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相比之後的女真人、蒙古人,是不是屬於比較溫和的那種外族?

契丹人建立遼國,國力雄厚,與宋朝交戰數十年,在雙方平等意願下何談;之後再無對宋朝發起過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反倒是末年被北宋背叛;

整個遼國時期契丹與漢人矛盾較少,漢人也樂意在遼國生活。遼軍亦有過屠城事件,例如君子館屠城,但整體給題主的觀感來說,遼軍軍紀要強於之後的女真人、党項人,蒙古人等

遼國人的作為,大概在一個怎樣的水平?


遼非契丹。遼的國族有二,契丹和奚族。二者均為鮮卑後裔。契丹善冶鐵,契丹本意鑌鐵。奚族本名庫莫奚,善營造和挖礦-所以你知道為啥這哥兩個湊一起了吧?他兩一個姓耶律,一個姓蕭。鮮卑其他分支以名姓聞,如宇文,慕容,段氏…所以宇文啦,慕容啦,耶律啦,蕭啦,是同文同種的啦。也有人說,宇文和慕容有印歐人種血脈,耶律和蕭少些…

然後說,契丹和蕭,南北朝時是大姓的跟班,五胡亂華的事情,就不僅僅是野蠻吧?但此二人是理科生,沒有那麼衝動,又是善商業,種zu主意沒那麼誇張,與漢人的協作與交易多,所以歷來,野蠻的可以用貿易來結交。你不貿易,我就只會搶了。

其實在北方,遼及其前面的統治,要早於宋,甚至可追至唐末,其文化積累很深,當時遼的文化對宋是有俯視感的,現在玩文物的都知道,遼的瓷,銀器等文化含量不低。遼的歷史文件湮沒的多,不可考了。


謝邀。這種「更溫和」的表象來自於階段錯位與未考慮變數。

蒙古、後金在成為穩定的大國後,也由武轉文。畢竟嘗到了歌舞昇平的甜頭(同時有這樣的資本),風沙血汗的征戰生涯是讓人厭棄的。而且如果不能處理好與漢人的關係,後金也不可能坐住300年江山。想想清朝後期,人們很難會再有「這個民族驃勇好戰」的看法

而蒙古、後金給人強烈「不溫和」的印象,主要在草創之初,建國前期,征伐不斷,由一隅之地竟然不斷吞併終至獨佔江山。於是,表面上是遼國打著打著不打了;蒙古、後金則戰不停

但是,為何會戰不停或是戰停呢?

嗯,姑且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如果外因相同,那麼才能判斷選擇停戰的民族性溫和,選擇繼續戰鬥的民主性好戰。但外因究竟如何呢?

我們看一下明末清初的局面:本來後清雖然軍事上不錯,但如果大明是渾然一體,後清未必有吞併中原的想法。但是大明突然就被起義軍打翻了,而且是打的四分五裂,各方都未立足穩定,這個戰機誘人不?多年抗衡的對手突然內傷爆發,不上去碾壓一把占些優勢那是智商問題,不是溫不溫和的問題。

想就此打住么?對方重要依憑,吳三桂開關來投了,這個戰機誘人不?不上去碾壓一把占些優勢那是智商問題,不是溫不溫和的問題。

想就此打住么?對方上一場最大贏家,李自成一口氣沒挺過來,一瀉千里,這個戰機誘人不?不上去碾壓一把占些優勢那是智商問題,不是溫不溫和的問題。

想就此打住么?對方剩餘最大勢力,南明朝廷,是真真的真戰五渣,純純的純送人頭選手,這個戰機誘人不?面對如此難得的送人頭選手,有什麼理由不去收?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啊!

開遼之初,如果對面的對手是南明這種糟糕到讓人無語的對手,遼軍不會停下收割勝利的隊伍的。但是,遼國面對的是同樣正在興起、生命力正當旺盛的宋國,沒有太多誘人的戰機。

蒙古與後金,都算是所謂「承接前一個勢力氣數已盡時」,沒有相當的對手,一家獨大;契丹則是與大宋雙雄並起。打下去的原因更大的是因為有戰機,選擇停戰的原因是因為戰機寥寥。理性的選擇才是根本;因好戰就開打,因溫和就不打,因性子決定戰或和,那是要去給「不作就不會死」添加新例子的。


宋朝妾室都要簽合同了,而契丹人還在保護幽雲漢人世家承自唐代的部曲制度。基本上就是農奴,而農奴的聲音是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來的。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啥太宗北伐時沒有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這可不代表北地漢人生活的挺好。


1.契丹人野蠻的時候,是在五代時期宋朝還沒建立,不太引人注意。944年因為後晉石重貴稱孫不稱臣為借口,遼軍大舉南下滅掉後晉,佔領開封,要一統天下。遼太宗搜刮財富後不發軍餉,讓士兵去打草谷搶糧食搶人,雞飛狗跳,遭到底層和上層人的激烈反抗,不得不退回北方,遼太宗死在路上。

2.宋朝建立以後,遼朝已經完成中央集權,經營燕雲十六州多年,擁有農耕區和游牧區的帝國一步步走向漢化,加上之前入主中原的失敗的教訓,對待佔領區的態度從燒殺搶掠變成經營為主。

3.實力強才能讓對方尊重,部落時期面對唐朝、契丹國面對後梁後唐後晉、遼朝面對後漢後周和北宋,多年戰爭才拿到有限的農耕區域,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國,對漢文化有所敬畏。而金朝崛起太快了,滅了漢化的遼和北宋。元朝之前的蒙古帝國征服太多的地方,看遍了世界。所以他們都缺少敬畏。

4.中國的別稱,由於契丹國+遼朝+西遼總共持續300多年,蒙古人稱北方中國為契丹,隨著蒙古帝國對歐亞大陸各民族的征服,俄羅斯、東歐、中亞、西亞很多國家錯把中國稱為契丹。至今還在中亞有影響力,很多人自稱契丹後人,變成「精神中國人」。

5.結局悲劇,士大夫記載歷史時候兔死狐悲。北宋的海上之盟聯金滅遼,雖然當時看似合理、機智,聯合野蠻漁獵民族滅掉威脅更大的北方帝國。而事實上,兩個帝國都爛到根兒上,都被衝垮了,遼朝皇室貴族遠走新疆中亞建立西遼,遠播漢文化,宋朝衣冠南渡退守江南,最後都被蒙元滅亡。

綜上一些原因,導致契丹口碑要好於另外兩個。


蒙古語族的對漢人都比較溫和,元朝時可以公開上演元軍是丑角的戲劇,蒙古人和漢人在台下一同叫好。


契丹人從武周那時候就崛起,著名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皇帝武則天被契丹打得大敗,後來玄宗朝又歸唐,和中原王朝打交道已經很熟悉了,又滅了高度文明的渤海國,基本度過了野蠻期

所以不是契丹不野蠻,是野蠻期在宋朝建立時已經過了

蒙古和女真都是一兩代就興起,征服,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和中原王朝共存。


直接感覺這還是和各個游牧民族的發源地有關吧。

契丹發源於河北和內蒙古赤峰一帶,和中原其實比較接近,所以性子也較溫和。

蒙古稍遠(包括蒙古高原上活動的突厥匈奴等),則較彪悍。

東北最遠,則東北平原上誕生的金國和滿族入關殺進來後,最狠。


記得古文觀止裡面有篇文章說宋時候一個老嫗趁遼兵不注意,殺了遼兵


推薦閱讀:

嗜血的宋朝
(揭秘)宋朝人是如何過節的
誰敢說宋朝孱弱?一座小城抵抗幾十萬蒙軍,還贏了!
靖康之恥誰應該負主要責任?

TAG:中國歷史 | 宋朝 | 北宋 | 契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