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來自專欄小強職場說9 人贊了文章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很好問題,叫:
在職場中,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剛剛進入職場的樣子,憤世嫉俗,看不起攀關係的人,總以為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實現人生目標。
現在回想起來,這恰恰是我的學生思維導致的,我也因此走過不少彎路:
當眾懟過領導,如果不是自己能力足夠強,恐怕早已經被邊緣化。
做事情的時候沒有主動與領導跟進,結果白白熬了3個通宵,當時還特彆氣憤,把責任歸咎於領導沒有布置清楚任務。
可以說,大多數時候,自己的職場失誤,都來自於自己的學生思維在作怪。現在工作幾年來,也算是接觸過各式各樣的員工了,總結羅列了以下典型的學生思維,希望對你有用:
1
依靠領導驅動,忽視自我驅動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身邊都有驅動自己的人:父母、老師、輔導員......
但步入職場後,很多人還是採用這種慣性思維做事情:領導有安排事情就做,領導沒有安排就不管。領導僱員工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更高的價值,如果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安排,而不主動為領導分憂,領導要這樣的員工有什麼用呢?
正確的職場思維是,在恰當的時候,主動為領導分憂,你才會被需要,才會獲得信任。
2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在學校的時候,每一道題都有一個固定的解法,連相對開放的語文都是如此。
真實的社會遠比校園殘酷很多,企業的目的是掙錢、是盈利。所以公司在決策時,更多看的是利弊,而不是對錯。
就好像某位員工兢兢業業,在工作上也沒有犯什麼錯誤,最終卻被開除了。
因為他在他的崗位上,創造的價值還沒有他拿的工資高,最後自然是優先被優化掉了。
3
認為努力工作,就一定會有好的回報
在學校裡面,一般努力學習的人,結果都不會很差,因為每個人的天花板都有分數限定。
例如100分的題,學霸可以考100分,而學渣考60分。這個時候學渣和學霸的差距是40分,不是因為他們就差40分,而是因為100分是學校設定的天花板,如果打破這個天花板,你就可以看到,兩者的差距是遠遠超過40分的。
進入職場也是一樣,你進入一個天花板明顯的行業,即便拼盡全力,也和別人拉不開太大差距。(例如以勞動力為主的行業,你努力到無能為你,可能整2萬/月,而別人懶一點,可以掙1萬/月)
而當你選擇一個天花板很高的行業,你只需要輕輕一躍,就已經超過大部分人。這就是為什麼,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原因,選對行業和公司,比單純努力重要太多了。
4
不懂得表現自己和抓住機會
中國式教育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告訴大家要謙虛,要學會禮讓。
但是在職場,太謙虛反而是你性格上很大的弱點。你看看今天中國那些商業巨頭們,有哪個是謙虛的主?
在職場,面對機會,是先抓住機會,然後再利用機會學習和提升自己,還是等準備好了再試?
真正走上去的人,一定會選擇先抓住機會。正如雷軍所說的:在颱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順勢而為,抓住機會,勇敢表現自己。
5
過分在意公平
在學校裡面,每個人的成績都是公平的,60分和90分同樣都能畢業,彼此之間並沒有大的差別。
但是在職場,若論公平,一定是學生思維。
表現更好的人,一定會優先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這個時候很多職場新人會覺得,我和他同時進的公司,同樣的時間上班下班,做工作,憑什麼他要先升職加薪?
我剛開始也這樣認為:為什麼有的人跟領導關係好,巴結領導,就可以優先升職加薪。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如果你真的能夠幫領導分憂,主動與領導溝通所負責項目的情況,一定能優先取得領導的信任,這看起來不公平,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你是領導層,你敢在職場上去讓一個自己都不熟悉的人擔任自己的左膀右臂嗎?
如果你沒有獲得領導的垂青,好的項目給不到你,你又如何獲得成長呢?
所以這一點看起來非常操蛋,你雖然不需要巴結領導,但是必須做一個主動溝通、承擔責任的人。為領導分憂,才有更多的機會擁有更高的許可權,而許可權是讓人快速成長的重要手段。
6
不主動彙報工作進度
在學校,只有老師收作業的時候才會上交成果,出一個作業,老師打一個分就算完成了。大部分大學老師也不會去管作業的質量如何。
但是在企業,你根本沒有那麼多次的機會去練習,往往很多東西都是一次性決定的。
例如一個項目的招標PPT、一個策劃方案等等。
所以,這就跟學校的工作存在不同,在實際工作中,主動彙報進度和你對工作的想法、疑問,領導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才能在你發生錯誤的時候進行糾正。否則結果可能就是:
你花了3天時間做的PPT,結果連方向都是錯的,顯而易見是白做了,領導不開心,你自己也很難過。如果能隨時彙報項目進度,主動溝通,又怎麼會出現這種讓大家都難受的事情呢?
7
這個東西我不會
有多少人在職場用「我不會」這句話拒絕了機會,不會你可以學呀。
有一句話很經典,「上班8小時決定你的現在,下班後2小時決定你的未來」,當機會來的時候,很多人就以自己不會打發了。
當你進入職場幾年後,沒有人再教你怎麼去做好一件事情,所以不會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主動學習。
8
被專業限制
近一年來,我因為自己做公眾號,接觸了很多想要轉行但猶豫不決的人,他們很多人會認為捨棄自己大學四年的專業知識,會覺得比較可惜,感覺大學白讀了。
但是,真正優秀的職場人,是一定不會被專業限制的。
當你為自己設定一個邊界的時候,一定很難走出這個邊界,包括你的能力、收入、職位等等。
大學裡面的最重要的並不是專業知識,而是你相對更加優秀的認知邊界、學習能力,這些才是能夠保證你在職場成長的底層核心。
作者:小強 ,創業公司運營經理,知乎專欄作者
公眾號:小強職場說 ,關注後回復「面試作品」,可獲得我入行互聯網的面試作品一份。
推薦閱讀:
※最新大學排行哈佛8年來首次丟掉第一名 北大排49位
※聖約翰大學建築考遺十七
※|清華大學教授:鄧志東——如何跑贏人工智慧新賽道
※清華大學MEM第一批提前面試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