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生開學報到指南

古代新生開學報到指南

來自專欄小e說非遺1 人贊了文章

九月開學季又要到了,這也是一個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日子。記得小時候開學前幾天,最擔心的總是假期作業還沒寫完,後來上了大學,作業倒是沒了,可是假期好像總也玩不夠......那麼話說回來,古代學生開學前,都有些什麼準備工作要做的呢?

開學時間了解一下

在古代農業社會,種地是一般農家的頭等大事,也是政權存在的重要基礎。比如我們熟悉的「社稷」一詞,其中的「社」即代表土地之神,而「稷」則代表穀物之神。再比如我們熟悉的二十四節氣,最初也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太陽運動規律而得出的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的一種曆法。由此可見農業生產在古代社會的重要性。

既然農業生產這麼重要,連節氣都是圍繞著它來運轉,那別的事情自然就更不在話下了,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開學時間。

現代社會一般是九月開學,但在古代,九月正是一年中農活最繁重的時候,對於勞動力稀缺的古代社會來說,這個時間點開學自然是不太方便。根據漢代崔寔《四民月令》的記載,漢代學生主要分三個時間開學,它們分別是:「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

可以看到,這三個時間點恰好都是農忙停歇之時,這也就意味著,古代的學生除了上學之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承擔一部分農活。當然了,除了有固定時間的公學、官學,還有時間不固定的私學,也稱坐館,就是請一位先生上門教學。不過能請的起先生的,大多都是有錢人家,比如《紅樓夢》里的賈府、《大宅門》里的白家等等。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事頻繁,「冬季入學」成為了主流,《北齊書·李鉉傳》曾經有過記載:「春夏務農,冬入學」。

一年三個學期的制度此後一直延續了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如此。

該交學費了

關於古代學生交費情況,根據辦學性質的不同,收費標準也不同。

先來看看官辦學校。官學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的「癢」,再到後來是「太學」、「國子監」等。古時候官辦的學校是由國家出資,不需要收費,但是入學門檻較高,基本上是貴族子弟才有資格進入。

而率先打破這種學術壟斷的,就是我們的萬世師表——孔老夫子。孔子在《論語》中記述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句話里的「脩」即肉脯,「束脩」就是10條幹肉。孔子的意思是說:你給我十根臘肉,我就可以教你。這在古代社會是一項了不起的舉動,他打破了官學的壟斷地位,此後私塾開始發展起來,即便普通的布衣百姓也可以獲取知識了。「有教無類」的思想至今仍然是為人師表的重要表現。

而在民間,私塾由於是個人性質的教學行為,收費自然是在所難免。當年孔子提到的「束脩」後來就變成了學費的代名詞。學費的徵收標準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是直接掛鉤的。比如富庶地區的私學多以銀兩錢幣作為學費,稱為「脩金」。而一些貧困地區的人家沒有什麼銀兩,就只好拿糧食蔬菜來代替了。明代黃佐在《泰泉鄉禮·鄉校》中寫道:「其束脩務從俗加厚。在城大館官給銀二十兩,有司以禮待送。在鄉則約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錢。」記錄了這一習俗慣例。

唐朝開創科舉制度以後,讀書入仕成為了底層人士改變階級屬性的重要途徑,因此人們在教育上的投資也開始逐漸加大。比如一些人家為了讓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學校,會把孩子送到外地去讀書,這時候就需要有一些生活費、盤纏之類的額外開銷了。當然,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後漢書·鄭范陳賈張列傳》里就曾有記載:「...長水校尉樊鰷受《嚴氏公羊春秋》,遂博覽《五經》。諸生孫林、劉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學焉。」說的是張霸這個人學問很大,於是幾個學生孫林、劉固、段著等人就乾脆在張霸家附近買了房子,方便就近學習。由此可見,學區房這項發明早在東漢時期就已有先例。

生活用品都準備好了嗎

時間確定了,學費也湊齊了,接下來就該拾掇一下自己的形象了。

首先是校服得準備一套吧。《禮記》有云:「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儀容儀錶是相當在意。在古代,一個人的著裝很大程度上與這個人的身份、等級是相匹配的,不同階級的混搭風在古代是不被允許的,比如商人就不允許穿絲綢,以示身份低賤。

而學生這個群體也有統一規定的著裝,那就是「青衿」。「青衿」也被稱為「青襟」,《詩經·鄭風》里曾寫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這裡的「青青子衿」指的是「那個穿青衣的學子」,據此《毛詩註疏》解釋道:「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作者毛亨是漢代人,由此可見「青衿」的歷史也是非常久遠的。到了隋唐時期,「青衿」依然是學生的標配,《新唐書·禮樂志九》裡面就有記載:「先置之官就門外位,學生俱青衿服,入就位。」

這種情況到明朝初期稍有變動,據《明史·輿服志三》記載:「儒士生員監生巾服」。關於「巾服」的樣式,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參與審定,多次修改,最後確定下來的款式為:「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皁緣,皁絛軟巾垂帶。」

此後,校服的樣式幾經變動,如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才再次確定下來「著青衣較好」,於是「青衿」再次成為官方規定的校服。由於古代服裝十分講究,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古代家長在孩子入學前,都會認真地為孩子製作一身符合身份的新校服。

除了校服外,學生平時穿戴的鞋子和帽子,也有一套自己的說法,比如春秋時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則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身上拾掇完了,再看看我們裝書用的書包。在古代的話,主要是「包袱」、「褡褳」、「笈囊」和「篋笥」這幾種。

其中包袱是最簡單的,只要有塊布能把生活學慣用品包起來背在背上就行了,但是東西在裡面會很容易摺疊變形,尤其像硯台一類的東西還容易沾污其他物品,於是就有了「褡褳」這種能將各種物品分開存放的工具。

褡褳是一種長方形布口袋,中間開口,兩端裝物,在古裝戲中常能看到。褡褳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掛在腰帶上,兩端裝紙、筆、硯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箋等需要隨身攜帶的學習、生活用品。在古代,外出收賬的先生也愛用褡褳。

「篋笥」其實是「篋」和「笥」兩種東西的合稱。「篋」指的是小的箱子,「笥」和「筐」從字形上就能看出來,是指小的筐子。從外形來看,篋是方形的,淺而細密,多用來放紙本、書籍;笥是圓形的,深而稀疏,多用來收藏食物、衣服。「篋笥」是古人早期對行李箱的稱呼,隋唐以後多稱為「箱籠」。宋戴侗《六書故》即稱:「今人不言『篋笥』,而言『箱籠』;淺者為箱,深者為籠。」

而所謂的「笈」,則是指專門裝書的篋。《說文解字注》引晉周處《風土記》稱:「笈,謂學士所以負書箱,如冠箱而卑者也。」因為這種裝備質量較好,編織的也較為細密,因此文人常常將一些重要的書籍放在其中,秘不示人,後世由此而發明出一個新詞:秘籍,用於指代難得的、極其珍貴的書籍資料。

此外,與「笈」相配套的裝備還有一種叫做「囊」的東西,笈硬而囊軟,故而囊內常裝一些印綬、錢幣、書本之類的值錢東西,便於貼身攜帶,由於「笈」與「囊」常常搭配使用,所以後人也將二者合一,稱之為「笈囊」。

說完了古人裝書用的裝備,最後要補充的是,由於古人出遠門求學往往要帶吃的穿的用的很多東西,而且書和硯這些東西也都比較沉,所以大戶人家往往會為即將出門遠行的孩子配備一名「書童」,幫著背負笈囊,照顧生活起居,以便於學子專心學習。

好了,該準備的東西到這裡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仔細想想,其實古人上個學也不容易對吧。古人沒有電腦,沒有ipad,甚至沒有方便攜帶的鋼筆中性筆,筆墨紙硯都得自己背著,為了拜師求學往往要「負笈甚重」,跋山涉水,披星戴月。

比如東漢的任末,十四歲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在漫長的求學之路上,他曾露宿荒野,削樹枝作筆,汲樹汁當墨;也曾在星輝爛漫下借月光讀書,或點燃麻稈、蒿草取光...他晚年在洛陽教授生徒達十餘年,終成一代大家。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也曾背著書箱,長期遊學於京城長安,他曾在《山亭興序》中寫下:「負笈從師,二千餘里。」這樣的詩句,後世評價王勃:「氣凌雲漢,字挾風霜」、「感序緣情,登離寄賞」...

這麼看來,古人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推薦閱讀:

傳神有靈的海黃『福氣』葫蘆 為何如此受到大眾的追捧?
人文歷史
《簡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五章 之目標

TAG:古代 | 歷史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