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為何要設置納威這樣一個同樣是七月份出生的男孩的人物形象?
我讀小說的時候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相對於哈利,
原著總給我一種「納威才是預言中的人」的感覺。
因為納威從出場就很單純,
他的壞心眼很少,
他不像哈利的太過真實,
哈利也有過叛逆和負能量的時候,
但是納威在原著中並沒有那種負能量情緒的體現。
我感覺羅琳這樣寫的手法很巧妙,
類似給你一種「如果主角不是真正的主角會發生哪些故事」的奇妙感,
超棒。
還有值得一提,
另一種解釋便是,
預言是真的,
哈利戰勝了伏地魔,
但是銷毀最後一個魂器的人,
是納威。
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個曾三次擊敗黑魔頭的家庭……生於第七個月月……黑魔頭標記他為其勁敵,但是他擁有黑摸透所不了解的能量……一個必須死在另一個手上,因為兩個人不能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那個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將於第七個月結束時出生……
預言是這樣說的。這個預言導致了伏地魔前去尋找哈利並試圖殺死他,結果導致自己被擊潰,而哈利留下了疤痕。
是的,如果你的邏輯夠好的話,你會發現這一點——預言稱黑魔王會標記一個人為勁敵——黑魔王不知道這一點,前去找這個人——結果給這個人留下了標記——預言實現。這是一個自證預言。自證預言(又稱「自我應驗預言」),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 · 金 · 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這也就是說,最終成為黑魔王勁敵這件事,本身和哈利沒有太大關係——正因為黑魔王想要避免實現這個預言,結果才使得這個預言實現了。類似於一個人預言到自己會「從高空墜落而死」,因而不坐飛機而選擇做長途巴士,結果巴士從懸崖上衝下山去了。
羅琳設置納威這個角色,就是為了展示「沒有被標記的哈利會是什麼樣子」,也即「平行世界的哈利」。這個角色的命運再次印證了HP中的一個副題:從來沒有什麼mean to be(不存在什麼被選中的救世主),而是人們的選擇和行為決定了自己的人生。納威的父母都是鳳凰社成員,並且他也在七月出生。為什麼羅琳要設置一個這樣的角色?
他的部分設定和哈利很相似,聯合羅琳原本的設定「哈利會死」就知道了:
納威就是被用來取代哈利的。
當哈利死亡之後,納威就會成為第二個救世之星。
HP7哈利三人在外逃亡時,霍格沃茲里領導DA的可是納威啊。
況且,一個懦弱的男孩成長為救世之星,這樣的設定不是更加振奮人心嗎?
採用這個情節的話,改動的只是禁林哈利中了死咒之後的橋段。
不過這樣的改動無疑會惹惱一大群讀者,於是羅琳讓哈利活了下來。
可能是為了更好地闡釋「預言本來也許並不會在哈利身上實現,本沒有什麼命中注定,是伏地魔選擇了哈利,所以他們才會相殺」這一觀點我覺得就是,重點為要體現選擇吧。
伏地魔以為預言選定了他的敵人,但事實上是他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敵人。所以說,如果他沒有選擇任何一個,沒有選擇殺掉那個男孩兒,那麼哈利/或納威都不會有愛的保護。
這一點跟海上牧雲記的設定有點像,越是努力想要避開預言,反倒更加成就了預言。若是置之不理,倒未必會成就了。
推薦閱讀:
※【HP人物評析】波爾蓬蒂娜·戈德斯坦恩 Porpentina Goldstein
※【HP叢書】《哈利波特電影人物指南》之哈利·波特篇
※這麼長時間不更新文章,是因為我被做了個專訪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10件事
※會有巫師拒絕成為巫師嗎?
TAG:哈利·波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