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寫小說?

為何寫小說?

2009-03-12 16:15:26| 分類: 小說理論

我想把這句話加在我的所有小說理論文章之前:小說理論應該是關於小說的理論,而不是關於小說評論的理論,即所謂小說理論的理論。

如果從年代、流派來劃分小說,你永遠不可能了解小說的真相。納博科夫說,小說只有一個流派,即天才派。這種對小說的一分法是理解小說的第一步。第二步,依然是給小說分類,天才和蠢材中也是分類型的嘛,但不能以以往的手段來做這件工作。今天先談我的一種分類:小說的目的論。小說家為何寫小說?

1. 純粹小說藝術研究。莫泊桑為小說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創造出了短篇小說的完美範本。在這個分類中,他是我能夠想到的第一個人。完美,即沒有多餘的語句,但也正因如此,也就會顯得枯燥。讀到他的小說之初,我大驚訝,會反覆讀、抄寫。過了幾年,終於買到他的全集,但興趣大不如前。其原因除了看一個人寫的東西太多會厭倦,以及我年齡增長導致對世界的好奇減少之外,應該還包括他的小說沒有一句廢話,過於完美,而失去了親和力。他在描述一個人,一個瞎子,一個小職員,一個女奴的悲劇時,永遠只有冷靜的敘述和適當的評論。那種評論一般不會超過兩三句,總是依附於事實而發生的,而不是作者跳出來,直接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種感覺就像是,他的評論只隨事實的變化而變化,他並沒有一個自己的觀點。當然,事實上,他寫的故事本身即是他的觀點,我剛才的說法只是談一種傾向,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他的小說只能在你冷靜時看,而不能在有情緒時看。要使小說多一些趣味,在悲劇中,應有些廢話,一些過頭的舉措,一些自怨自艾的咕噥,好像作者也在沉浸在其中。這樣做搞不好就會成為大敗筆,但是在處於失敗邊緣,而竟沒有失敗,那才算得上大成功。在掌握了完美小說範本後,小說家下一步要做的應該是研究不完美,怎樣的不完美能給人以享受,怎樣的缺陷與遺憾反能令人回味。做這樣研究的人,一般都是從戲劇中借鑒。你的感受,有些適合寫成詩歌,有些適合戲劇、小說、散文;能夠放進戲劇中的構思要遠遠多於能夠放進小說中的構思。完美小說範本是很死板的,稍微掌控不好就會走樣。怎樣才能讓一篇小說既不完美,又依然是一篇小說,這就是小說最大趣味所在,是小說最吸引人之處。向戲劇借鑒是目前惟一的做法。

2. 娛樂。這裡說的娛樂不同於娛樂小說中的娛樂。小說即娛樂,增強小說的娛樂性就是上文中所說的對不完美的追求與嘗試。我理想中的小說家,就應該在其中產生。

3. 敘述。在讀日本小說家金原瞳《蛇舌》一書時,我產生了很大困惑。這本書沒有什麼花哨的技巧,寫的很平。村上龍說是「儘管語言平淡」,可笑。只有兩種人會用這種寫法:一是老手為了控制小說的水平。比如說,你掌握了三十種寫作技巧,十種非常熟練,十種比較熟練,十種不熟練。如果你把三十種都用上,那十種不熟練的可能會成為敗筆。如果你只用十種非常熟練的,小說讀起來就會平淡,但會維持一個水平,不至於出現大的敗筆。凡是渴望進步的人都不會這麼做。二是那種閱盡千帆的老人比如偵探、間諜、罪犯在寫回憶錄性質的小說時,會這麼寫。因為他們不重視技巧,只想把事說清。絕大多數此類小說作者都不在此列,因為他們會出現初寫作者的種種失誤,他們還沒有掌握「平」的內涵。金原瞳寫這本書時只有二十歲,顯然不屬於以上兩者,那麼她是怎樣一個人?我很好奇。如果能親眼看看某位小說家,與他交談一會兒的話,我寧願選擇金原瞳,而不是莫泊桑,因為我不能理解她。後來在前言中看到作者曾被診斷患有輕度精神分裂症,就使我做出一種判斷:病人,在正常人的世界中無法得到樂趣,只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她不希望這個世界因為回憶的磨滅而受損,不希望這個世界因無人知其所在而消失,或不願他人對這個世界有曲解,就決定用筆記錄下來。這就象是建造一座城堡,對她來說是一件實實在在在的事情。所以只有簡單的敘述,沒有什麼複雜的技巧,因為她的目的並不是寫出一本漂亮的小說。

4. 自娛。自稱寫書自娛的人很多,但我所知道的能歸入自娛之類的只有王小波一人。那些自稱寫書自娛的人,在內心裡總希望有一天這小說是能夠發表出來的,總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他人的承認,寫的時候也會用「標準的」寫法。王小波自稱在無聊中兩次翻譯了《O娘的故事》,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翻譯不象原創那麼有挑戰性,更何況是重複做兩次,這種娛樂只有無聊到一定程度的人才做得出。王小波後期的小說充滿了囈語,抓住一個細節無限放大,東拉西扯,你還沒看出什麼東西來呢幾十頁就過去了,屬於典型的自娛類。模仿王小波的人很多,但那種模仿只是表面的類似而已,他們沒有一人能歸入自娛類,只能放進下一個分類。

5. 練筆。這裡說的練筆並不是說閑暇時的練習。許多著名小說家,寫出那麼多的所謂經典小說,也只能歸入練筆之類。凡是因循前人而不知其所以然,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自己的路的,即為練筆。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大多數文學媒體、出版社都是專門發表練筆小說以及下面將提到的第七分類商業小說的部門。練筆也算是一種目的嗎?練筆者的目的是無法描述的,我只能用他們所做的事的性質來定義目的。

6. 日記。這類作品嚴格說來不能算是小說,空有小說之形,而無小說之神。它們是把散文、日記改頭換面成小說的文章。記錄自己的經歷,或是賣弄漂亮句子的,都屬於這一分類。這些人關心的是自己,而不是小說。張愛玲就是這一分類的代表人物。

7. 商業。這裡說的商業小說指的不是娛樂小說、通俗小說。娛樂小說有出於商業目的的,為了賺錢的,文藝小說也有出於商業目的的,為了賺錢,為了出名,為了拿獎。為達這一目的,就要考慮讀者的想法,尋找滿足某些讀者趣味的題材與寫法。

  這個分類的優點在於,能夠幫助你理解一些人的想法。為什麼這個人的小說這麼奇怪?哦,原來是出於這個目的。這個分類的缺點是,它列出的是一些典型的,有些是極端的人,很多小說家、小說不能放到某一類中去,他們的目的是混雜的,雜於幾種類型之間。這個分類法嚴格來說是一種構想,一種尚無嚴密體系的探索。最後表揚自己一句:真實的事情往往聽上去並不真實、並不嚴密,真理也常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推薦閱讀:

【名家解讀古代文學】聶巧平:宋代杜詩學論
24堂寫作課(3)| 起名是個技術活
好嗎好的-----挺有意思的一本書
名作欣賞·文學鑒賞
訪魯哉,聲明,文學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