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回聲》讀書筆記與感想
來自專欄周華的塗鴉地1 人贊了文章
最早接觸經濟學是在大學考研的時候,當時我學的專業是航空動力工程,學了將近四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真不是搞火箭飛機的那塊料,因為我除了對自己畢業論文做的和神經網路相關的一點數據處理方法有點興趣外,我對所有的力學、材料學和熱物理理論一點熱情都沒有,所以當我嘗試著考金融學研究生,進而接觸到微觀經濟學的時候,我忽然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涯在最後一刻充實了很多。當時我看了幾本國內編寫的經濟學理論教材,發現自己的思維模式更適合學經濟學,因為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國內的教育會有文科和理科之分,為什麼就不可以各取長處,走中間的道路呢?所以在接觸經濟學之後我就覺得這門學問是綜合了文科和理科的思維模式,對不確定性進行觀察思考,嘗試找出其中規律,進而創造出思想,完善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這完全就是我理想中的學科啊。在那之前我聽到經濟學三個字就以為這就是門研究怎麼掙錢的學問,至多是金融學的理論升級版,後來在接觸之後這個觀念便有所改觀,但所學的東西還是偏理論化,談不上什麼美感,而現在讀到的這本書讓我對經濟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經濟學的世界躍然紙上,大師們環繞四周,各抒己見,引領著這個世界前行,來了一場經濟學之旅。
這本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梳理了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十幾位經濟學大師的出身、成長和所創造的思想,很多是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通常我們都是知道他們的經濟學主張,很少去關注他們是怎樣的人,所以經濟學就顯得很高冷,而當我們通過作者的描述走近他們的時候,才會有親切真實的畫面感,才會體會到他們在面對世界的時候的那種焦慮、憤怒、不安和期待,而再來讀他們的思想的時候就會覺得是在和他們一起思考,而不是以前那種為了考試去記住他們的結論的感覺了。
這本書有點厚,480頁,籠統地談讀後感沒什麼意思,也不夠全面,所以還是按作者的順序,對書中涉及到的每一位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思想稍作概括和談談感受吧。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亞當.斯密,18世紀英國的經濟學家,《國富論》的作者。很久以前我就接觸過《國富論》,嘗試著去讀,結果只讀到十分之一就放棄了,因為書中太多的細枝末節,而且都是以250多年前的時代為背景寫的,描述當時的商業情況,所以看到最後不是打哈欠就是已經睡著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當時對亞當.斯密這個人地位的描述,說是他要進入一個會議室的話,他要先坐下,其它的貴賓,比如英國國王,才可以坐下,所以不算是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後來學習了一些現代經濟學的理論之後才明白亞當.斯密是多麼厲害,因為現代經濟學裡最基礎的框架和定義都是沿用了他的理論成果,比如對人性自私自利的基本假設、對「看不見的手」的市場規律的總結、對明確界定政府職能的建議以及對開放式國際貿易和取消保護主義的產業政策的見解等,每一個領域在後來的經濟學發展中都是獨立地發展出了相關的流派和思想的,從這一點上可以說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開山鼻祖,或者引用作者的話說,「1776年《國富論》的出版等於是發表了經濟學家的獨立宣言」,因為自那以後經濟學這門學科才正式為人們所熟知。
第二位是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好長的名字),《人口原理》的作者,被稱為「人類的敵人」,因為他斷言人口數量趨向於每25年翻一番,最後社會承受不了眾多的人口進而崩塌。這一點有點像我一直主張的一個觀點:「拯救人類的不是AI,而是杜蕾斯」,哈哈。因為馬爾薩斯還提出了一個衍生觀點,就是對當時的英國社會在鼓吹的《濟貧法》的反對,因為政府趨向於對貧困人口進行救助以緩解社會的貧窮問題,而馬爾薩斯說服當時的總理皮特,說這樣只會鼓勵窮人更多地生育,進而加重貧窮問題,所以應該放棄《濟貧法》。雖然現實當中確實也能觀察到貧窮或較為貧窮的人口趨向於無節制的生育,但馬爾薩斯忽略了技術的力量。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六十多億人了,雖然局部地區也有饑荒,但人口比起馬爾薩斯生活的十九世紀已經多出很多,並沒有發生他擔心的社會崩塌問題。這也驗證了本書作者對經濟學困境的描述,這門學問本身就是在動態地看問題,當一位經濟學家得出某個結論的時候,支持這個結論的社會條件可能都已經改變了,所以也難怪人們說經濟學是「馬後炮學科」。但我認同的一個觀點是經濟學是在不斷修正中前行的科學。
第三位是大衛.李嘉圖,沒上過大學的經濟學家、富裕的投資者、馬爾薩斯的嚴厲批判者兼好友、「比較優勢理論」的提出者。這位自學成才的人物早早輟學隨同父親闖蕩,通過投資證券、不動產等發家,本可以在沙灘上曬太陽,在遊艇上懷抱美女喝香檳,可他卻選擇了鑽研經濟理論,而且創造性地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是說不管國家還是個人,應當從事那些損失最小的事情,把「機會成本」降到最低,這樣便會有專業分工。從這個概念引申出去就是對國際貿易的開放態度,讓生產某一產品或提供某一種服務的「機會成本」最小個體或國家專註於做這種產品或服務,然後國際間進行交換。大衛.李嘉圖還就此警告過英國政府不要實施封閉的的貿易保護主義,可以想想現在英國脫歐的情況以及美國正在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一切都走向了李嘉圖倡導開放型貿易的反面。
第四位是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的作者,一位在嚴父拔苗助長的教育下成才成名的、內心充滿溫情、不斷地和自己的思想體系以及外在世界做鬥爭的一個人。約翰.穆勒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希臘語,8歲就開始學習各種哲學名家的理論,可以說他是一個沒有童年的人,因為父親一直在給他灌輸各種哲學以及經濟學理論,而他的母親也不和他親近。年輕的穆勒很早就接受了邊沁的「功利主義」,而邊沁主張人類就像自然界將地球置於重力之下一樣被置於痛苦和快樂兩大力量之下,而痛苦和快樂是可以通過「幸福計算」這種機械化的方式來量化的,結果這種思維模式造成了約翰.穆勒年輕時長時間的抑鬱,使得他只能看到這個世界機械化的一面,完全看不到熱情和顏色。文中提到尼採在其作品《悲劇的誕生》中描述了兩大衝擊人類靈魂的力量:日神和酒神,前者代表理性、次序,後者代表反覆無常的情感和熱情,看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這兩者都不能缺。這讓我聯想到了前不久看的那本《THE PARTNERSHIP: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書中提到幾任高盛的CEO都是兩個人共同擔任,一個偏理性,一個偏熱情,才使得這家頂級投行上百年屹立不倒;這還讓我聯想起了電影《星際迷航》,哈哈,電影的主角Spark就是一個極度理性的人,但面對危機的時候,往往是他和船長Jim一起應對才渡過難關,而後者卻是個十分感性、熱情的人。言歸正傳,文中提到社會科學不能用演繹法來研究的論調是我贊同的,因為以前我也學習過高級微觀經濟學,大部分都是高深的數理邏輯,當時就很納悶,為什麼用到的數學都不涉及精確計算,而似乎只是用數理邏輯的方式來歸納總結,直到現在才明白歸納法和演繹法的區別,以及對不同類型學科的適用性。回到約翰.穆勒,之所以說他是個內心溫暖的人,是因為他極力主張社會應該是「機會均等」而不是「結果平等」,他反對遺產和贈與,主張「為了公共利益而要加以限制的不是賺來的財富,而是不勞而獲的財產」,像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描述一樣,約翰.穆勒期待這人類有朝一日更在乎的是尊嚴、誠實和公正,而不是加班和透支去賺更多美元。令人感到安慰的是約翰.穆勒最後和一位美女相愛,雖然後者是有夫之婦,但兩人保持了無性的愛情,在其丈夫去世之後,他們便正式地在一起了,這算是對這位在嚴父管教之下,沒有享受過母愛的天才經濟學家的一種憐愛吧。
第五位是響徹社會主義國家雲霄、統治每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大腦、刺激每個社會主義國家子民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大名鼎鼎的卡爾.馬克思!不得不說,這本書中的內容是我第一次讀到的有關馬克思和他理論的相對公正的描述,被馬克思主義及其衍生品轟炸了這麼多年,第一次有機會看看別的理論學者對他的評價,以及橫向比較來看待他在經濟學界的地位。從個人來說,馬克思是個離經畔道的人,對家庭也算不上有多少愛和責任感,但他確實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解釋了這個世界,在眾多溫文爾雅的經濟學者當中,他是第一個把經濟學和社會鬥爭聯繫起來的人,他的《資本論》強調「剩餘價值」被掠奪的發現,進而推導出了資本家和資本主義是萬惡的源泉,最後才喊出「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的鬥爭口號,從而把看似研究經濟規律的《資本論》推進到了社會鬥爭的《共產黨宣言》。馬克思的理論不管是讀起來還是聞起來都有點宗教的味道,雖然他本人認為「宗教是鴉片」,但不管橫豎還是正反地看,他的理論都像是創立了一個新的宗教,因為雖然他解釋的社會掠奪和剝削的事實被人們所認同,但他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卻經不起推敲。「剩餘價值」是個模糊的概念,而且在《資本論》中是個靜止的概念,沒有包括比如智力創造、冒險和創新等現代企業家精神所包含的內容,而只是將工人基於資本家提供的機器設備而付出勞動所產出的產品等價於「剩餘價值」,這也難怪現代經濟學理論中沒有馬克思的地位,而政治領域卻到處都是他的印記的原因了。記得以前讀到二戰的歷史,談到柏林牆兩邊的聯邦德國和共和德國的發展上的區別,印象極深,東德由蘇聯控制,西德由美國控制,雖然東德相較西德的資源和人才都勝一籌,可多年後東德在經濟上卻遠遠落後於西德,以至於柏林牆倒塌到現在都有發展差別的印記。而蘇聯後來自我解體,俄羅斯到目前為止都搞不好經濟,等等的歷史事實證明,被馬克思理論統治或洗過腦的這些地區都不是搞經濟的高手,因為太過強調鬥爭、忽略人性的自利本性、期望建立聖人政府來造福於民、不注重智力和創新的價值。這也印證了我一直以來都有的一個觀點:意識形態救不了我們,唯有智慧才可以!
第六位是典型的學者型人物,集數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於一身,一生致力於經濟學的獨立,沉穩但不失幽默,始終樂在其中的大師阿爾佛雷德.馬歇爾。現代經濟學的框架和很多重要定義都是源自馬歇爾。他最重要的著作是《經濟學原理》,他最早提出了「邊際主義」(嚴格地說是他發展了「邊際主義」),也就是我們在經濟學理論中經常看到的效用最大化的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還有就是「彈性」的概念,這為詮釋不同消費群體對於同樣產品選擇的差異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工具。馬歇爾依靠這些關鍵性的概念和原理,構建了完整而嚴謹的現代經濟學理論框架,使得很多重要課題,比如「企業的最優邊界」等,有了討論的方法。我沒拜讀過《經濟學原理》,但我研究過北大一位叫平新喬的教授寫的《微觀經濟學十八講》,其中就有一章內容是探討企業的最優邊界的,雖然其中的數理邏輯搞的我頭暈腦脹,但探討的課題和最終的結論令我信服,也讓我體會到了經濟學的美感。讀馬歇爾的生平,最大的感受是順暢,沒有波瀾起伏或者風雲吒起的感覺,不像讀馬克思那樣,讀完了整個人都不好了。就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馬歇爾像一顆鑽石一樣,沉穩而熠熠生輝,我想那是因為他找到了他自己人生的最舒服的頻率並恆久保持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這樣。
第八章,這一部分涉及的不止一位經濟學家,而是包含了凡勃倫、加爾布雷斯以及科斯,探討的話題的跨度也較大,涉及了舊制度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以及它們對許多重要領域如過失賠償法、財產權、犯罪行為和公司治理中的應用和影響。記得自學經濟學的時候看到有個定義叫「凡勃倫商品」,說的是有些商品很奇怪,越貴越有人買,也就是奢侈品的特性,吊絲出身的經濟學家凡勃倫對背後的原因作出了解釋,那就是人的「攀比的本能」(這不廢話么,地球人都知道,但只有將其發展成一套理論的人才能名垂青史),於是由此衍生出了凡勃倫眼中的兩大經濟主角:工程師和商人。在凡勃倫看來,工程師是誠實勞動者的代表,為的就是製造實用而價廉的物品,而商人則是貪婪的利益攫取者,他們只會吹噓手中的產品有多好,利用人們攀比的本能,將物品溢價賣給消費者,賺取不屬於他們的非正常利潤。凡勃倫的學生加爾布雷斯對他的理論加以發展,提出對人的需要(needs)和慾望(wants)要加以區別,進而提出商家的很多廣告宣傳其實是引起人們的慾望,從而進行消費,而不是人們本身的需求促使了消費,但是這個邏輯的問題在於,如果對激發慾望的事物一概摒棄,那麼人們的文化也就不存在了。經濟學界對這師徒二人的評價是他們的理論都有「含糊」的共同點,因為他們都沒有建立一個嚴謹的理論框架。這一章後半部分探究了四個重要領域中經濟學對法律規則的影響。首先是對過失賠償法的影響,過去對於過失的法律補償可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自從一位名叫勒尼德.漢德的法官提出了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之後便不一樣了。漢德提出,判斷有無過失要看三個變數:受傷害的可能性P,損失的程度L和預防意外事故的成本C,如果PXL>C,這表示有過失。這是一個精彩的應用案例。另外一個領域是關於財產權,芝加哥大學教授羅納德.科斯提出的科斯定理稱,一旦財產權被明確定義,財產將會得到最有價值的利用。這其實就是揭示了市場力量可以使得資源得到最優化的利用,任何東西或者權益都可以作為財產,而這些財產一旦被掛上價簽,那麼就可以在市場中交易,隱性的資源變成可以互換的顯性資源。第三個領域是犯罪行為,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嘗試著用馬歇爾的邊際理論來解釋犯罪的成因,但似乎不是非常有說服力,而另一位經濟學家布赫霍爾茨則嘗試著用預期理論來解釋說犯罪是因為罪犯對未來的預期降低,所以要奪取現實的利益。其它的經濟學家如理查德.波斯納還對法律審判當中的公平與效率之間的矛盾進行了分析。總之,經濟學思維的引入深刻改變了法律的演變。最後是關於公司治理的闡述,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道夫.伯利和加德納.米恩斯探討了公司治理當中的代理人問題,也就是企業主(個人或者公眾)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利益不一致問題。在現在的人看來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那時卻是個創新。這一章總體而言詮釋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世界有多大,經濟學就有多廣,難怪英國的權威雜誌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打廣告說:Half of the world is ruled by water, the other half is ruled by The Economist.
第九位是大名鼎鼎、才華橫溢的梅納德.凱恩斯,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到大贏得無數獎項、《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作者、凱恩斯學派的創始人、培育出大經濟學家如薩繆爾森、詹姆斯.托賓和羅伯特.梭洛等(這種人就是用來羨慕嫉妒恨的)。凱恩斯最大的理論貢獻是提出了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經濟、促進就業,也就是後來的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的來源。在凱恩斯看來,老百姓花錢是有乘數效應的,而這個效應取決於花錢的數量和錢流通的數度,只有老百姓願意花錢以及讓錢快速地周轉,經濟才能蓬勃發展,所以儲蓄就變成了阻礙經濟發展的罪魁禍首。在經歷了戰爭和大蕭條之後,當政府無能為力地看著經濟變差、人們生活掙扎在基本線上的時候,凱恩斯建言政府應該干預經濟,主動花錢,從而刺激經濟。凱恩斯的理論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財政政策刺激了經濟,拉動了就業,就像前幾年中國在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搞的四萬億財政刺激一樣,確實短期內拉動了不少就業。但長期卻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就好比中國這四萬億最後通過實體經濟周轉流到了房地產,造成嚴重的資產泡沫一樣,但這並沒有否認凱恩斯的開創性的理論的價值,而今沿用他理論的和反對他理論的人都一直尊敬他在經濟學中的地位。此外,凱恩斯還是個賺錢高手,他推測出在股票市場上要想賺錢的奧秘不是分析好公司運營的情況,而是猜測對別人認為哪只股票有錢賺,就像選美要選別人認為的美女,而不是自己覺得美的女人一樣。凱恩斯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當中說道:事實上,世界是由少數幾個人的思想統治的!(這一點我深表認同),而且他也熱切地希望,隨著生存條件變得寬鬆,人們的內心會變得和善,在充分滿足物質慾望之後,人們會提升對仁慈和感情的渴望(這個想法有點約翰.穆勒,也像管仲的名句:「倉廩實而知禮節」),另外,凱恩斯覺得,「快樂常常源於為實現目標而拼搏,而非實現目標!」這一點上他更像一位哲學家了。
第十位是與凱恩斯的財政政策理論一爭高下的貨幣政策理論的領導者、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米爾頓.弗利德曼。凱恩斯學派主張政府應該通過多花錢少收稅或者少花錢多收稅來調節經濟,而米爾頓等人則認為政府應該印錢,因為他們認為經濟活躍是得益於貨幣流通的速度和量,按照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費雪的公式可以表示為MV=PQ,就是貨幣量乘上流通速度等於價格乘上商品數量,也就是GDP產出。貨幣學派堅持認為只要保證經濟體內有足夠的貨幣流通,經濟就會發展的很好。於是兩派人物爭論的不可開交,但辯論中雙方都發現了對方的假設所存在的問題。凱恩斯的問題是迴避了財政政策所要用的錢從哪裡來,而且政府的大量花費會對私人領域的消費造成擠壓效應,所以並不是1+1=2,很可能是1+1<2,而弗里德曼的問題是忽視了貨幣流通速度是否始終保持穩定。凱恩斯認為經濟體內不止是有一般的消費者,還有希望通過套利賺取短期利益的「投機者」,而這些人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來改變手中所持有的貨幣量,比如利率的變化,這樣一來貨幣的流通速度便不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了,但是凱恩斯的論據忽略了「長期」和「短期」的分別,在長期來看,消費者群體的花費是相對穩定的,不管有沒有投機者,於是推出貨幣流通的速度也是相對穩定的。於是兩派斗到最後便出現了明顯的融合跡象。從兩派的爭鬥來看,學術的進步和任何其它領域的進步一樣離不開競爭,爭鬥才會有活力。
第十一位是一個全新經濟學領域的開創者、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布坎南。在這之前人們談論到政府的時候一般都是投以鄙夷和厭惡的神情,認為那就是一個充滿了自私和黑幕的利益群體,直到詹姆斯.布坎南提出了公共選擇學。布坎南是草根吊絲出身,所以沒有什麼機會像他的同輩的那些高大上的經濟學家一樣出入白宮和發表演講,而是在遠遠地觀察他所處的世界。他將政府置於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它為什麼會做出那些決定,為什麼在經濟上的好點子到了政客的手中就常常被棄之不用。答案可以在他研究的幾個領域窺見一斑。首先是特殊利益群體這個領域,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搞自己的小圈子、遊說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或補貼相關的行業、或製造壁壘,提高行業的利潤率。布坎南認為雖然這些特殊利益群體確實有礙經濟的發展,但他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因為消費者有一種「理性忽視」的本性,因為和特殊利益集團獲得的超常利益相比,攤薄到每位消費者身上的相關成本卻小的可憐,所以沒有人會真正去為此鬥爭。第二個領域是政府管制,布坎南認為很多行業希望被管制,而不是一般認為的希望被開放,因為管制可以規避行業的動態競爭,使得其中的大玩家獲得超額利潤,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行業協會裡充斥著企業來的人,這就是「俘獲」理論:被管制的行業實體反而「俘獲」了管制者。第三方面是對政府機構是否應該被精簡的討論,儘管任何政府都會宣稱要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減少支出,但政府的本質決定了這是行不通的,因為更大的機構和更多的人員意味著更大的權力,而這一點才是從政人員最為追求的。書中還舉了美國在20世紀90年的例子,那時美國政府確實迫於民眾壓力減少了開支,實現了預算平衡,但是在2001年小布希剛剛就職就開始將積累的家底兒倒了個低兒朝天,把幾千億美金大方地花在了幾個基建和農業補貼方案中,結果怎麼樣呢,當然是老百姓叫好啦,把這些政治家捧得高高的,儘管他們沒有意識到重新出現的赤子意味著他們的子孫後代要來埋單。在對待政府的態度上,凱恩斯比較保持中立,只是提倡政府應該去做沒有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提供公共品,而其它一些激進一點的經濟學家如哈耶克則認為對經濟學不斷增加的政治介最終會導致極權主義;馬克思.韋伯則認為政治家受「大眾利益就是至高無上的」的道德責任的約束。總體而言,布坎南的理論和實證都告訴我們,對待政府要小心翼翼。
第十二章重點闡述的是一種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主張,稱之為「理性預期理論」,該理論主張在市場經濟決策中人們會考慮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融合到對未來的決策當中,這個理論的提出最明顯的影響是對股票市場。在股票市場中,如果人們按照理性預期理論來做決策,那麼當所有信息都被廣而告之之後,股價就應該反映了所有的這些信息,這就是有效市場假設模型,這個模型最大的用處是告訴人們股票經紀人是沒有用的,應該儘快解僱。後來,在這個領域裡湧現出了眾多牛逼閃閃的經濟學家,比如哈里.馬科維茨,他提出了投資組合的概念,提倡分散風險,還有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夏普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默頓.米勒,他們提出了資產定價模型,量化了單個股票對於整體市場是如何變化的,另外米勒和1985年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弗蘭克.莫迪利安尼一起證明了公司總價值與公司所有權如何分割沒有關係(也就是debt和equity的比例),即大名鼎鼎的MM理論。對於理性預期理論的實證,經濟學家們也有貢獻,比如兩位諾獎得主羅伯特.默頓和邁倫.斯科爾斯就創立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曾經在華爾街紅極一時,因為他們設計的模型準確預測了股市的走向(這個故事我在講高盛的那本書里也看到過),結果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發生了,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這導致了LTCM欠下了幾十億美元的債務而倒閉關門。所以未來不是那麼容易預期的,而且不同環境當中的交易成本也不一樣,所以有效市場假設模型向來都只是作為經濟學或公司財務課本中一個僅供討論的模型而已。理性預期模型迎合了人們對「確定性」的痴迷,但行為經濟學則從人性的非理性部分窺見到了不同的景象,提出了如「跨期選擇」,即人們如何評價未來進而導致如何對待現在,等理論,試圖借鑒心理學的成果來解釋人的經濟學行為。又一次,人們站在了人本身的兩面性或者多面性這個角度來觀察,就像尼采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比作是「日神」和「酒神」一樣,不同的是我們越來越接近真實的自我,而這一切都得感謝這眾多思維活躍、極富創造力的經濟學家們。
讀這本書,就像是與眾多大師並肩的一次旅行,有趣而生動,不但看到了那些或熟知或陌生的了不起的名字背後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更是領略到了這些大師如何從看似司空見慣的平淡的生活中提煉出不平淡的思想,並通過思辨將其演化。經濟學是關於稀缺性和選擇的學問,每一次的學習和思辨都讓我們更清楚地透過眼前的那層薄紗看到問題的本質,條分理析、抽絲剝繭地定位那些重要的元素,從而使得我們可以著眼長遠、做出理性的決定。最後,非常欣賞作者的一句話,那就是:「父母最後必須學會教育他們的孩子如何處理不確定性,而不是教導他們如何保持穩定性」。
感謝有經濟學這門科學!Livelong and prosper!
推薦閱讀:
※刀劍再好握不住有啥用?1873年義大利騎兵劍鑒賞
※七言詩 嬋娟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58
※偷師記
※《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爭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