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在茶經里寫 茶宜精行儉德之人 那精行儉德 到底怎麼解釋呢?

關於《茶經》的疑問


精行儉德。「精行」是指遵守事世事物的基本規範;「儉德」意是恪守有普遍認可度的良好品德,不懈怠。在《茶經》里的描述,我認為精行儉德是對茶的要處事標準認定,就如同寫字言字如其人是一樣的,學會「精行」方知做茶事茶不公利,不貪婪,精行自然法則,精行於茶人的行為規範;學會「儉德」是正確的做茶事茶觀,不虛榮,不狂傲,參透茶道之本,歸於個人品德和修養的形成,精於茶卻從於儉。這是我的理解。


雲閑鶴野,名利無縈,羈絆難拘的人


謝邀 @八拍慢,另外阿駿你的邀請格式不對啊。

「精行儉德」一詞出自唐代陸羽《茶經》。其文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有斷句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不正確)所謂「精行儉德」之人,也就是指那些追求「至道」的賢德之士。「精行」是指行事而言,茶人應該嚴格按照社會道德規範行事,不逾軌;而「儉德」是就立德而說,茶人應該時刻恪守傳統道德精神,不懈怠。《易·否象傳》說:君子以儉德避難。可見儉德之重要了。(以上摘自百度百科:精行儉德)

當然,時代是在進步的,我們的時代精神也賦予了「精行儉德」新的內涵。在如今百花齊放的今天,我相信,對於不同的人們,關於這個詞的認知與理解都會有所不同。在此,分享一下子舟個人的看法。

做事而言,坦坦蕩蕩,無愧於世界,此乃精行。

做人而言,光明磊落,無愧於己心,此乃儉德。

雖說只有兩個詞,實現起來卻不易。

為何說「茶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我想,其中應有一番道理。

我們喝茶的時候,一定是安靜的。無論你之前是風塵僕僕地趕來,還是持齋沐浴初席坐。在端起茶杯的時候,在飲茶之時,我們一定是安靜的。

安靜的時候,人可以更好的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繁複多姿的,我們有時候很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蒙蔽自己的認知。是一廂情願也好,是兩情相悅也罷 — — 但是這只是暫時的,我們總會在人生的某個節點領悟到了新的道理,而喝茶的時候,便是一個極好的節點。

正所謂:觀心,便明性。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便能看清楚繁複的世界。如此,做人做事,便能精行儉德了。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母親節,古代描寫母親的古詩詞10首,還是多學學自己的古文化吧
【朔方論叢】蒙元時期蒙古文碑刻文獻述略
駁韓愈故里修武說之二
古文經典-歸厚錄文字檔
風水古文《青囊奧語》註解(四)

TAG: | 古文 | 茶文化 | 古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