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預估時間總是不準?

為什麼預估時間總是不準?

為什麼預估時間總是不準?

侯世達定律:做事所花費的時間總是比你預期的要長,即使你的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侯世達,《哥德爾、埃舍爾、巴赫》

在計算機下國際象棋的早期階段,有人曾估計再要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或程序)就能得到世界觀雲。可是,十年過去之後,計算機要成為世界冠軍似乎還要再過十年。

為什麼連頂尖的專家在預估時間方面都會犯這麼大的錯誤呢?其實是侯世達定律在起作用。

什麼是侯世達定律?侯世達定律,做事所花費的時間總是比你預期的要長,即使你的預期中已經考慮了侯世達定律。侯世達定律主要針對複雜任務提出,最初來自於計算機領域,程序員經常會引用這一定律,知道自己或者團隊在進行複雜軟體開發時更加客觀的預估時間。從侯世達定律來看,即使你已經意識到了任務的複雜性,但是預計花費時間仍然是困難的。

當然,不僅僅是計算機領域的複雜任務。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熟悉的任務一樣會犯同樣的錯誤。比如,你希望在工作之外的八小時提升自己。於是為自己準備了一大堆的任務放到日常清單裡面:學習Python編程1個項目、讀書1小時、做讀書筆記1小時、鍛煉1小時。假設你為自己每天安排了以上4項任務,但是你發現僅僅學習編程一項就已經佔用了2個多小時,而且還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第四天你放棄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如果你以前沒有學習過編程,那麼編程對於你來說就是一個複雜任務,比如環境搭建問題、格式問題、調試問題等。每一項都可能會讓你卡住。那麼累積起來時間就會大大超出你預估的範圍。同樣的如果你以前看書沒有章法,沒有一套成熟的流程,那麼對於一本自己不熟悉的書,你可能會隨時隨地的被卡住。這裡有一個術語不懂,查一查;那裡有一個說法不太明白,仔細考慮一下。時間慢慢的就超過了預計的時間。複雜任務中到處都是時間黑洞

那麼如何避免因為侯世達定律而帶來的時間預估難題呢?你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將複雜任務(陌生任務)拆解成簡單任務。將任務拆解之後你才會發現某個環節可能會出現什麼耗費時間的問題。比如,你給自己定計劃每天寫一篇文章。你可以分成這樣幾步:定主題,比如今天看了侯世達定律覺得時間管理真是門大學問,那你就寫一寫自己時間管理方面的困惑;找材料,先給自己定一個數量,比如就找3個素材;搭框架,先寫自己遭遇的時間管理的大坑,然後分析一下原因,最後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樣一篇簡單的文章就寫完了。
  2. 嘗試求助領域專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東西,我們是小白,不明白裡面可能有什麼陷阱。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嘗試去尋找該領域的專家,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們走過的坑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寶貴的防坑寶典。哪裡去找專家?你可以考慮在在行上面約行家面談,如果交通不便,你也可以考慮電話諮詢;退而求其次,知乎、CSDN上面也會有相關的信息。此外,你也可以自由到網路上搜索,就是比較耗費時間。
  3. 留出三分之一的自由時間。如果你有3個小時用於做一件事情,那你就默認自己只有2個小時。因為你不可能全部時間都全神貫注的去做一件事情。且不說,你要休息。你想想自己平時做事的時候,有多少時間浪費在刷微信上面了?所以,預留出時間,這樣你就不會給自己安排過多的任務。

推薦閱讀:

半成品,工作的隱形「殺手」
你是否在循環「空虛」
三天時間,我寫出了自己的GTD應用
大神柳比歇夫一生學術著作70餘部|他牛逼的背後

TAG: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