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土根的讀書筆記1:《江南市鎮》

陸土根的讀書筆記1:《江南市鎮》

10 人贊了文章

1、市為農村集市,鎮為軍事重鎮,以後發生合流,產生因商業活動而興的「大市」,方有市鎮之稱謂。

2、經過中原士族南下的歷史,中國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江南逐漸從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縮小為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且以太湖平原為中心。

期間的歷史事件:晉室南渡、隋朝運河、南唐吳越、宋室南遷。

3、江南核心區為太湖平原蘇松常嘉湖五府,有時也加上杭、鎮二府。明五府納稅糧總額達到全國1/5。

4、近代江南重心由江南運河沿線轉移到沿海平原,中心城市由蘇州變為上海。浙東寧紹平原納入江南。

5、市鎮形成的三個原因:軍事衛戍(乍浦烏鎮)、農村聚落(濮院南潯)、望族聚居(王店雙林)。

6、市鎮本質是農村商業經濟興盛的結果,從暫時性的農村集市脫胎而來。

7、存在大量跨縣、府、省的市鎮,鎮的形成不為行政因素制約。典型如楓涇(蘇浙交界)、烏鎮(嘉湖交界)

陸土根註:或許可用中心地理論解釋兩地交界點出現的市鎮。

8、根據中心地理論劃分的四個市場層級:市-鎮-府縣-都會(明清時是蘇杭應三府)。最低一層市到所輻射村的距離為3-7.5公里。

陸土根註:平均為5.25公里左右,根據中心地理論,計算得鎮到府縣距離為23公里,若把府縣再分拆,則縣到府的距離為46公里,府到都會距離為92公里。可對照嘉興府地區,大致符合實際。

9、江南市鎮是「商業市鎮」而非「工業市鎮」,主要是商品交換而非生產,為農村經濟服務。生產在周邊農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也即家庭手工業。

10、江南市鎮可概括為絲、綢、布、米、茶、木六業。也因此與周邊農村形成三個主要產業區:蠶桑區、棉織區、稻糧區。

11、江南市鎮主要集中在太湖東南地區,此處是水網最為密布的地區。

陸土根註:與今天比較有名的江南古鎮分布一致,如周庄、同里、木瀆、千燈、朱家角、西塘、烏鎮、南潯、新市、塘棲都位於這一帶。

12、江南市鎮布局多依河流展開,主要類型有:一字型、十字型、丁字型、環型等。也有兩鎮合體的雙體市鎮(烏青鎮)

13、江南市鎮常見的分布:屋-街-河-街-屋;或者街-屋-河-街-屋。屋兼有商住兩種功能,形成上宅下店或者前店後宅模式。屋可極深,稱X進。進數越多,宅院越大,表明主人越富裕。

14、江南市鎮按照規模大小分類:巨鎮:堪比府縣,如盛澤南潯濮院烏鎮(幾公里),中等鎮:如菱湖王店(1公里),小鎮:如丁橋(幾百米)

15、江南市鎮上有固定店鋪和集市攤主兩類,可分別稱為坐賈、行商。

16、江南市鎮縱向可達數公里,但橫向不超過一個街區,一般不存在並列的第二條市河。江南市鎮一般都是這種「單一街區模式」,有利於儘可能利用土地,減輕排水消防等市政成本。

17、市河:為架設橋樑方便,市河寬度一般較窄,因此一般也不沿運河形成市鎮。河道常因建屋侵佔、傾倒垃圾等變淤塞,需要定期開浚。

18、橋樑:現存多為石橋,有拱橋、平橋、折橋三種。

19、街市:較狹窄,最小為農民挑擔寬度,即一根扁擔。沿河常有廊椅。

20、水龍:汲取河水以供消防。

21、江南市鎮的「門」:水柵:水路之門,河道入口木頭製造,晝開夜閉,多有東南西北四柵。關廂:陸路之門,市街一端拱形門框,定時開閉,只有大鎮才有。

陸土根註:烏鎮有四大關廂,類似於府縣城門,可見大鎮其實就很接近城了。


推薦閱讀:

歷史進程誰愛毛澤東誰恨毛澤東
五千年中國史:《楚漢傳奇》往歷史裡灌了多少水 【影視評論】
汪暉:中國「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 (第9頁)
中國刀劍5000年發展歷史年表

TAG:歷史 | 讀書筆記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