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與鐵:德意志帝國時代

煤與鐵:德意志帝國時代

17 人贊了文章

「煤與鐵:德意志帝國時代」

引言:

「商業與科學 

Handel und Wissenschaft

因無比的勇氣和力量而提升

Heben mit Mut und Kraft」

——德意志愛國歌曲《萬歲勝利者的桂冠》(Heil dir im Siegerkranz)

「蔚藍的100元帝國馬克上印著一個全副武裝的姑娘,她是德國意志的人格化——『日耳曼尼婭』,戴著象徵商業和工業的徽章,坐在一棵巨大的橡樹下,遙望著一支冒著滾滾濃煙,全副武裝的艦隊。」這的確是對威廉時代的德國的真實反映,它不但作為歐洲地理的中心,也成為了歐洲科技和工業的高峰。本文不在於過多的分析和評價那個時代的政治進程與描寫具體某位德國皇帝本人,而是為了對1914年之前德意志帝國的社會的變化和進步進行簡要的敘述。

科技(Wissenschaft und Technologie)

1876年,德國電氣聯營公司的(AEG)在柏林安裝的電燈點亮著整個城市。因為電力在19世紀的最後幾年得到推廣,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隨著美因河畔上次工業革命地區的衰落,它的遺產也推動了德意志新的工業化——鐵路和運河沿岸散布著新型工業,直到繁榮的西里西亞地區。鐵路也連接著新興的城市,30年間,鐵路線的長度增加了近兩倍:1870年,德國擁有18560公里的鐵路,1890年則有41818公里。1875-1910年,超過一萬人口的城市從271座增加至576座,德國的城市人口所佔比重則增至60%。到20世紀初,德國按工業生產已經在歐洲第一位,整個19世紀德國的工業化依賴著煤炭,鋼鐵和紡織。手工工匠投身了更廣闊的市場,被替代為先進的紡織和冶金業,化工業也得到發展;南德人改進了古老的冶金工藝,並投入到現代工業生產中;而魯爾區,萊茵河畔與洛林地區的德意志土地則為德國提供著煤炭。鋼鐵-煤炭是對於新帝國來說是最重大的發展,到了90年代生鐵與煤產量已經成為歐洲國家中最多的,鋼則在1900年。這些工業活動大部分都在德意志西方,因此人們更期望到更西邊生活。在東普魯士的土地上,人口流出量要大於進入那個地區的人口數量,柯尼斯堡在1880年是德國的第三大城市,1910年則在第18位。西部魯爾區的杜塞爾多夫則成為帝國第9大城市。柏林則一直保持繁榮,它是德意志工業與科技的中心。

「背上行裝,上哥廷根!」這是當時在希望得到科學教育的德國青年中流行的口號。因為需要進行工業生產,德國十分重視基本的科學教育,以便平民能到工廠去工作。除了服兵役的傳統,受教育也成為公民新的基本義務。工業化改變的是下層人的命運:他們可以先就讀小學與中學,接著度過工業學徒的歲月或是接受職業教育,然後通過參軍逐漸過上中間階級的生活。(見下文)更新的科技與「向電進軍」決定著德國在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地位。1873年設立了國立物理研究所和1878年設立的國立化工研究所和機械研究所,威廉二世時期則設立了威廉皇家科學院。德意志人也代表著歐洲科學上的成就,原是普魯士軍官的馮·西門子(貴族頭銜是後來獲得的)的公司為柏林和其它城市供應著他的發明,電報線路則如鐵路一樣廣泛,1879年他為柏林安裝了電燈。埃米爾·拉特瑙則得到愛迪生專利的特許使用權,在德國設立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銷售日用電氣產品的同時為這個國家架設遠距送電網,德國的電氣化進程擴大了。科學的桂冠由亨里希·赫茲、威廉·倫琴與普朗克等人為德國摘得。1901年的第一屆諾貝爾獎中,德國人贏得了五個中的兩個。19世紀的偉大科學家有許多都是德國或者是德意志人。「正是德國人在19世紀下半葉對科學的偏愛使德國工業化比英國和美國工業進展更快。」義大利經濟學家卡洛·M·奇波拉如此說道。

德意志社會(Gesellschaft)

俾斯麥和威廉二世的兩個時代構成了第二帝國的四十七年的短暫歷史,同時這也是德意志人所經歷過的較好的時期。工業和經濟的發展推動著德國的社會進步,他們使德意志人更加富裕與自由。德意志暫時避免了戰爭的災難,國家的運行也更加民主化。這是一戰後人們所懷念的「逝去的幸福年代」。

在德皇威廉二世繼位之前,馮·俾斯麥侯爵基本上統治著1871年之後的德國。國家得以以一種聯邦的形式開始並保持存在,儘管這種聯邦制度也有許多限制。習俗的差別加劇了政治上的分離。許多德國人被問及自己的身份時,會滿懷地方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說道:我是普魯士人,或巴伐利亞以及薩克森,還有其它王國的臣民。這就像古時日耳曼人對自己身份的稱呼相似,他們會說自己是旺達爾人,條頓人或者是哥特人而非稱自己是日耳曼人。德語也如查理或者奧託大帝的時代,北方人說著一種南德意志人難以聽懂的方言(低地德語),巴伐利亞的農民來到柏林,則會發現自己的語言和標準德語相差甚遠。上層人則都用標準德語交流,或者法語與拉丁文。除了母語以外,他們還會在中學時期按學校教授的內容掌握希臘文,拉丁文,法語以及英語,這是由學校種類決定的。只有比較富裕些的德意志家庭才能夠讓子女就讀中學。1872年教育法規定,所有家庭的子女在六歲之後接受八年的義務教育,這被稱為國民學校(Volksschule)或者稱為小學,在國民學校畢業之後需要繼續在職業補習學校就讀,直到18歲。這些都是強制的措施。對於不那麼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家庭來說,在實科學校(Realschule)或者被稱為中間學校的地方就讀也是一種選擇,在六年的學習後,學生有機會被升入中學。1870年規定,中學畢業後一年許服一年兵役並進行考核,這決定著中學學生以後是否有機會擔任官員。只有經過中學才能就讀大學,學生都是十分富裕的家庭。普魯士系統的教育法律被推行到了整個德國,這也是一種難得的進步。

從工業和經濟的成就中,貴族與富有的平民的差別已經不再明顯。在德意志帝國時期,財富成為了證明德國人地位的最重要的標誌。德國的貴族授予制讓許多平民身份的人也成為了貴族,他們擔任軍隊或者政府中的高級官員,或是十分富有(例如馮·羅斯柴爾德男爵和馮·布萊希羅德),或者是對德意志帝國有重大貢獻者(如馮·西門子和康拉德·倫琴,後者拒絕了貴族頭銜)。現代技術促進了平等主義的發展,同時它的最新成就大多卻由富人享受,因為它們是十分昂貴的。火車的一等車廂只留給富人,同時只有他們有財富去藉助鐵路度假和周遊。傳統的消費也依舊如此,富人的早上可以先用一份鞍前早點,這往往是正式的早餐。在騎馬活動後用早餐(déjeuner),這是他們的午餐。五點鐘左右,他們飲用下午茶,晚餐一般在晚八點之後進行,餐桌上的菜品衡量著主人的經濟地位。無論是麥森,柏林或寧芬堡生產的瓷器,還是魚子醬,香檳,鹿肉,魚和非時令水果,都是身份的象徵。而貧窮者的一天往往從日出開始,他們沒有多餘的錢去點燈,它的花費太高了(對於窮人來說),因此他們的生活也止於日落。農民大概可以在家中或者田間用餐,而工人則需要自己攜帶麵包香腸與湯,之後則出現了工廠的食堂。他們通過火車的四等車廂遷移,這是他們唯一能支付起的。稍富有些的人則可以坐火車上的三等車廂。俾斯麥清楚地看到了這一切:「有產者不事生產,只有那些飢腸轆轆的人群才辛勤工作,而他們早晚會毀滅我們。」

「等到俾斯麥離開以後,就再也沒有人讓德國剎車下來了。」老首相就像經歷過1871年之前時光的德意志人們離開了,隨之而來的是年輕的威廉皇帝,和新的一代德國青年人。威廉像一位自由主義君主一樣受人愛戴,他支持為工人取得權利,包括童工與女工,反對俾斯麥的《反社會主義法案》,他像弗里德里希大王一樣滿足著德意志人的想像。德國人希望著能有一種更好的統治,並為此感到不安。弗里德里希·尼采代表的頹廢主義是威廉時代所對應的文化,並取代著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啟蒙思想,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代表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傳統正在遭受質疑,新一代德國人選擇拋棄它們,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放棄了傳統的宗教庇護,轉而接受啟蒙理性,經驗科學或者後啟蒙時代的各種非主流運動。德意志社會隨著1871年後的一代變得躁動不安,煽動者,軍國主義,虛無主義和種族主義者的人數不斷增加,甚至要比20 年代更多。拉特瑙寫道:「軍人地位至上,外交官們揚揚自得。德意志現在遭遇的一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建設海軍,擴張殖民地,這些都是人們對政治干涉的結果,他們自德國的統一起就被賦予了民主的權利,這是德國人第一次使用這項權利,但卻往往不知如何正確使用。德意志的悲劇開始了。

參考的書籍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米夏埃爾·施蒂默爾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塞巴斯蒂安·哈夫納

《德國通史》丁建弘

《德國人的新歷史》史蒂文·奧茨門特

圖片

圖1:身著海軍制服的威廉二世

圖2:德意志公海艦隊,不倫瑞克級戰列艦

圖3:1891年國際電工技術展覽會,人工電動瀑布

圖4:埃米爾·拉特瑙


推薦閱讀:

德國賓士軍用卡車[16P]
德國一24歲男子與小七歲的妹妹結婚,五年生下四個孩子三個殘疾
豬揪住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不足
不輸朗格!最純正的德國味道

TAG:人文 | 歷史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