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的今天,對越作戰最大的一場勝仗
來自專欄閑談歷史1,416 人贊了文章
1979年至198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是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所進行的最後一次邊境局部戰爭,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戰爭,因而大多數軍迷對這場戰爭並不是太過陌生,或多或少都有著一些了解。
今天,是公元2018年7月12日,讓我們把時間的軌跡向前推移,回到34年前,也就是1984年的7月12日。
這一天,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的步兵指戰員們依託既設陣地,在16個炮兵營的強大火力支援下,激戰14個小時,徹底粉碎了越軍對我老山地區一個加強師規模的進攻,殲敵3000餘人,這個戰果使得「7.12作戰」成為了十年對越作戰最大的一場勝仗。
這一仗,要從3個月前說起。
1984年4月28日至5月1日,昆明軍區前指指揮14軍40師和11軍31師,分別收復了被越軍侵佔5年之久的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地區和者陰山地區,殲敵近2000人。(5月15日,配屬40師作戰的41師122團收復了八里河東山地區)
遭到突然打擊的越軍驚慌失措,特別是老山地區的失守,使得河宣省省會河江門戶洞開,其西北廣大地幅均處於我軍瞰制之下。越軍總參謀部一方面急令第二軍區調整部署,一線部隊要堅決頂住中國軍隊向縱深發展進攻;一方面又從二線抽調部隊增援河江方向守軍。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兵遣將,越軍見解放軍沒有繼續進攻的意圖,於是膽氣又壯實了起來,打起了「收復失地」的小九九。總參謀長黎仲迅多次到河江活動,同二軍區頭目武立、黎威密、陳安等人開會研究河江地區作戰問題。
這一系列密集會議的成果是,第二軍區制定了實施大規模反撲,旨在奪回老山地區的「MB84」戰役計劃。根據這一計劃,越軍緊鑼密鼓地開展了戰前準備。356師、168炮旅、368炮旅、198特工團一部先後調至河江,此前在老山作戰中蒙受重創的313師補充了大量兵員和彈藥,一線部隊加速構築工事和道路,後勤大量前運作戰物資……
在進行了大約20天的初步準備之後,越軍為了試探我軍的虛實並檢驗準備情況,於6月11日對我軍進行了一次團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從凌晨3時許打到夜晚21時許,被殲近200人,無功而返。
初次反撲失利,第二軍區於6月19日開會總結經驗教訓,並正式通過了下一階段更大規模作戰的戰鬥決心和計劃。根據最新的決心,第二軍區修改審批了各級的戰鬥方案,組織臨戰訓練,頻繁對我前沿陣地實施偵察,增調部隊進入戰區,繼續補充各類作戰物資。
截止7月10日,河江地區越軍總兵力增至2個師,計10個步兵團、1個坦克營、4個特工營、14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了4萬人。兵力雄厚、物資到位,越軍頭目覺得有了兩個月的充分準備,這次可以打一下了。
在越軍發起進攻之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7月6日凌晨,越軍821特工團406營7連一個排襲擊了位於白石岩地區的我邊防17團160迫擊炮陣地、122團9連3排陣地以及辛柏林雷達站。造成我軍亡9人、負傷40人,損壞雷達一部、160迫擊炮一門,報廢汽車兩輛的損失。詳見往期文章《15個偵察大隊老山輪戰的起源,辛柏林雷達遇襲事件》
而我軍通過各種偵察手段(主要是無線電技術偵察),對越軍的大規模反撲已有準備,部隊嚴陣以待。至7月上旬,軍前指所屬部隊已有6個步兵團18個步兵營。7月10日,總參明確通知昆明軍區前指,越軍大舉反撲的徵兆已經明顯,請張司令員馬上返回前指;把32師儘快調到前面去;軍委決定從外區調部隊入滇參戰。
越軍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準備,於7月12日出動141團、149團、174團、266團、876團、198特工團和821特工團各一部,分五路向我發起加強師規模的進攻。
11日入夜後,敵在我船頭方向逐步展開。副總參謀長黎玉賢和二軍區司令員武立坐陣河江,副司令員黎威密、副參謀長裴文勝率前指在谷怩督戰。356師副師長「占」、316師副師長「歷」、313師副師長裴尼樂分別在南嘎、清水、八里河東山方向直接指揮。
企圖採取正面突破、兩翼牽制、向心攻擊,偷襲加強攻手段在那拉地區打開突破口,爾後依託既得陣地,逐點奪取,逐次佔領被我收復的老山地區。
12日凌晨1時許,我軍技偵力量截獲了越軍168炮旅將於3時前開飯完畢並佔領陣地做好射擊準備的信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戰區濃霧瀰漫,能見度很低。
越軍擔任引導任務的特工分隊利用大霧的掩護,分股滲入我前沿陣地間隙。我前沿陣地守備分隊多次察覺地雷爆炸聲、砍樹聲、人員走動聲。
軍區前指根據以上技偵情報和前沿分隊報告,判斷敵人正在向我前沿接近展開,將於拂曉前發起攻擊,當即命令部隊全部進入陣地,隨時準備痛擊來犯之敵。同時命令14軍前指以40師的3個炮兵營和部分團營屬迫擊炮於3時零分向預先計劃的敵可能展開區、接近路線實施炮火反準備。
越軍炮兵也迅速作出反映,於3時10分炮擊我146號、169號、142號諸高地,並向1072號高地零星炮擊。
3時30分,我40師炮兵實施第二次火力急襲,壓制敵縱深炮兵,41師炮兵向副34號高地前沿監視射擊,給敵以精神震撼,迫使其隊形混亂,部分兵力在失控情況下展開。3時50分,敵炮兵再次向我100號、116號、150號、634號高地、南榔、船頭等地炮擊。我與敵展開持續炮戰。
由於夜暗、霧濃,一直未發現敵人步兵。5時零5分起,敵步兵陸續向我老山、662.6高地、那拉、八里河東山的各陣地發起衝擊。胸有成竹,企圖決戰決勝的越軍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迎頭撞上的是密集的火網。
14軍炮指在防禦前沿4公里內分別計划了3道攔阻線,40師炮指在清水至河江公路計划了19個攔阻點(線),軍師炮兵指揮所計劃火力300餘個,各炮群補充計劃640餘個。明確區分了大小炮射擊區域,尤其是注意了各級炮兵火力的銜接。使得我軍炮兵可以在火炮射程範圍內的不同距離上都能有效的打擊越軍。
團營屬炮兵由遠到近,重點打擊陣地前沿500米之內展開、衝擊之敵;團炮群則按計劃在4公里之內,主要打擊待機機動展開之敵,攔阻增援之敵和壓制敵迫擊炮;師炮群重點打擊敵縱深炮兵、集結步兵。
大口徑火炮和團營屬火炮緊密協同,以排山倒海的絕對炮火優勢給了越軍有生力量毀滅性的打擊,並在精神上完全震撼了敵人,打出了炮兵的威風。有很多次向我前沿陣地衝擊之敵尚未和我步兵交火即被炮火擊退,大大減輕了步兵的壓力,為支援步兵堅守陣地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炮火殲敵數佔到了殲敵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比如,進攻142高地(即著名的李海欣高地)的316師174團1營向上級報告「陣亡二分之一,受傷的很多,營長「芝」陣亡,副營長「卯」和一名連長、兩名副連長重傷」,要求派部隊上來搶運傷員。
再比如,313師參謀長向二軍區前指報告戰況:「攻擊發起時就遭受了猛烈的炮火襲擊,攻擊受阻,部隊遭受損失,1營營長陣亡、副營長負傷,部隊一部逃到樹林里,一部跑回集結地域,指揮員無法掌握部隊,1營陣亡80多人,4營更慘……」
在黑夜降臨之前,以40師119團1營3連1排收復150號高地為標誌,這場十年中越戰爭中空前絕後的慘烈激戰,以越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一個白天的戰鬥就損失3000餘人,這是越軍對華作戰最大的一次敗仗,也成就14軍取得對越作戰的最大勝利。
而14軍此戰傷320名,亡62名,敵我交換比接近10:1。如此驕人的戰績背後,是1261噸炮彈的綻放,炮兵當記首功!
由於我陣地前沿越軍屍橫遍野,既為了體現我軍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也為了抓住時機對越軍開展政治攻勢,昆明軍區政治部聯絡部印製了一批通告,允許越軍按照我軍提出的條件前來收屍。
此通告用宣傳彈打到越軍陣地上,並通過高音喇叭反覆播放。此舉立即在越軍官兵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數以百計的士兵開了小差。
經過這次慘敗,越軍再也沒有能力組織戰術兵團規模的進攻,再也無法對我軍防禦體系形成實質性的威脅。老山戰場的戰線從此穩定下來,雙方轉入了曠日持久、長期對峙的陣地戰。
說明:將1984年7月12日打敵師規模反撲稱之為松毛嶺大戰,是以偏概全的稱呼,松毛嶺(即662.6高地以南山包群)只是越軍進攻的一個方向。當時越軍進攻有4個方向:1072高地方向、662.6高地方向、那拉方向、八里河東山方向。準確的提法是「船頭地區7月12日防禦作戰」,為簡便起見,可稱之為7.12作戰。
謹以此文,獻給1984年7月12日船頭地區防禦作戰的全體指戰員。
你是國魂,是軍魂,
你是中華民族的鐵骨脊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話。
歡迎關注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推薦閱讀:
※堪比坦克的「山貓」全地形車,如何在複雜地形健步如飛?
※愛軍女孩,請你先愛自己!婚前行為可以有,但必須安全!
※藏私了,我的核...
※俄羅斯之所以敢說不,因為有這樣的女兵和少年軍校
※遊戲中的真實背景:SAS 英國特種空勤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