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如何發展建立起來的

人格是如何發展建立起來的

來自專欄靈遁者國學智慧

人性的人格發展理論

——靈遁者

前面兩個章節我們圍繞人性的公理,展開討論,形成新認識。本章就是要在新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人性的人格發展理論。人格心理學為心理學的分支之一,可簡單定義為研究一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模式的心理學。人格不單包括性格,還包括信念、自我觀念等等。

為了讓大家在讀本章的時候更好的理解內容,我還是將人性的10大公理和兩個推論拿出來。

人性的10大公理:公理一:意識產生的生物學機理別無差別。

其他表述:此意識和彼意識無本質差別。

公理二:意識是由先天力量和後天力量共同驅動的。

公理三:生命體體征存在時,意識時刻存在。

公理四:社會中人的意識,具有社會性。

公理五:概念性的東西,必須是後天建立的。

公理六:真偽的概念存在,但無法界定。

也可以這樣表述:人是具有矛盾性意識的,即人的意識一定有非理性的一面。

公理七:意識產生於行為之前。

公理八:記憶機製表明遺忘是不可避免的。

公理九:潛意識內容的提取具有不確定性。

公理十:從遺傳和發展角度共同來說,意識總服務於如何更好的存在。

兩個推論:一個是:選擇是博弈的結果。第二個是:理性是後天建立起來的。關於人格的發展,依然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先天因素,一方面是後天因素。我在上一章提到過,不贊同佛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因為他誇大了先天性慾望因素,即性對於人的發展影響。但他的人格結構理論,值得借鑒。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在晚期,他進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學說,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其中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衝動。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自我是指意識的結構部分,處於本我和自我之間,監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它按照現實原則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處於人格的最高層。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相應地發展為研究這三部分的內容和相互關係。

我們經常說,到了一個年齡,就有一個年齡要乾的事情。這是人根據人發展的經驗,所以說的俗語。到了上學年齡,就上學。到了結婚年齡,就結婚。到了工作年齡,就工作。我其實不太清楚,其他心理學家是怎麼發展人格理論的。但還是認為用年齡來劃分合適。我知道佛洛依德是以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來劃分的。就是以「性」的主線來發展人格理論的。我還是要以年齡來劃分,作為人格發展理論的階段。

大概思路是這樣的,以年齡來劃分,不同的年齡段,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面臨的主要矛盾不同。而主要矛盾,就是主要驅動力。所以這對於人格的發展,起主要作用,是主線。也就是我把分析哲學的方法,拿到這裡來,作為分析人格發展的武器。同時其實在分析人格發展理論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後天教育,和文化區別。所以我在此書中的劃分,以我國的基本情況來劃分的。可能不適合一些西方國家。因為按照公理五:概念性的東西,必須是後天建立的。也就是理性是後天建立起來的。而概念性的東西,就是約定成俗的東西。不同國家會有不同。所以我們會說,入鄉隨俗。

我的劃分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是0——2歲,是嬰兒生長期。此時孩子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不過大腦神經高速發展,此時的一切外在刺激,對於之後的自我意識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就是身體發育和求知慾的矛盾。所謂的求知慾,是說孩子對周圍刺激信息的反應。對於一切都是好奇的。這個時期,健康營養很很重要。

第二階段是2——10歲,2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就是可以認識到自己是自己。這個實驗是有的。就是對著鏡子,給孩子臉上貼個小紅點。基本兩歲之後的孩子,會意識到鏡子中的孩子,就是自己,會用手拿開臉上的小紅點。2歲之前,很少有這個意識表現。

這個時候,孩子開始了初步教育,開始與除自己父母的人,廣泛的接觸了。概念性,社會性在這個階段萌芽,並隨時間飛速發展。但這個階段的主要矛盾,還孩子子與父母矛盾。因為這個階段,父母對於孩子接觸是最多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所以這個階段的教育,我要告訴所有的父母,一定不要讓孩子過多的滿足自己的慾望。也就是抑制他為所欲為。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形成了自我意識,但自我剖析和認識能力,辨別能力並不高。也就是他所接觸的教育,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多。

同時有自我意識的孩子,就一定開始有自卑,害羞,怯懦,好表現等等情況。這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注意引導。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主要教育任務其實不在學校,而在家庭。這個時候,孩子也依賴家庭。再次強調,引導行為非常重要。

舉一個例子,孩子的童年生涯,基本就是這個時期為主。所以孩子有快樂還是悲慘的童年,就主要在這個階段。上面說了,孩子雖然自我意識有了,概念性,社會性意識大大發展,但分析能力,自我保護能力還是不足。所以家長必須做正確的引導。

比如你體罰孩子,不是不可以。但你體罰之後,一定要告訴孩子,為什麼體罰。因為孩子多數有時候分析不出來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你的體罰太過分。就覺得自己的父母殘暴,打壓自己,慢慢變的自卑,怯懦。

不讓這個時期的孩子為所欲為是家長的責任。但獎罰分明,給予孩子足夠的玩樂的時間和正確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個時期,學習不是主要矛盾。如果這個時候,學習變成主要矛盾,那這個孩子的學習壓力會非常大,會抑制他天性發展。其實對於長遠學習,是不利的。哪怕這個時期,學習成績差,也問題不大。這個時期,家長和學校應該以培養學習和閱讀興趣為主。這樣才是對於長期學習的有力保障。

同時6歲之後的孩子,就開始對異性有吸引和關注了。就已經會萌發自己和異性是不同的。會關注異性的行為點滴。

第三個階段10——20歲。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是學習,所以大多數驅動力和抑制力都是以學習為主線展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膨脹,要脫離父母,開始有逆反心理的行為增多。要求有更獨立的空間,隱私的空間。所以與父母的矛盾,也是最多的。

孩子人格發展的第二階段,如果處理不好,父母和孩子關係不融洽,那麼這個階段,就很棘手。隨著他的身體的發育,受教育程度的加深,是自我意識膨脹的原因。會想表現出不一樣的自己。這樣吸引老師,同學,異性的關注。也是我們經常,回憶說那個時候的我們最傻,也最真。這個就是其中原因。異想天開,思維活躍的時期。

這個時期,由於身體的發育,性的刺激,也開始生長。所以對於異性渴望,會表現出來。開始更加註重儀錶,體征等等。

這個時候,最好的教育還是引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戀愛觀。其實戀愛倒是也不要過多的去阻礙。早戀是一個問題,因為主要矛盾是學習,所以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這點沒有錯。但孩子如果認識不到這個點,需要巧妙的引導。

但還有一種是戀愛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的。所以這樣可以減少各方面的壓力和衝突。對於孩子也是健康的。

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應該是積極樂觀,最好熱衷於體育,音樂,來分散精力,來分散學習壓力。這是一個點,是一個釋放壓力的點。

關於叛逆,其實引導方法簡單,給予他施展自己的想法的時間,也關注他。但杜絕被不良事物誘惑。因為這個時期,好奇心和表現欲會很容易,被人利用。

第四個階段20——30歲。這個時期是身體,顏值,學習能力的巔峰。也是最為激蕩的歲月。因為這個時期,矛盾的方面各種交匯。婚戀孩子,工作,對於未來的擔憂。這三大矛盾無可避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壓力非常大。又由於沒有工作經驗,屬於初入社會。開始對於社會認識加深。

所以這個時期會迷茫,自卑,自閉,當然也有自戀,敏感。有句話叫,誰的青春不迷茫。有些早熟的孩子,在第三個階段,就會表現出這些。也是正常的。因為人的發展軌跡和快慢是不一樣的。

我本人正處於這個時期,或者說這個時期剛剛過去。我今年是31歲。回顧我自己,這個時期基本上是遠離家鄉,在他鄉四處奔走的感覺。每天都是新的東西,但好像很多新的東西,只是看著是新的。很多人在都市中會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就像我在上一章說的,人活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這個時期的迷茫和無助中確立自己,確立自信,確立處事風格,確立真正的獨立。這樣的你,無論是有錢,還是沒有錢,都是難能可貴的。

所有的交匯,就化成了壓力。壓力所導致的各種心理不快。這個時期很多人會出現失眠,焦慮,無助,失望,自卑等等問題。當然你如果都沒有這些問題,是樂觀,是自信的。那我恭喜你,你活的成功。

記住這樣一句話,所有的精神壓力病患者,都活的不算成功。不管他什麼身份,什麼地位,有多少錢。就好比,有人是明星,不缺錢,有顏值但還是自殺。為什麼?比如喬任梁,張國榮,李曉,陳百強,本兮,陳琳等人。所以活的有名,有錢,不一定就成功。活的坦然,活的自信,活的獨立才叫成功。做到這點之後,你就不會去攀比,因為那些東西,不是你的追求了。那些東西,只是你的工具。

很多人把那些東西當作成功,背著那樣的東西越多,越疲憊不堪。就像明星,你感覺混的累,為什麼不閑閑呢。因為他害怕閑下來,自己就沒有名望了。懂了嗎?送給每個人這個觀點。一定要記住。

所以在你有精神困難的時候,你有恐懼的時候,你要找到出口。自己找也好,找心理醫生也好。我自己雖然不是心理醫生,也開導過不少人。其實知識是最好的心理醫生。這種知識是很廣的,比如佛學,道學,散文等等。一個佛可以頂一萬個心理醫生。如果你不喜歡這些,你可以運動,跑步,跳舞,唱歌,和朋友聊天等等。

給大家一些建議:1、對於情,勇敢但不固執。

2、對於工作,最好是找喜歡的,感興趣的,然後堅持下去。哪怕薪水微薄。

3、對於朋友,找對口味的,能聊的來的。不講究,不迎合,互相鼓勵,互相學習的那種。

4、對於父母,要開始理解,並開始關心父母,孝順父母。

5、對於孩子,讓他快樂的生活,而不是富裕的生活。

第五個階段30——50歲。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是事業和健康。同時孩子也成為了次要矛盾。最突出的是事業矛盾。即生存的壓力。因為這個時候,來自長輩的幫助和扶持,開始沒有了。並且長輩成為自己的責任,兒女更是責任。夫妻雙方,也會圍繞責任而存在。夫妻雙方矛盾,也會增多。很多人會覺得生活變的索然無味。自己是為別人而活。所以這個時期,有中年人的生存的困惑。

這個時期,人的顏值,體力會下降。這個時期,一個人過的快樂與否,其實全在臉上。懂相學的人一看,就明白了。

第六個階段50——70歲。這個階段,健康是主要矛盾。身體機能的急劇下滑,使得健康問題突出了。同時孩子成為生活的矛盾。這個時期,人有被歲月「拋棄」的感覺。所以孤獨感與日俱增。尤其和家人之間的聯繫,在這個階段,是很重要的。如果長期沒有家人的聯繫,這個階段的老人,就孤僻,難以相處。

第七個階段70歲之後。很明顯,70歲之後老人,主要矛盾是健康問題。葯不離身,身體經常不舒服。開始有對死亡的種種幻想和恐懼。就我自己身邊的親人。我奶奶和外婆最明顯,嘴上都是不害怕死亡,都很明理。但經常說看見這個了,看見那個了。

這個時期的老人,有的很敏感,就像小孩。其實這是腦結構發生變化和思維發生變化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對人格發展的七個階段的解讀。其實性便隨著這七個階段,但我不認為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一定要量化,我給出20%的量化。

其實你會發現,每個階段的劃分,不可能明確。年齡是明確的,但是人格發展的階段,是不明確的。希望你每個階段,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後簡單來說一下,描述人格和性格的一些辭彙。比如焦慮,狂躁,緊張,不安,抑鬱,自卑,憤怒,高興,快樂,興奮,刺激,豁達……好多好多的辭彙。很多人會問,焦慮症是如何產生的?其實這些詞,都是屬於概念性的辭彙,而且都屬於倫理辭彙。

所以任何一個心理學家試圖找到一個確切原因的做法,都是徒勞的。必然是徒勞的。因為其實我們無法對焦慮意識和緊張意識的劃界限,焦慮意識和憤怒意識劃界限。有時候他焦慮是因為他憤怒,有時候他憤怒,是因為他焦慮。所以仔細讀過我上面的十大人性公理的人,就會知道,這種界限是無法確定的。所以分析這些性格,無法做到量化。那麼他的焦慮症是如何產生的,就不能有確切方法檢測。

那有人會說,那麼抑鬱症是如何產生的?其實很簡單,所有的精神負能量,都是主體體驗者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助。也就是他在現實中是不愉快的,不順心的。但這是他的體驗!有和他同樣境遇的人,別人可能很快樂。

出現抑鬱症,不是一天而就的。就像好像剝奪一個人的睡眠,一個小時,這個人不會崩潰。但剝奪睡眠3天,這個人就崩潰了,意識就不能像正常那樣了。同理,一個人抑鬱,比如是長期的負能量的積累,比如焦慮,不安,睡眠不好,敏感等等。最後導致他有抑鬱行為,我們說他抑鬱了。任何時候,人的非理性有時候是個「坑」,人自己走不出來。所以在非理性的意識中豎立一些人生信念,觀點,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導向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不打算,挨個分析「這些辭彙」產生的原因。但其實每個人對這些負能量辭彙的產生,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希望你既然有認識,既然我們有約定成俗的概念,就應該按照這些正能量概念的指示來引導我們自己,對抗生活中的挫折。

好了,這就是我對於人格心理發展的分析,顯然還很粗淺,顯然還不夠深刻,不夠面面俱到。但我相信,你已經有了一些啟發。從這些啟發出發,你會明白人性的成功是什麼?你會明白自己要如何活。

人性難以言說,但人性的成功是人在社會中的自我確立,你一定要這樣去活。祝大家學習愉快。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心理學科普書籍《探索生命》

推薦閱讀:

如何讓你的人格重新生長?
人格類型理論

TAG:人格 | 人格特質 | 人格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