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更像是力量舞蹈的藝術家,而不是一項生硬的極限運動表演者。

他們更像是力量舞蹈的藝術家,而不是一項生硬的極限運動表演者。

每個城市裡都有著那麼一群人,像是城市探險家。

他們會跳躍房子、飛躍欄杆、跑上圍牆,穿梭於城市的各個地方。

他們在大多數傳統長者眼裡,更像一群猴子,嚴重的話,會被視為公共場合的破壞者。

他們並不作,只是時常在突破自我。

他們更像是力量舞蹈的藝術家,而不是一項生硬的極限運動表演者。

Parkour,時下風靡全球的時尚極限運動(更像是一種街頭亞文化),大陸及台灣譯為跑酷、城市疾走,香港則譯為飛躍道。

以日常生活的環境(多為城市)為運動場所,依靠自身的體能,快速、有效、可靠地駕馭任何已知與未知環境的運動藝術。它也是一種探索人類潛能激發身體與心靈極限的一種哲學。

- 大多數人的畏懼正是對此項運動最大的誤解

這裡提到的畏懼是什麼? — 危險Danger。

人會產生畏懼、危險等念頭是源於這幾種,認知評估appraisal、情緒範疇的邊界category、情緒背景context、情緒辭彙language、情緒經驗memory。

1.當刺激物載的信息量大到無法短時間處理的時候,動物/人就會產生恐懼。

2.當刺激物承載的信息不足以至於無法做出有效處理的時候,動物/人就會產生恐懼。

3.當刺激物承載的信息不足以至於無法做出有效處理的時候,動物/人就會產生恐懼。

大多數人對此運動多是因為認知appraisal不足而導致畏懼。

那為什麼會說是對此(跑酷)最大的誤解呢?

如果說城市疾走是項危險的活,那麼走路也件危險的活兒。

任何活動中所謂的危險,指的是不可控因素。亂穿馬路是危險的,因為車是不可控因素,可能會被撞飛;踢足球是危險的,因為防守隊員也是不可控因素,他可能會把你鏟飛。然而跑酷訓練呢?牆是不會自己跑過來撞你的,也沒有人會莫名其妙把你推下河,除非你有豬一般的隊友。

城市疾走的危險係數其實比打籃球,踢足球要低的多,譬如打籃球身體撞擊容易導致意外的骨折。

城市疾走始源於80年代晚期,跑酷在巴黎城郊成型,是一個適應環境的活動,也是與環境的一種互動。參與的人有時被稱做「traceurs」,意即法文的子彈。

啟蒙跑酷文化的一個人物是喬治·伊柏爾,伊柏爾是個法國海軍軍官,在一次大戰之前就曾駐守世界不同地區,對法軍以及西方國家的體能訓練有著重大影響。伊柏爾被非洲土著深深影響,在他提出的「自然之道」中寫道:「他們(土著)有著美妙的身體,靈活且矯健,動作具有技術和耐力。可是他們沒有體育教練,大自然就是他們的體育教練。」

「自然之道的精神不只在肌肉與呼吸之中,而是一種力量,一種引導與控制身體肌肉的意志力。」

受盧梭原始主義的影響,伊柏爾編成一套以此為中心的體能訓練方法,有「行走」、「跑步」、「跳躍」、「四腳爬行」、「攀爬」、「平衡力」、「投擲」、「舉重」、「自我防衛」及「游泳」等十種方法。

多種日後的體能訓練之場地都是受伊柏爾的影響,都是利用假想的自然環境去訓練,伊柏爾提倡的主義大大地影響到軍隊以及消防隊的訓練。

雷蒙·貝爾(Raymond Belle)是一個前軍人兼運動員,他曾在越南服役,退役後當上消防員,長期的工作歲月都接觸到伊柏爾的運動主義。

這幫發展跑酷的運動員逐漸被注意,由當地的新聞報導到搬上大屏幕的電影《企業戰士》。這也是Parkour第一次融入電影題材。

而在此,就不得不說雷蒙貝爾之子 — 大衛貝爾。

如果沒有他就沒有跑酷的創立與流行。跑酷和大衛·貝爾的關係,正如李小龍與雙截棍、葉問與詠春拳一樣密不可分。開創跑酷運動的大衛·貝爾,被全世界的街頭運動潮人奉為偶像。同時,他也是法國一線演員,主演過電影《Banlieue 13》(B13區、暴力街區)1-2部。

在到後來,2006年這項運動在中國得以傳播興起。

網路上也不少人拿大衛貝爾與成龍早期的動作電影相比較,確實有幾分相似。

但其實,跑酷這項運動還是很講究的。

跑酷parkour可以細分為parkour和freerun。

freerun是不以穿越障礙為主,而是以表達自己為主,做自己想做的

而parkour是更多的穿越障礙和體現這項運動的實用性。

一面牆的意義在freerun和parkour看來有如下不同:

1.表面看著不一樣,一個關注自身表達,一個關注障礙翻越,但是實際上很多是一樣的,Freerun里沒有固定動作了,更多是做自己想做的動作,如果做某個動作時,身體環節被卡住了,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障礙,這個障礙克服了,也類似一個實體障礙翻越之後的開心或平靜感受。

2.Freerun和Parkour都在做一件事情,改變對原有事物的即定看法,重新定義事物。簡單說一根欄杆可能你看到的反應是堵住你的東西,你得繞過去,但是這個在freerun練習者眼裡是發揮創造力的玩具。

再來說說Parkour與現代體能的關聯。

現代體能訓練的目的性就是讓人的身體變成為一個"整體",運動更為高效,控制身體更為自由。

「整體」一詞是體能訓練的核心. 整體這詞可大可小,你可以從體能訓練的各種練習中看到對整體的闡述.比如硬拉學習中各種微調都是為了更好調動全身工作,從而讓這種對抗阻力回直立位置的動作表現得更有效率。

比如雙立臂練習過程可以讓我們整合發展軀幹力量的同時實現上肢屈伸和旋轉的穩定平衡.又比如高翻練習過程會重新打磨你的靈活性和各關節協作能力,神經系統快速募集全身肌肉參與動作的能力,這些都是體能訓練基礎,一到跑,跳,變向,會要求身體更成為一個整體,速度更快。

而Parkour是建立在現代體能訓練的基礎上,通過基礎動作提高空間位置感和肌肉的本體感受。其次快速高頻動作保持流暢性。流暢即是穩定和整體平衡的直觀表現。

這並不是跑酷訓練可以做到這兩點,而是跑酷的基礎就是要做到這兩點。

1.關於本體感受和空間位置感:

因為跑酷有N多爬行動作,一個基礎的爬行動作要求力量精準的從腳底傳導到上肢,從而推動自己向前移動。如果這個期間出現了不平衡,那肉眼就清晰可見,比如一側下肢不穩定時,向前蹬伸的過程中同側的臀部會明顯向側面擺動,力量就不能很好傳導到上肢。

這種下肢問題能顯而易見正是由於爬行動作特殊的閉鏈交替狀態與重心移動方式,而深蹲的時候我們的下肢不平衡可能會被軀幹旋轉代償而難以發現。通過這種練習,我們知道了自己原來有這些不平衡,原來需要這麼練習,這就是本體感受提高的表現。

2.流暢性:

快速和流暢性是居多跑酷者的一個基本追求,換句話說,「像水一樣流動」就非常完美。


推薦閱讀:

世界之謎 《南宋皇城圖》與世界十大寶藏
淺談美術小班制教學藝術
韓國3D錯視藝術引遊人
傅道彬:「興」的藝術源起與「詩可以興」的思想路徑
著名書法家范學義作品欣賞

TAG:極限運動 | 藝術 | 跑酷Park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