲天子難理政——明熹宗朱由校
文盲不可怕,性盲才可怕
「文盲宰相」陳永貴

TAG:英國 | 文盲 | 課程 | 曝光 | 課程表 | 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