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我勸你善良
2 人贊了文章
不久前滴滴剛被美國《財富》評為2018年改變世界企業的第53名,跟阿里巴巴和京東齊齊上榜,衡量標準包括社會影響、商業結果、創新程度和企業誠信度。
可幾天後,滴滴就被爆出各種問題,對社會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滴滴背負了兩條特別美好的生命,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可能在大眾沒有了解到的背後,還有更多沒有見光的問題。而同樣諷刺的是,7月19日,滴滴出行宣布與日本軟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計劃2018年秋季在大阪開始運營,陸續在京都、福岡、東京等主要城市向乘客、司機和計程車公司提供服務。屆時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地區的用戶將也能直接使用滴滴大中華版App在日本使用計程車叫車服務。
一個月後,滴滴卻在國內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的約談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
滴滴出行在中國人當中是不陌生的,業務涵蓋了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共享單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在內,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出行方式。不得不說,滴滴的確是改變了傳統打車模式,建立培養出大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引領的用戶現代化出行方式,充分利用資源並且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
這使得滴滴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迅速上位,從80萬元起步創業的小公司,躍居國內互聯科技網排名第四名,估值高達500多億美金。
現在我們一般打滴滴都習慣打快車或者順風車,但其實滴滴最早只有計程車業務。也正是有著當年這些全國各地的計程車司機爭先恐後地為滴滴做宣傳、拉用戶,滴滴的推廣才有如神助。
而日前滴滴打算進軍日本市場的舉動,也只是計程車一項服務,砍掉了快車、專車、順風車等。與其說滴滴想複製同樣的模式,不如說其實是日本明令禁止沒有取得營業執照的車輛和沒有取得駕駛營業車輛資格的人不得從事載客運營業務。
在滴滴之前,Uber也試圖打開日本市場,但是礙於《道路運送法》摔過跟斗。對於網約車,日本一直都沒有放開,私家車不可運營載客業務,更不可能通過網路平台接單。
比起接受度更高的國人,在日本人看來,滴滴的網約車不僅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還存在很大的安全與利益隱患。加上日本的道路交通規範很嚴格,很多地方不能隨意停車,因此打車也不像國內這麼隨性。
就在上個月,日本東京警視廳查處了涉嫌無證運營「黑出租」的中國人組織。訪日遊客通過App制定出發地和目的地,在日華人接單最後完成有償服務,被日媒稱為「中國式白牌車」,有點類似網約車了。
如果去日本旅遊用車,一定對日本「綠牌車」「白牌車」有所耳聞。在日本,共有4種顏色的車牌,其中白底綠字的「白牌車」就是私人用車,而綠底白字的「綠牌車」是商用汽車。按照日本當地規定,只有綠牌車才是被認可的載客工具。
日本的計程車行業很發達,雖是有個很平凡的崗位,但能夠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卻不容易,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日本不太願意發展網約車這塊市場。日本最早的計程車行業興起於1912年,20世紀50年代之後,也曾經嚴重出現過計程車拒載,粗暴駕駛,向乘客提出無理要求等問題,到了90年代,日本計程車行業的規範日趨細化和詳盡。
日本開計程車需要什麼資質?
在日本經常能看到日本計程車的司機很多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年人,一般日本計程車公司僱傭的司機,最大年齡可以開到75歲,個人經營的計程車,沒有特別明確的限制。是他們的行業准入門檻太低了嗎?連老年人都可以來開出租。
其實原因恰恰相反,日本計程車分為公司運營和個體經營,各地區計程車公司的准入制度完全市場化,根據法律規定,成為計程車司機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要有3年以上的開車經歷。
第二,過去三年內沒有嚴重的違章和交通事故記錄。
第三,必須考取計程車司機特別駕駛證。
對個體經營者而言,要求則更加艱難:1.一般都需要有普通旅客運送事業專職司機經驗十年以上,其他汽車專職司機的從業時間按照50%進行換算;2.十年內未出過交通事故,沒有違反過交通守則。
因此,在日本開計程車,並不是你有駕照就可以開的,這些老年司機基本都有3、40年的開車經驗,對於地形和交通都了如指掌。日本政府禁止滴滴打車,原因主要是考慮到乘客的安全與利益,沒有法律規定的計程車司機的資質,政府和計程車行業協會也無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監管。
日本的計程車有多貴?
日本全國的計程車費大致相同,起步價660日元(約40元),兩公里後就按每274米增加80日元,過了晚上11點,所有的計程車費上浮30%。東京地區去年試行對計程車價格做了調整,起步價為1.059公里410日元(約25元)。舉個更直觀的例子,從成田機場到東京市內,差不多是30000日元(約1800元),沒準就夠兩張往返機票了。
日本計程車費用如此昂貴,主要是出於對「安全」的考慮。日本計程車的檢查費用和人事費特別突出,要求計程車每3個月一次小查,每年一次大檢;為了不影響司機工作積極性、安全和服務質量,人事費要佔成本的7成以上。
日本的計程車能享受到什麼服務?
在貴之下,能夠享受到的服務同樣也是配得上價格的「貴族體驗」。鑒於計程車公司對司機儀容著裝和車內環境配置有著嚴格要求,日本的計程車一般都是座位上鋪著白色罩子,並且配備了GPS導航;司機也是一身乾淨整潔的西服或襯衫,佩戴白色手套。
日本計程車的車門是自動的,師傅會幫你自動開門;笨重的行李也會有師傅幫你搬進後備箱,不用自己動手。
在車站外的空地上,計程車排著隊等待乘客的場景井然有序,不會哄搶乘客。整個計程車行業的素質都是比較高和自律的。
如果萬一遇上了服務不好的司機,可以利用Echo Card(エコーカード)進行投訴,上面有具體打車時間、出發地、目的地、搭乘費用,並可以對司機態度作出評價,當然如果想藉此表揚一位司機也可以。
另一方面,為了保障司機的安全和利益,所有計程車都有一個秘密的報警按鈕。按下按鈕後,車內並無異常,但車前窗的顯示牌會出現「助けて(救命)」字樣,車頂燈也會閃爍紅燈,同時發送緊急信號到配車中心,配車中心會將GPS確定的車輛所在地通報警察,警察便會立即前往。
比起發達的日本計程車行業,倚仗著一家獨大的壟斷和龐大的用戶群以及用戶需求的滴滴,或許是有那麼一點飄了。前兩天這件事故發生後,國內抵制滴滴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知道一旦進軍日本市場,島國人們會不會有所買賬。我只知道,不管企業初衷如何,效益如何,只有社會責任感,才是推動一個企業在資本海洋里前進的螺旋槳。
更多日本旅遊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吃喝玩樂日本游」。
推薦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老虎都敢打 計程車老闆利益怎不敢撼動
※被暗渡陳倉的計程車改革
※計程車營運證
※劉植榮:計程車行業應儘快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