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對比優秀的代碼VS糟糕的代碼來寫出好代碼
前言
有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不知道各位看官的學習的勁頭還在嗎,小編是經歷了停電危機,很多小夥伴肯定在等著我更新吶,所以今天一來電趕緊來更新文章,想到還沒有帶大家了解過過編程風格,今天就在下文的對比中找到自己的編程格式,寫出優秀的好代碼。
正文
可持續開發不僅在於項目架構設計,還與代碼質量密切相關,代碼的整潔度和質量成正比。—— Robert C. Martin, 「Clean Code」
如果你還沒有發現代碼質量的區別,如果你從未見過優秀的代碼,或者從未見過糟糕的代碼,那麼本文將以直觀地對比,告訴你代碼質量究竟會有多大的區別。
[ 代碼量 ]
我們知道代碼量顯示著功能的複雜程度,例如Windows XP的代碼量超過2000萬行,Linux內核有1500萬行(2012年)。然而代碼量和功能數量之間並非線性關係。
優秀的設計中,代碼量和功能數的關係是這樣的:
糟糕的設計中,代碼量和功能數的關係是這樣的:
優秀的系統往往會有優秀的結構設計:層次清晰、職責單一、模塊化,方便擴展或者復用。功能的添加往往只是在現有框架中添加少量代碼。
然而糟糕的設計中,層次混亂、互相耦合、難以閱讀,既難以復用又不易擴展。每當被要求添加功能時,不得不幾乎完整地實現整個功能的流程,並修復與原系統的所有兼容問題。
[ 注釋]
優秀的代碼中,注釋是這樣的:
糟糕的代碼中,注釋是這樣的:
最愚蠢的程序員都能寫出機器能讀懂的代碼,而優秀的程序員能寫出人可以讀懂的代碼。
程序的注釋是為了讓人讀得懂。多數優秀的代碼中,注釋幾乎接近代碼行數的一半,描述函數功能、解釋參數配置、指出陷阱所在。而糟糕的代碼中不僅不含這些注釋,甚至會保留大量殘餘代碼,可讀性差又難以重構。
[ 命名]
優秀的代碼中,命名是這樣的:
糟糕的代碼中,命名是這樣的:
命名是為了讓代碼更加容易閱讀,使用規範的術語不僅更加易懂,同時也是開發者知識水平和開發經驗的表現。如果說以中文拼音命名顯得奇怪,那麼直接以a
, b
, c
, d
命名的便會顯得可恨,誰記得你的a
是神馬東西!
看一個經典的例子,字元串替換:
稍微有點Javascript常識的便會想到正則表達式:
何必拷貝這一堆的代碼給老闆看呢?開發中確實有很多時候,直接拷貝代碼既能立竿見影地完成功能,又不會影響原有功能。但這樣的代碼多起來之後,萬一功能調整你便需要重新debug所有的副本。花一些時間學習更優雅的用法是值得的。
[ 函數 ]
保持函數的短小,使你的代碼更加易讀,例如:
將複雜的邏輯分步驟完成。如果寫在一起將會是這樣的:
相信我,一旦你寫了這樣的函數,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長,直到有一天,你也忘了其中的一段代碼到底是做什麼的。
事實上,複雜的函數不僅可以按照步驟劃分,更應按照層次來細化。不要在一個函數中進行不同層次的操作,否則它會變得非常難懂。
結尾
看了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會有所收穫,擴散就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如果感覺文章有所收穫那就對小編的這篇文章點贊,轉發支持
歡迎關注公眾號挑戰演算法與程序設計
推薦閱讀:
※音樂播放器代碼及式樣100~198款(選編)
※html 成品代碼
※是我不小心就遇見了她頁面代碼
※大圖切片編輯代碼
※用代碼寫的漂亮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