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款」到「紅牌」:大學熱門專業40多年沉浮錄
來源:人民日報
很多時候,人們把成功多歸結於自身因素,而大幅度低估了時代紅利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實,個人發展始終與時代進程息息相關。如何在不斷的選擇中聆聽到時代發展的脈搏,或許才能讓個人的奮鬥和努力更有方向。
在恢復高考後的40多年間,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發展,每個時代的「爆款」專業也發生著有趣的變化。
從剛恢復高考時的文史哲熱門,到八九十年代的財經專業,再到九十年代後法律和計算機專業各領風騷,
當今是人工智慧引領發展的時代,最熱門的非智能機器人莫屬。
有些專業在某個時間段搶手、熱門,隨後又逐漸變冷;而一些昔日無人問津的專業,成了今天的「香餑餑」;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新專業,卻代表著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其實,個人的發展始終與時代的進程緊密相連。究竟個人選擇應該如何指摸時代的脈搏?一起回顧這些熱門專業的沉浮史,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恢復高考初期:文史哲是大熱門
1977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製度,這次考試給了無數人改寫命運的機會。
對於恢復高考初期的大學生而言,「爆款」專業是文史哲等基礎學科專業。
當時,報名者中多數是來自工廠和農村的往屆生或自學者。對於他們來說,用粗糙的雙手去緊握鋼筆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知識匱乏的年代,大家能想到的學問都是一些傳統的科目,文史哲就是耳熟能詳的好選擇。
新疆學業生涯規劃學會副會長、新疆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邱實說,1977年恢復高考時,中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當時的知識分子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往哪裡去?當時哲學成了考生競相報考的熱門。
另外,受陳景潤等著名科學家的影響,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也很吃香。
有媒體就曾報道,1977年恢復高考時,廈門大學文科錄取的平均分最高的是中文系,其次是歷史系,理科錄取分數最高的是數學系。
北京大學法學院前院長朱蘇力在其博客中也曾寫道:「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大學文史哲院系的學生,總體而言都是當時最優秀的文科考生。
80至90年代:「不上北大上外經貿」
80年代中期,我國的「四化建設」方興未艾,但經濟人才極缺。那時財經專業的畢業生分配去向非常好,大都去了銀行、審計等待遇優厚的部門。
很多財經類的專科學校都高出本科分數段招生,不少考生沖著畢業後的工作去向,寧可放棄其他專業的本科學歷也要選擇財經專科。
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對外貿易、國際貿易等名字和「國際」沾邊的專業又迅速取代了財經專業,成為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從文史哲熱的退卻,到對外經貿等專業的走紅,有人說,人們在專業選擇上完成了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的轉變。其實,這與當時我國實行一系列的外貿體制改革、外匯體制改革和啟動入世談判的時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說起當年對外經貿專業的熱度,有人用「不上北大上外經貿」來形容。國際貿易、國際關係等專業甚至被看作「皇冠上的明珠」。
這些和「國際」沾邊的熱門專業錄取分數屢創新高,分配去向也讓人「眼紅」。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大都進入與涉外經濟有關的領域,如國有大型的經貿企業,外資銀行或大的跨國公司。
90年代後:法律、計算機各領風騷
從「爆款」到「紅牌」:法律專業興起沉浮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法律專業又成了文科專業的大熱門。律師事務所、公檢法等單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
社會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專業的熱度,很多高校開設了法律專業,並且法律專業的錄取分數也比最低投檔線要高得多。
由於熱度持續走高,幾乎所有的文科大學都開設了法律專業,法律專業畢業生數量持續飆升,這直接導致就業困難。
有媒體報道,在中國政法大學2006級法學專業畢業生中,畢業後從事本行的只有13%。而北京交通大學2006級法學專業104名畢業生中,只有3人從事政法工作。
根據不同專業的就業狀況,《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列出了那些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紅牌專業」,法學就名列其中。
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爆款」到「紅牌」,法律專業跌落神壇也不過數年。
計算機專業:互聯網浪潮中的「熱門」
幾乎同時期,搜狐、百度、阿里、騰訊等一批互聯網巨頭陸續崛起,互聯網浪潮風生水起,計算機專業這些開創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大佬們很多都選擇了信息科學相關的專業。
比如:小米創始人雷軍,1987年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當時錄取的專業是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同年,百度掌門人李彥宏,考上北大信息管理專業;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1989年,網易「養豬大戶」丁磊,被成都電子科技大電磁場微波技術系錄取。
圖為2016年9月29日,1989級校友、網易創始人丁磊參加了電子科技大學建校60周年總結暨「雙一流」建設動員大會。
而深圳「鵝廠」的馬化騰,選擇了「離家很近」的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
有趣的是,這些互聯網大佬們並非都學習跟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比如馬雲、劉強東,但從他們的個人興趣和校園經歷中,濃濃地體現了對互聯網的熱情,這也恰好反映了互聯網時代進入中國的特徵。
無論專業選擇任何,這些大佬們能先人一步觸摸到時代的脈搏,找尋到了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機會。
經歷過三戰高考的馬雲,終於在1984年考入杭州師範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圖為阿里巴巴創業初期,馬雲帶領團隊開會。
1992年,劉強東以680分考取江蘇宿遷高考狀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當今「爆款」:人工智慧引領時代發展
現在,有些「爆款」專業深受追捧,例如與人工智慧有關的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工程等新工科,「5G」時代的晶元技術與光電通訊工程,數字時代新媒體及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小語種等專業備受關注,其中最熱門的非智能機器人莫屬。
這些新增專業之所以成為熱門,一方面與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佔領世界新技術高地的戰略規劃有關,一方面也與國家產業轉型、技術升級的現實需求緊密相連。
這些專業的「爆紅」不僅代表了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意味著未來人力資源的市場需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緊貼科技與市場發展趨勢,這些專業當然也是不錯的選擇。
2018年5月18日,在日照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學生們測試剛剛拼裝好的機器人。
大學專業冷熱變遷,與國家的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緊密相連,這反映了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現實需要,也預見了未來人才需求的趨勢。
很多時候,人們把成功多歸結於自身因素,而大幅度低估了時代紅利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實,個人發展始終與時代進程息息相關。
如何在不斷的選擇中聆聽到時代發展的脈搏,或許才能讓個人的奮鬥和努力更有方向。
最後,想問大家一句:你當年讀的是什麼專業,如今做什麼工作,過得怎麼樣呢?
長按二維碼關注 魯稚的陽台
(ID:luzhi66)
推薦閱讀:
※【黌門新語】體育之於大學的意義
※大學你想怎樣過
※對話南昌大學「性侵門」雙方當事人
※「我們快被大學慣壞了。」
※討論:大學舍友帶來過哪些驚為天人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