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優秀的人,贏在這4種思維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228 人贊了文章
比你優秀的人,贏在這4種思維
作者:溫暖小武(富書籤約作者)
最近老有人感嘆:「我今年20好幾了,可心裡慌得一比。」
誰說不是呢?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快,什麼東西都越來越貴。可是我們的工資卻不成正比。
有太多年輕人不滿於當下的工作狀態,每天充滿焦慮,生怕自己碌碌無為,提前進入油膩的中年。
我們都害怕平庸,想要改變,卻不知道怎麼突圍,變得成功一些,更好一點。
我不否認任何時代都有幸運兒,但是成功者的崛起不能只靠運氣來解釋,他們比你更強大,總是有原因的。
作家舒爾茨在《像成功者一樣思考》中說:「你比那些優秀的人,差的其實是思維。」
思維是一個人心路上的導航、心海里的羅盤。好的思維可以幫助你在職場發現正確的方向,讓你接近成功的目標,踏上渴慕的彼岸。
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
下面4種思維方式,可以幫你活得日新月異,甩脫憂慮和很「喪」的狀態,把自己升級到高配版。
規劃思維
微博上有個段子:「打起精神3分鐘就能做完的事,『打起精神』卻要花3個小時 。」
因為,人的天性中,本來就有喜好享樂,逃避痛苦的一面。
但如果你善於規劃,就能駕馭惰性,精神抖擻迎接挑戰。
村上春樹是一位多產作家,精力充沛效率非凡。
他把每天時間規劃成兩大塊:早晨專門寫作,全神貫注;下午專門休閑,輕鬆悠然,擼貓,游泳,聽民謠。
因為他知道下午能在愛好中沉醉,上午工作時自然充滿幹勁。
對於工作時間,村上也規劃得很好。他寫長篇小說時,會制定計劃:每天從清晨4點工作到10點,寫10頁稿紙,每頁400字。
誠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村上那樣享受寫作和生活的雙重樂趣,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奔波於生計之中。
但是,給自己一點苦盡甘來的期盼,受苦時也就心甘情願;幫自己做一點合理的安排規劃,日積月累總會有所精進。
暢銷書《深度工作》里曾提出一個概念——「雙峰哲學」,它表示在一天中,選一段固定時間用於深度追求,餘下的時間做其他事,這樣的狀態最為高效充實。
心理學上也有個「普雷馬可效應」,是指用自己喜歡的事物,去做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的強化物。
一切好的習慣都需要與人性相對抗,所以,都是刻意規劃、反覆試煉的產物。
而當你形成習慣後,在多個時段都能迅速進入狀態,達到效能峰值,自然能盡情工作,盡興休閑。
我們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一位新媒體作家,想利用規劃思維來提高效率,那我推薦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SMART原則」。
S代表任務具體:比如,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文案;
M代表有清晰的量化目標:比如,設定每天的寫作字數;A代表可實現:比如,每天4頁Word文檔的產量在能力範圍內;R代表計劃要與本職相關,而不能耗散精力;T代表有完成績效指標的具體時間:比如每天下午4點到晚上10點。
當你能夠按照上述規劃,對自己的生活規律、工作習慣,做出明確的認知和安排,同時善於自我激勵,那麼,你離成功一定不遠。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缺少規劃思維,一方面,我們可能會呆在舒適區,偷閑躲懶;另一方面,做事時,因為目標不明,也會在茫然中虛耗時間。
要知道,這個時代,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只有優質規劃,才能讓它價值最大化。
所以,在工作之初,就要養成規劃思維,定下合理戰略。
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借力思維
中國的太極拳,和日本的合氣道,有個共同特點:擅於借別人的力,出自己的招。
自己費的力氣不大,但效果可觀。
拳道如此,商道亦然。
想提高效益時,只要會借力,未必要投入很多本錢。
曾看過一個使用借力思維的案例:
小朱在潮汕的飯店做運營。細心的他,發現店裡的顧客,出手闊綽,而且他們大多是當地人,喜歡喝茶。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一個辦法,能在成本甚微的情況下,為飯店提升收入,既節流又開源。
他找到相熟的茶葉店老闆,開始洽談:「我們店的顧客,消費能力不錯,又喜歡喝茶。你可以把茶葉和相關產品放在我這,只要有人買,利潤咱們對半分。怎麼樣?你不用給租金,也不用投入裝修款。」
老闆欣然同意。於是小朱花700元做了一個陳列架,把茶葉和茶具擺在飯店休息區。
一個架子並不佔地方,而且,那些精美的瓷器、紫砂壺、黑檀木茶盤,也讓飯店平添了雅緻的格調。
同時,小朱給顧客泡茶喝,也沒有成本:茶店老闆送了他很多茶葉,讓他免費給顧客試飲。
一般飯店的免費飲料都是大麥茶、檸檬水,高端餐館也只提供苦蕎茶。
誰也不捨得像他這樣,讓顧客享受特級名茶,有清新的碧螺春、馥郁的鐵觀音、醇美的小普洱,這讓食客非常開心,覺得享受了增值服務。
小朱還在休息區放了一套根雕桌椅,這樣,客人吃完飯,還能在這兒聊天,以茶代酒,品茶會友,體驗「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的茶韻。
很多商人都喜歡在這逗留,既感受幽雅情調,也拓展人脈圈。
這些舉措,給飯店攢下了好口碑,回頭客源源不斷。
這讓飯店得到可觀的營業收入,同時,單是賣茶葉的利潤,一年也有5萬。
小朱使用借力思維,借著別人的茶葉,巧妙地提升了業績,並輕鬆維護了客戶群體, 提高了消費者的黏性和忠誠度。
就像俗語所言:「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借力使力不費力。」
自然界有一個「共生效應」:單棵植物往往長勢不旺,但植物一起生長時,卻生機盎然。
因為它們能向對方借力,互相扶持枝葉,彼此挽結根系,當然能相互促進,相互賦能。
工作中,我們也需要使用借力思維,經常思考,誰的業務和你共生?誰的職能和你互補?然後和他互相照拂,借力前行。
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時代,我們不但要單打獨鬥,還要組隊作戰。
互相借力,才能彼此成就;互補增值,才能收益可觀。
復盤思維
「復盤」本是棋類術語,是指棋手在對局之後,復演這盤棋的走法,來檢查招式的優劣與得失的關鍵。
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時常復盤,就能查缺補漏,揚長避短。
我的同事陳姐,剛當老師時,每次上課都帶著錄音筆,晚上再把課程錄音復聽一遍。
聽之前,她會溫習教學大綱,回顧授課標準,帶著標準,重聽錄音找出問題。
譬如,這節課是不是有些乏味?然後分析原因:是因為內容枯燥,還是聲音呆板。
最後研究改善方式:要用抑揚頓挫的語氣,講深入淺出的案例,再穿插幾則趣聞,好讓學生聚精會神,理解重點難點。
這就是流行的「GRAI復盤思維法」:首先是Goal(回顧目標),然後是Result(重演過程),繼而是Analysis(分析原因),最後是Insight(探尋答案)。
重複使用這種思維,就能幫你找到最佳方法,形成優質習慣。
經過復盤,陳姐的教學技巧日臻完善,演講水平迅速躍遷,贏遍了各種講課大賽。
有了這份才華加持,她借著知識付費的風口,又當上了在線培訓師,掙得盆滿缽滿。
復盤思維,能幫我們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從經驗中淬鍊價值,習得能力,一路精進向前。
無論你做什麼工作,經過刻意復盤,都能客觀地捋清業務的來龍去脈,找到要加強的環節、要改進的流程。
古人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表現究竟怎樣,但當我們跳脫出來,以旁觀者的身份琢磨工作,我們的評判就更精準,技藝就更精湛。
就像董卿,她在直播結束後,會反思自己的颱風、台詞是否恰當,以後就更加優雅溫婉;就像C羅,他會耐心地回看比賽錄像,考慮控球、跑位、過人的策略,以後就更加勢不可攔。
《大學》中說:「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張居正也說:「慮定而後動,則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如果你能帶著復盤思維,靜下心,深思熟慮地演練,及時詳細地總結,那就必然收穫頗豐,在行動中表現不凡。
主動思維
明朝的《輟耕錄》中,描述了人的工作狀態:「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
意思是說:有的人工作稍久,就開始變懶,就像算盤珠,你撥一撥,他才動一動。
年深日久,就如同佛像頭頂的寶珠,凝然不動,你去撥它,它也沒反應。
職場里,那些思維被動的人,總會等著別人安排和催促,告訴他要幹什麼,怎麼干。
但是,知識的獲取、能力的進階,不是靠被動等待,而是靠主動鍛煉。
上司又不是親媽,沒義務對誰勤加督促,細加指點。
你袖手旁觀,就會停滯不前;你積極探求,才會有所發展。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曾說過自己的故事。
他是學軟體出身,工作後,他每晚都會編程、看書,經常通宵達旦。
因為他想把專業知識,全都探究一遍。
在公司里,他做完自己的事,就會主動去看同事在做什麼,然後幫他們做完。
時間一久,代碼庫里的大部分內容,他都熟悉了,編程時就得心應手特別老練。
所以,他成長得很快:從負責一個模塊,到負責整個系統,到帶領團隊,到指揮部門,本科畢業第二年,他就成了高級技術經理。
越主動的人,探求得越多,能力就迅速時代,知識就不斷拓展。
工作中,他們既能在微觀層面,做好任務;又能從宏觀角度,整合自己領域內的各個方面,構建完善的專業體系。
這種既懂技術又懂全局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難。
而不主動的人,他們的水平裹足不前,能力就很難施展。
正如張一鳴所言:
我有個前同事,他對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當他想實現一個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你前端、後端、演算法都能掌握,那麼很多調試分析,一個人就能做完。
如果你事事需要配合,那就會處處受到局限。而如果你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能搞定各種問題,在公司,就能獨當一面成為高管;創業時,就能自立門戶成為老闆。
職場中,你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指引;而要主動出擊,通學博覽。
這樣,才能避免技能鈍化,擴大格局,增值自己。
《麥肯錫用人標準》中,曾提到職場精英必備的幾種特性,其中第一條就是「主體性」,即主動促進工作。
《哈佛商業周刊》也把主動性分為五個層級,最低層就是等老闆指揮,而最優層就是主動行動。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採用主動思維,積極進取,才能劈波斬浪,奮勇直前。
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公式:人生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他說:「若你選擇好的思維方式,乘積結果就會變大,表示人生成功美滿。」
若你有負面思維,那思維的分值就是負分,最後乘積就是負數。
這時,你熱情越高,能力越強,只能給人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了正確的思維方式、進階路徑,你才能得到最好的收穫。
商圈裡有句話:「想有所成就的人,累在盲目,勝在反省,巧在借力,貴在付出。」
如果我們能用規劃思維,避免盲目摸索;用復盤思維,反省寶貴經驗;用借力思維,與人雙劍合璧;用主動思維,付出精力時間。
那麼,方向對了,生活就對了,聰明的你,遲早能迎來自己的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作者簡介:溫暖小武,富書籤約作者,又名武小暖,大學教師和自由翻譯,文靜金牛女,浪漫學院風,用暖心的文,換真心的懂,把日子講成段子,把生活譯成生動,願你溫柔且有力,一切美好,水起風生,簡書、微博、知乎@溫暖小武。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