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文獻,如何為我所用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

在學術研究中,學者不去讀文獻,就好像鳥兒要飛行卻沒有一雙翅膀。學者不會讀文獻,就像鳥兒在分行過程中沒有調整好一雙翅膀扇動的規律性。具有豐富指導學生經驗的宋京生教授感嘆道:「學生最缺乏的學術能力之一是不會讀文獻,這導致所寫的文獻綜述不能準確地反應出現有研究進展;學生最缺乏的學術能力之二是不會寫所得出的研究結論。」依筆者想來,這兩種學術能力互為牽制,若學者不具備準確地表達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能力,就不大可能找到已有文獻中的研究空隙,自然也不太可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研究結論和研究貢獻。

 

精讀經典文獻

所有見刊的論文都是學者拿著鎬在金礦中挖啊挖,好不容易找到一些金子而寫出來的。所挖出的金子經過了一番風吹雨打,一些成為真正的金子,還有一些金子可能是沙子。這是由於,一方面,真正的金子難挖到,並且被挖出來後,也很難在當下被識別;另一方面,又不能讓挖到可能是沙子的學者不生存下去,所以,結果就是沙子也可能被發表。

 

經典文獻是真正的金子。所精讀的文獻必須能引發學者的思考,啟迪出潛在的研究問題,方能達到精讀的目的。這好比電影藝術給聽眾帶來的觀影體驗,優秀導演的作品能夠令聽眾自動地在腦海中勾勒出一種敘事邏輯和情節推進的框架,框架之中留白的地方,導演會任由聽眾依據自己的體會進行填充。

精讀文獻能夠幫助學者輕而易舉地立足於過往,再從這個點出發進行分析。學術界的總體狀況是先行者確立研究方向,跟隨者緊跟其後。先行者確立研究方向的開山之作,常常引用量非常高的文獻就是這個研究領域的主樹榦,抓住了主樹榦,就可以領悟緊跟其後的枝葉了。隨著時間的風吹雨打,理當消失的枝葉都已然消失了,學者可以單單挑出猶存於世的主樹榦來,放手評價。胡奇英教授感慨道,一些資深教授,是當他年輕時,做為先行者開拓出了一片新的研究領域,之後跟隨者多了,他也變成了資深教授。

 

筆者的一些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喜歡用「據我們所知,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語句,每次看到這樣的話,筆者都要反問道:「太陽底下沒有那麼多新鮮事,查清楚經典的文獻了嗎?」這個時候,學生多半會一低頭,說差不多吧。這麼一句「差不多」就等於為自己挖了一個坑,若審稿人恰好是該方面的專家,論文的命運也就懸了。譬如,聲稱做關於顧客戰略行為研究的學者,卻沒有引用Su和Zhang(2008)一文;聲稱做關於產品線設計的研究,卻沒有引用Moorthy(1984)一文;聲稱做多期庫存和定價聯合決策的研究,卻沒有引用Federgruen和Heching (1999),及Petruzzi 和Dada (1999)兩文。那麼,審稿人就可能強烈懷疑這位學者連基本功課都沒有做好。這麼說來,已有的參考文獻浩瀚無窮,筆者並不認為參考文獻引用不全是個大問題,而是認為沒有引用經典的參考文獻是個大問題。

 

筆者在最初練習精讀文獻時,常遇到沒有學過的概念、方法,而被困在某處。怎麼辦?只能跳著讀過去。漸漸地,筆者理解了論文的主旨,抓它最重要的、獨具特色的要點之後,自然會解決一些局部問題。這好比一個人走路時,用不著等路上的小石頭都撿完了再走,而是可以跳過去、繞過去、爬過去。

 

但是,在精讀文獻時,若總是跳過詳細認真閱讀的步驟,直接開始做自認為清楚的問題,可以節省時間,結果卻是得不償失。因此精讀文獻時,對於關鍵的假設、研究過程與結論要一字不漏地閱讀,要把大量時間花費在閱讀中,而不是做額外的信息收集,譬如,詢問導師、同門,或者直接問作者。

 

精讀文獻過程中的苦澀體會給筆者帶來的啟迪是,在精讀的初期,可以大膽地忽視一些細節性的數學符號,只記下關鍵性的權衡因素、主要假設和結論,這比記住關鍵詞的內涵,被作者繞來繞去,要更有幫助。隨著研究的深入,待有需要時,再探究某篇論文中的細節也不晚。不過,在此過程中,筆者常覺得自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一葉扁舟,不清楚航行的方向所在,這導致,自己雖然很辛苦地閱讀了大量文獻,卻收穫甚微。壞消息是沒有確定的辦法可以迴避這樣的時刻,好消息是大多數學者都要經歷它們,而這些坎通常會過去。

 

讀文獻需要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所謂精讀是指推敲主要細節的細緻閱讀,略讀是指拋棄細枝末節的快速閱讀。曾國藩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比作熬肉法,先博覽群書,掌握大量基本知識,這就是「急火攻」;而後對專門問題用特殊方法細緻地處理,這就是「慢火溫」。

 

泛讀最新文獻

從學術期刊編輯的視角看,若所發表文章的參考文獻沒有最新文獻,或許會傷害到學術期刊所要體現出的學術前沿性精神。

 

從作者的視角看,引用最新文獻可以反映出作者對相關工作比較了解,已經比較了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已有的最新研究工作的差異,能夠客觀地抓住最新文件中的空隙,讓這個空隙成為自己研究中的立足點,而這個立足點可以是將最新研究再向前推進的話題,可以是兩個不同的但是有聯繫的話題間的橋樑,也可以是兩個對立話題的融合點。因此,引用最新文獻能讓同行意識到有待解決的問題,意識到不同小領域之間的相通之處,意識到現有認識的不完美。

 

學者如何才能在最新文獻中發現空隙呢?非得學者具有豐富的研究經歷和紮實的學術功底不可,唯有此,才能從容地審讀最新文獻,發現有價值的空隙。劉樂行同學說,能夠發現空隙的學者好比球場上經驗豐富的運動員,他們不僅可以從容地跑步到位,身體姿態不發生變形,還有較多時間思考如何將球回擊到對方防守的空檔區域,從而能夠贏得一個球。

 

聽與討論文獻

在多數學校,學者還是需要花費時間閱讀文獻。但是,在頂級的學校,同行之間的交流密集,學者可以通過聽最前沿的學術報告,來部分代替對最新文獻的閱讀。

 

筆者曾經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訪問,其中,學術討論會分為兩類,一類是邀請外校的教授講學,另一類是系裡老師或博士生彙報最近的研究工作。後一類,就是俗稱的黃包餐。既然是「包」,就要裝點什麼東西吧,對了,是要裝點吃的。因為每位教授的時間都非常緊張,為了充分利用時間,系裡老師或博士生的學術彙報工作,多是會放在中午12:00左右開始,講究一點的、資金充沛的系,秘書會提前給所有參會人發信,問要吃什麼,以便在訂快餐和飲料時,盡量滿足參會人的個性化需求。筆者覺得,各類點心準備的是否美味可口,意不在於點心,而在於傳達該學術系統足夠重視學術活動,並提供財力、物力的支持,從而使得學者專心地聽與討論文獻。

 

在梳理文獻研究結論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和他人共同討論某一篇經典文獻而獲得不同觀點。很多面向博士生的討論課,多是任課老師列出某個話題的一系列經典和最新文獻,或是由任課老師主講學生聽,或是由學生主講而任課老師點評,目的都是為了針對某一篇論文進行深入交流,分析從不同學者思考角度得到的差異性觀點。

 

主動與文獻互動

寫文獻綜述時多強調他人的貢獻,讀文獻則不同於寫文獻綜述,主要是從批判的角度,思考類似的問題如何能夠被解決得更好。

 

當與文獻交互時,就如同與文獻作者一起坐而論道。筆者個人的體會是,在清晨、傍晚,捧清茶一杯,帶著批判的眼光,一邊閱讀,一邊友好而切中要點地詢問,想像他或她怎麼回答,然後繼續追問,這才真是人生最大樂事。

 

閱讀過程中,如果看到某段非常有意思,趕緊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並且記錄下來;如果對某些觀點存疑,也趕緊記錄下自己的疑惑;如果某些觀點給自己帶來了啟迪性,也趕緊記錄下自己的剎那間的感受。

 

談及看待他人研究成果的心態,胡奇英教授感嘆到,年輕的時候,總是在意去評價這篇文章哪裡寫的好,哪裡寫的不好,總是要評價他人的好不好?隨著歲月的磨練,他意識到把主要精力放在評判他人的工作可能是不對的,更多的是要去考慮他人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啟迪性,即便他人的觀點是錯誤的。依筆者的體會,具備啟迪性思考的人方能謙虛謹慎吧。

 

不過,讀文獻時勤記筆記是具備啟迪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基礎功。在互動性閱讀與做筆記過程中,需要思考:第一,在文獻中,對一個問題解釋的是原因A,而自己是否能給出原因B。第二,當文獻用以支持該主張的證據很弱,而自己是否能提供更強的證據。這可以表達為,文獻推斷X可能是正確的,但自己給出的理論顯示它是絕對正確的;或文獻只是假設了X有正確的可能性,但是自己可以證明它。這是因為,有時候一個管理現象是可以用好幾個理論來解釋,這些理論之間存在互補性,有可能都是對的,當然也會存在一個理論的解釋力度會比另外一個理論的解釋力度大一些。這樣的閱讀筆記一篇篇做下來,就成為自己的專有知識庫,也影響著自己研究工作的高度和深度。

 

準確地引用文獻

不同學科研究領域中的理論越來越多,而學術期刊所允許的文章篇幅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常常需要決定引用哪些文獻、不引用哪些文獻。一類引用的傾向是,引用發表在等級較高的學術期刊的文獻,即便文中所討論的問題與這些權威文獻並沒有直接的密切關係。

依筆者看來,另一類是應該引用與文章選題最相關的文獻,即便這些文獻發表在等級較低的學術期刊上。不過,若所選擇的研究是重要的,多數情況下,相關的研究工作也會發表在等級較高的學術期刊中。除此之外,決定了將文章投稿到某個學術期刊後,最好還要引用這個期刊上以往發表的相關文獻。

 

文獻綜述不是在一個較低層面,逐篇地解釋每個文章做了什麼,向作者致敬;而是在一個較高層面,分大類總結每一類文章做了什麼,從而促進自己積極地去思考,明確現實問題和已有文獻的差距,提出研究問題。

 

本文摘編自

李娟

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

一書,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

李娟 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2

ISBN 978-7-03-055928-9

責任編輯:朱麗娜 高麗麗

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

以誠樸的筆觸勾勒出學者創造研究成果的漫長艱辛卻又沉迷其中自得其樂的過程。本書

適合管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在讀學生、高校教學科研人員,以及對相關問題感興趣且善於思考的人士閱讀。

 (本期編輯:王芳)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來稿

與科學相約 | 科學出版社徵稿啟事

點擊「

閱讀原文

」可購買本書

推薦閱讀:

TAG:文獻 | 泰山 | 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