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的國軍空運部隊,超水平發揮奈何隊友統統不給力

淮海戰役中的國軍空運部隊,超水平發揮奈何隊友統統不給力

195 人贊了文章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雙方大決戰的高潮之戰。此戰中,國民黨軍80萬部隊與解放軍華野中野60萬部隊在徐州一代展開激戰,戰役之宏大、戰況之激烈、傷亡之慘重,在國內戰爭史中絕無僅有。此戰以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中華民國國軍五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為結局,國民黨基本失去了機動作戰能力,在大陸失敗已成定局。

很多國共雙方的回憶錄中,都有戰役中國軍各部所表現出的「撤退轉進其疾如風,包抄迂迴其徐如林,危害百姓侵掠如火,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印象深刻,認為國軍部隊在此戰中普遍發揮不及格沒有一個給力能打的,導致解放軍每一個戰役目標都完美實現……不過其實國軍並非個個都是及格線以下的,其中有一支部隊,可謂打滿全場並超水平發揮,雖然沒有能「力挽狂瀾」,但其表現的水平卻在幾十年後甚至解放軍都沒超越的了。這支部隊便是——國軍空軍運輸機部隊。

國民黨空軍運輸機部隊組建於抗戰之前,最早只是幾架老舊飛機拼湊而成,只能承擔少量的運輸任務。但隨著抗戰的爆發,中國海陸被日軍封鎖,空中運輸線因此成為維持抗戰的重要一環。

在美國大力援助下,國軍空中運輸部隊在戰爭期間逐漸壯大,到了抗戰結束的時候,國軍已經擁有了上百架美製C47等型號的運輸機。

由於在二戰中,各主要參戰國特別是美國表現出迅速、高效的空中運輸能力,令一直飽受後勤拙劣詬病的國軍十分羨慕,蔣介石因此明確提出了「擴充空軍要以擴充空運部隊為重點」。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再加上宋美齡親自關切,國軍一次購買了美製更大運力更強的C46等運輸機百餘架,編成第十、第二十兩個空運大隊,裝備各類運輸機近兩百架,其實力可謂是冠絕亞洲(僅次於駐亞洲美軍部隊)。

解放戰爭爆發後,兩個空中運輸大隊成了國軍內戰急先鋒。除了擔負運輸兵力搶佔城市要地、運輸彈藥糧食等後勤物資的任務外,還擔負了保障國民黨軍軍政人物出行的任務。前期由於技術水平不夠,有過幾次嚴重的並且關鍵的墜機事故,其中就包括1946年3月17日軍統局長戴笠乘坐222號專機撞山事故。戴笠是國民黨的情報掌門人,他的死亡使得國軍在情報方面的能力一瀉千里,再無與解放軍抗衡的可能。從這個方面講,空中運輸大隊可謂是……開局不利。

隨著戰事的進展,國民黨軍在戰場上屢屢發生被解放軍包圍的情況,空中運輸大隊也被迫點開戰場空投技能,並偶有不俗表現。如1947年山東戰場上的南麻戰役,粟裕華野三個縱隊圍攻胡璉整11師,意圖再創一個「孟良崮」。國軍運輸機大隊緊急向整11師陣地進行空投補給彈藥糧食物資,使得胡璉挺過最危險關頭堅持到了援軍到來,反敗為勝。當然,這場戰役也許讓國軍指揮系統產生了整體錯覺,認為努力一下是能夠靠空投支撐起被圍大部隊堅持作戰的。這種錯覺為淮海戰役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1948年底,華野部隊奉命渡過運河直插徐蚌地區,轟轟烈烈的淮海戰役由此拉開帷幕。由於國民黨方面徐州剿總在戰役前的布陣方面極為不利,各部隊處於被動及被分割攻擊的境地,故導致黃百韜第7兵團首先被華野大軍包圍於碾庄附近。

為了支援黃百韜兵團,國民黨空軍運輸大隊飛機大批集中在徐蚌附近機場,執行空投補給的任務。美國記者曾對徐州機場上的百架C46、C47輪流起飛的情景有極為深刻的印象,認為這體現了國軍強大的空中優勢,是解放軍所不能企及的。

實戰中,這種優勢首先表現在能夠按照蔣委員長的要求,把一些特別重要的東西精準空投到位。

黃百韜的第七兵團是國民黨軍的雜牌軍,被包圍時約有10萬人。由於被圍非常突然,黃百韜司令部的聯絡電台也意外損失,與徐州和南京失去聯絡,令蔣介石焦急萬分。因此運輸大隊首要任務就是空投一部電台。

據戰史記載,包圍圈剛形成不久,一架國軍運輸機就很快到達被重重包圍的碾莊上空,並由一名國民黨空軍軍官帶著一部電台跳傘空降,使黃百韜兵團司令部恢復了對外聯絡。蔣介石通過電台要求黃百韜放棄突圍、死守待援,同時為了鼓勵黃,還派飛機空投了印有黃大幅黑白戎裝照的《中央日報》。當然,電台和報紙雖然未能阻擋黃百韜兵團首先被華野殲滅,但至少說明了,國軍空投行動自一開始就是具有效果的。(手動微笑)

除了能夠空投電台,空投蔣介石手諭也是空運大隊所承擔的特殊任務。黃百韜軍團覆滅後,徐州3個兵團30萬人開始撤退。杜聿明為了避免受到上級干擾下令撤退途中關閉電台,但這並未逃過技術精湛國軍飛行員的「法眼」。在杜聿明撤退的路上,國軍飛機準確找到杜聿明司令部附近,精準空投了蔣介石手諭,逼著杜聿明集團不得不放棄原計劃撤退路線轉向解放軍重兵雲集的方向。結果黃維兵團沒救成,反而整個杜聿明集團被解放軍包圍於陳官莊附近。

杜聿明集團被圍後,徐州以南已經形成了2個巨大的包圍圈。一個包圍圈裡是12萬人之眾的黃維兵團,另一個包圍圈裡則是有30萬人之眾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40餘萬人每天要吃飯、作戰就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物資損耗,因此,國民黨空軍再次加強了空運力量,集中兩個運輸大隊連同「兩航」(中華民國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央航空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和陳納德的航空隊,共同實施戰場空投。

據戰史記載,僅僅為了維持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國軍空軍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就做到了每天出動運輸機120架次,空投糧食240噸彈藥160噸合計400噸物資。這一能力已經達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的空投水平。只不過「天公不作美」,淮海戰役正值深冬,徐蚌地區屢屢下雪,使得飛機經常無法起飛進行空投。而且就算是好不容易遇到晴天,從國共兩軍官兵回憶來看,也沒有達到期待的水平。

如12兵團一個裝甲兵就回憶,由於空投量實在太大,國軍降落傘庫存一度崩了。因此被包圍圈裡某個時期的物資就直接套個竹筐保護就空投了。沒有降落傘,一方面導致很多物資投下來直接就摔壞了(一些彈藥也摔壞無法使用);另一方面還導致一些搶收物資的國民黨士兵被已方砸死的情況。

當然即便降落傘庫存補上了,補給能落到國軍頭上的也有限。華野官兵一名幹部在回憶錄就曾記錄,「在蔣軍快要糧絕彈盡的時候,那些滿載糧彈的降落傘,一個一個都從他們頭頂上飛過,就是不往圈內落,氣得蔣軍罵天罵地,唉聲嘆氣;有的眼看飛過來就要落下,一陣風吹,降落傘拐個彎又飄落到圈外去……蔣軍恨得跺腳直跳。」

更有甚者,有國軍老兵回憶,包圍圈裡基層官兵們缺醫少葯、飢腸轆轆,好容易搶到了空投下來的「物資」,打開一看,糧袋子里居然裝的是沙土,氣得人人罵娘;而另一方面,給高級軍官們空投的高級香煙、進口罐頭卻沒有中斷過。有時候為了爭奪空投物資,國軍各部隊間屢屢發生火拚,死傷無數,士氣低落。戰役後期,解放軍陣地上喊一句「國軍兄弟們,過來開飯了」,就有整排整連的國軍過來起義投誠。

總之,雖然國民黨軍運輸機部隊不可謂不努力,他們用著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運輸機,創造了中國空運史上的紀錄,但卻絲毫未能改變國軍失敗覆滅的解決;相反,解放軍沒有一架運輸機,但百萬人民推著小車保障了60萬部隊持續作戰,最終成就了名垂青史的戰績。這段歷史再次說明了:唯有人民才是歷史車輪的推動者,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推薦閱讀:

一支中國軍隊從無敗績,「保護費」一收就是兩百年,收到手軟
美:打掉每一個中國鷹派,讓中國軍隊變成羊
抗戰時中國軍隊誇大戰績情況有多嚴重?

TAG:中國軍隊 | 軍隊 | 淮海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