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行明珠,古域涉縣

太行明珠,古域涉縣

千年古域,歲月劃遷

文/樊飛龍

一、山川之狀美,文化之底蘊

在那八百里綿延太行的山巒里,蜿蜒著一條上千年的漳河,在漳河畔邊則幽居著一帶人群,已如陶公般,安享著平凡人間的煙火與繚繞。

太行巍峨,清漳綺麗,位於太行南麓的千年古域涉縣境內,崇山峻岭、峽谷巨壑,流淌著清漳,更是天水相接、平靜如鏡。

涉縣三面環山,東臨燕趙,西通秦晉,南抵北豫,可謂是晉冀豫三省之隘。正是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小小太行明珠,倏忽間成了古往今來的咽喉要津,諸侯爭戰之地。從此,殺伐逐鹿不斷地打破這裡平凡人間的寂靜。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各路諸侯此消彼長,隸屬頻繁。與此同時,也醞釀出了涉縣獨特的千古文明和濃厚的太行山石文化及歷史沿革。

朝代的更迭,使得涉縣境內,古剎清流,寺廟遍野。厚重的佛教文化可謂是在這山野民間深深地扎了根。北齊、漢、唐興建最盛,古傳舊言「涉縣有三大寺、八中寺、七十二小寺」之說,絕非虛言。開法寺、洪福寺、真覺寺、柏台寺、靜因寺等名剎星羅棋佈於全縣境內,還有卧雲山顛、高聳入雲的漢代清泉寺,宋代皇家敕封、禪心朗照的覺慈寺。更有北魏唐王峧摩崖石刻、木井北齊刻經、隋代林旺石窟等,小小境域碑石文化可謂是燦爛生輝。

明清以來,涉縣更是流傳著「三槐九景十八峪」的美名。其中九景最為世人矚目,依次為:石鼓懸鐘、媧皇古迹、韓山戴雨、熊耳六峰、青頭卧雲、柏台晚照、漳河落澗、龍山土龜、風洞古松。

現如今九景中,首景石鼓懸鐘之巨石墜落,而失景。華夏祖廟媧皇古迹則成涉縣境內勝跡之首,亦最為壯觀,三閣樓凌空而懸,九鐵索依山而築。老百姓故而稱吊廟,亦名奶奶頂。21世紀後,涉縣重點打造媧皇宮旅遊景區,目前已是境內唯一的5A級國家景區,在涉縣地域內更是形成了獨有的女媧文化節,使人神怡忘返。

涉縣的村落,遍野全境,由於河流縱橫,故物阜民豐,溝壑間便能隨處看到炊煙。縣內村落古迹建築,多為明清時期,最為老百姓熟知的就是偏城的劉家大院、鹿頭的江家大院和木井的馬家大院。

涉縣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勤勞的老涉縣人更是在這山頭間築起了氣勢磅礴的梯田,散落山間的梯田,更是一種雄偉與震撼,讓今人瞠目結舌。漫山遍野的柿子、花椒、核桃,讓人聯想起舌尖上的涉縣味道。

獨特的地域文明,自然也就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涉縣境內有著讓人垂涎的獨特美食。留傳已久的抿節、茶飯、滷麵、小米燜飯、菜鍋小卷、米面煎餅等更是口碑載道,還有具有婚姻代表性的馬蹄子,都是涉縣勞苦大眾的發明與創造。關於它們的來歷與傳說,大多已無從考證,但幾百年的演變早已賦予了它們新的含義。

涉縣不僅有傳統,也有民族危機時的擔當與責任。抗戰時期,涉縣人民與八路軍共抵外辱,在涉縣更是留下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抗戰名將左權將軍墓地、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110多個革命舊址,還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及紅色傳說,更為中國近代歷史譜寫九千將士進涉縣,三十萬大軍出太行的史詩壯篇,形成了寶貴的一二九師精神。

二、記憶之印象,歲月之冗長

兒時的我住在涉縣的南城牆之上,耍笑間,就能跑遍涉縣老城的大街小巷。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磚瓦都是經過百年風雨洗刷而成的。

生於斯,長於斯。老城的模樣,就像刻板一樣定格在童年的記憶當中,破損的城牆,頹廢的廟宇,被歷史洗禮的街道,無不透漏著古韻悠然的味道,讓你不得不穿梭到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回味這一切。

涉縣老城積澱深厚,底蘊悠長,櫛風沐雨的牆角都有著不一樣的滄桑與故事。那時候的南城牆,已是破爛不堪,也許古人也不會想到當年抵禦外辱的高大城牆,而今卻成了如此荒蕪的雜草叢堆。而就在那之上住著十幾戶人家,平房小院內生活、阡陌間種菜,無不愜意的在此度過人間歲輪。

那時候的縣城舊街還是那麼的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人群使得這並不寬敞的街道更加局促。逼仄的小街,看到一家家商鋪是如此的繁忙,哪怕卸下那一塊塊的板搭門,都呈現著一種傳承和古典,讓你回味無窮。

那時候的縣一中還在人聲鼎沸的體育路當中;那時的體育路還沒有改造成步行街;那時穿過街巷還能望到鬱鬱蔥蔥林立的烈士陵園;那時的遊樂場還沒有玩到盡興就漸漸消失了;那時的太行市場上還有碩大的頂棚;那時的縣委還不是現在的四中;那時的奶奶頂還沒有如今這般氣派;那年的一二九師舊址門前還掛著陳列館的牌子;那時的那年彷彿都是那麼古板而又鮮活···

一串串記憶已成過往,時代總歸要發展,新時代的鏟車把南城牆給推平了,也把所有的過去給帶走了,隨之而去的除了記憶就是那復古的崢嶸歲月。

一切記憶彷彿都成了黑白膠捲,把過去的涉縣影像都做成了絕版電影,只是再也無法回放,再也無法重播,再也無法打開。自己也好像秋天的一片落葉沒有了歸宿感,飄走了屬於自己的年華。無處尋覓,也無限迷惘。

老涉縣太多的影子,現在在街巷中還是可以模糊的看到,只是這種視角不再從前,你看到的是一種物是人非,也是一種歲月荏苒,更多的還是年華不復的感嘆···

三、嶄新之姿態,全境之旅遊

兒時的老涉縣,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回味無窮的老酒,讓你難以忘記那時的醇厚與濃烈。當年的印記,註定要隨歷史一起佇立在史冊上,無論興衰與滄桑,都永遠得留在了老涉縣人厚厚的相冊里。

劃時代的符號彷彿一夜之間煙消雲散,四處嶄新的面貌更是須臾間突兀而立。2017年的涉縣,則是一種全新的姿態,如雨後春筍般展現在世人眼前,嶄新的面貌,讓世人拍案叫絕。

現今的涉縣,可謂處處皆是好風光,兜兜轉轉都是景。涉縣本身就是一座太行深區里的山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融入了自然當中,也將老城掩映在林木蔥鬱之內。整個城依山而構,順勢而築,道路順勢而彎,建設隨高就低,房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除了這山城相融的風格外,還有清漳河和東枯河繞城而過。獨特水資源造就了別具一格的玉帶湖、龍湖等風貌,更有閑暇時漫步的龍山公園。目光所及,滿眼綠色。兜轉一圈,就像那捲開的畫軸,一步一寸,寸寸風景怡人。點墨、捲軸、寫詩、畫意,一眼山城幽香,使人忘卻浮華,心境寥廓。

在城市文化的傳承上,將千年古縣的古文化、革命聖地的紅色文化、太行山區的民俗文化等元素植入到新城建設之中,體現在道路命名、城市雕塑、公園等方面,讓城市承載文化傳統,延續歷史文脈,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內涵。

除了這座山城,無論哪個方向駛去,而今。你都會有不同以往的驚喜。也許一個長年在外地道的老涉縣人回來,也會不分南北的迷了路。拔地而起的景色,會讓人迷失了自己。

現今最為人驚艷的莫屬山城的東路揚長而上,直達東山之頂,瞭望山水間的阡陌,是何等的壯觀與遼闊,蒼茫大地間,又是何等的太行壯美引入眼前。

曾小游東山,偶作一首《漫東山》,茫茫九霄天地雄,東山寥廓萬層雲,登高遙望穹天闊,棧道凌空楚驚鴻。更讓人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夜宿山寺》那句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相像。

而今的東山之上更有漢寨、秦寨之建築,山下更是有濕地公園、火車樂園、佰泉漁村之景觀,一路而過,就會看到山水連泉,都是近年來精心打造的涉縣品牌。

東山之上,雄觀太行,委實是山美、水美。現如今的全境旅遊,更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知名的當屬媧皇宮,一二九師舊址、五指山、九龍槐、莊子嶺紅葉谷。

新打造的知情文化園、葡萄莊園、花海葯園、紅色記憶小鎮、勝利橋等景色,更是順著漫遊道一路走馬,即可觀花。讓人流連忘返、不亦樂乎。

現在的年景越來越多的人在談環境,在這個大格局無法避免的情況下,霧霾肆虐南北,可就在這太行腹地卻有著不一樣的天空---涉縣藍,是否讓人多了幾分舒適的情景和呼吸。

處處好景,走在偏遠的村落,看著窗外,散落山間的小村莊,給人一種恬靜的視野。近些年更是在涉縣發掘出了石頭村大窪,處處山石而築,讓人感到前人的辛勞與智慧。

千百年來,地域文化氤氳沉澱下來,又以不同形式釋放出來,涉縣這片千年古域,有著渾厚的歷史底蘊,更造就了而今這般全域旅遊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涉縣有著流傳已久的古八景,若能將之一一開發,再現前人之所觀瞻,豈不更造福於後人。

碧水藍天,清風荷露,而今的家鄉似一幅含羞帶怯的古畫,更似一首雋永的詩。樸素善良的人群,世代久居在此,守著這一幅幅畫卷,看著這一道道風光,又該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瀟洒。

兒時老城牆上的月光,痴迷了太多夢回千載的淺吟低唱;飄零了太多馨香歲月的過往;染醉了太多老涉縣人的情懷。總是感覺有一個人在守候,守候著蕩氣迴腸的前塵過往。而今的涉縣,就像是一段文字,讓你苦思冥想,讓你不由分說,讓你依依不捨。

如此般家鄉之美,總是會感慨萬千。我想,來自遠方的朋友到訪此地,總會有那麼一處風景,那麼一道風光,讓你意猶未盡,讓你過目難忘,讓你情有獨鍾···

2017年7月1日

下午13:50


推薦閱讀:

【四】至善就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當今時代,更需人文關懷
日誌要保護好秦良玉家族人文
正能量的句子 簡短正能量語錄給你力量
快樂閱讀,一起成長!

TAG: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