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月,值得聽的歌都幫你選好了

這三個月,值得聽的歌都幫你選好了

來自專欄呆若木一22 人贊了文章

「一周音樂指南」的第12期,希望對這三個月以來所聽到的音樂做一個總結。這也會成為之後的固定欄目,每12期/三個月,將會有一次總結與回顧。

這一期則是對5-7月的盤點。

【華語推薦】

5. 詹小櫟 – 似是而非

詹小櫟做音樂的長處在於她對音樂風格的把控能力,從雷鬼到Hip-hop,從搖滾到Funk,從世界音樂到Jazz,她做什麼風格玩什麼元素都能像那麼回事,都能帶出曲風原本的純正氣味,從而自帶復古與經典氣息。這得益於她對西方音樂紮實的學習與深入的理解。她知道如何剪裁音樂素材,使專輯通篇流暢有趣。這張專輯出色的音樂性,放在當下根源意識薄弱的華語樂壇,顯得彌足珍貴。

推薦:失物之書,卟啉卟啉,雪國戀人

4. 曾軼可 – Anti!Yico

她寫作這張專輯的初衷即從第三者的邊緣處境出發,由此構建了一個如泥沼般黑暗,卻依舊能聞到浪漫的血腥味道的殘破世界。在《私奔》里她說盡了浪漫的幻想,在《三的顏色》里重重地跌在懸崖之下。

在摩登天空的操持下,眾多國內乃至國際獨立音樂人的加入,使整張專輯在製作上絕不含糊。黑暗的電聲幕牆,沉重的電子節拍,壓迫感強烈的合成器,一反之前的光明浪漫。開場曲《Need A Friend》濃厚的Dark Wave氣質中甚至透著一股詭異的中世紀童謠味道,《同類》沉重的太空電聲幕牆讓人難以喘息,《私奔》又在暗夜中裹挾了一層Dream Pop的仙氣,《午夜旅館》把管弦樂交織成囂張錯亂的戲劇化呈現,《黑色的路》之中的小號段落宛如為愛情送葬,《I Need Love》的實驗味道幾乎就是一首St. Vincent手筆。

但曾軼可的演繹、創作與如此厚重的製作搭配時,多少還是會出現一時難以接受的情況。在聽感上,她的聲音常常被迫隱藏在編曲的背後成為幾聲微弱的嘆息。加上她在這張專輯中的不少時刻里,旋律的流暢表達轉換為了某種意境呈現而被弱化。在流行性上難免會受影響。

但如果她的目標是在表達黑暗與苦痛中深化她的藝術人格的話,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把這張作品當成她的《reputation》也未嘗不可。

推薦:三的顏色,私奔,Need A Friend

3. 陳粒 – 玩

沒有了《如也》的青澀,沒有了《小夢大半》的小心,沒有了《在蓬萊》的孤高,她在《玩》里露出了她最自在的本色,她自如地流露出古靈精怪與多愁善感的多變情緒,玩得樂不可支,在浪蕩不羈的唱腔與靈動矯捷的合成器中輕盈飛升。其中有著王菲玩慣的仙氣繚繞京味dream-pop,也有趣味無限的synth-pop,還有《誓言》式的民歌influence。

國內真正能把Indie-pop玩出pop味的不多,要麼苦大仇深要麼粗糙至極,陳粒糾集了一個精良班底打造出的《玩》除了製作精良的豐富多彩之外,依然沒有丟失她的私人表達,也算是對華語Indie-pop對一次重定義。

推薦:啊,空舞,望穿

2. 祁紫檀 – 她走路的姿勢

一張在情感表達上能聽到私人感與原創感的唱片。她在邊緣行走的不僅僅是薄如蟬翼的聲線,還有音樂中的黑暗凄清連同貧窮的夜色裹挾出的感性衝擊力。儘管歌曲不時落至芭樂範疇又不時試圖往Art Pop靠攏,但祁紫檀的演繹為這些歌曲賦予了一個難以磨滅的深情標籤,甚至她從未想過煽情這件事,但她的冷淡背後的熱情無形中就抱住了那個在深夜不知所措的靈魂。以態度與人格為音樂賦予高於音樂的審美價值的典型案例。

推薦:她走路的姿勢,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有一把槍

1. 羅思容 – 落腳

在2015年,她的《多一個》就曾被我列為當年度的最佳。如今,她依舊傳承著台灣民歌運動的靈魂。這位年過五十的畫家、詩人、歌手,依舊保留著東方的神韻與多彩的詩歌之精華。只是這張專輯聽來要更加沉重,更加根源,有趣的東西少了,深沉的東西多了,12首民謠截取了台灣的風土故事,聽得見小島的低吟也聽得見小島的哭泣。

榮譽提名

莫西子詩 – 月光白得很

故土情思融在fusion與詩歌的觸碰里。

野外合作社 – 颱風

陰暗頹廢卻恰恰是有政治意識的表現,在時代的下水道里告訴大家時代已經都沉在下水道里。

南瓜妮歌迷俱樂部 - 他我

不錯的台位Indie-pop

許鈞 – 事實上我沒有名字

立志做一個會寫詩的血性Bruce Springsteen

【歐美推薦】

10. Beach House - 7

專輯名言簡意賅,《7》即是夢幻流行天團Beach House的第七張唱片。

大量失真噪音元素的加入,使這張唱片成為他們最黑暗深沉的作品。雖然不至於像My Bloody Valentine那麼吵,但還是能聽出Beach House有在往那個方向靠近的意思。只是Beach House的女主唱依舊保持著極為性冷淡而飄渺的夢幻流行式虛弱唱腔,整體的編曲構架除了些許「隨機元素」的加入之外,並沒有突破夢幻流行的構架,基本所有元素都能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找到。

或許正因為這股執拗的復古氣息,才凸顯他們的浪漫。他們想做的,無非是想讓你遠離一會這下水道般醜陋的現實。

9. Lily Allen – No Shame

要譴責這張專輯不夠「進取」十足容易。即便是那些Reggae/Dancehall曲目,都沒有過多創新意味,除了《Trigger Bang》借來了M.I.A的槍聲玩了點新情調,《What You Waiting For?》里極為精鍊地扔了點樂壇最流行的EDM與Reggae來了次聯姻之外,在音樂元素上無甚新意。但她流暢的旋律與歌詞創作能力從未缺席。

專輯歌曲分為兩類。一類是她往日最擅長的曲目,在Reggae、Dancehall的鬆弛框架中輕佻橫行。另一類歌曲則奠定了這張專輯的底色——一系列極為深沉、個人化的情感寫就的抒情曲。二類歌曲在專輯中相互交叉。

那些細緻入微的抒情曲圍繞著她的多重身份展開——此刻的她是一個被拋下的妻子,是一個羞愧的母親,是一個被朋友遺棄的孤家寡人,是一個身陷精神危機的病人……而後終結於無法解決的孤獨感之中。

這張專輯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或者說,讓人覺得突破的地方,恰恰就在於那些私人化情感如此真實地從她的聲音與筆觸中奔涌而出。而當她表露出如此深切的自責自省時,當她確切地描繪出自己的感受時,當這些聲音被我們聆聽到時,她也在傾訴中與自我和解,最終在結尾幾首歌中露出了明媚。

袒露脆弱所需要的勇氣遠多於懟天懟地所需要的勇氣。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她給專輯起名為「No Shame」。她的坦誠代表著對自我的接納,她敢於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脆弱、失敗、孤獨、一地雞毛,無需感到一絲羞恥。最終,我們在這種真實中,感受到了她比以往都更為強大的力量。

8. Let』s Eat Grandma - I』m All Ears

來自英國的雙人組合專輯的第二張專輯,一張披著未來感皮囊的青春系Synth-pop。在其中你可以聽到Arca、SOPHIE等一眾未來系電子實驗音樂人的影響,同樣能聽到合成器與80年代Disco的溫暖元素,因此整張專輯在未來感遨遊時沒有墜入到虛無的太空之中,反而站在了堅實的青少年情思之上。

7. Iceage - Beyondless

這個來自丹麥的樂隊,主要風格是Post Punk,Beyondless是他們的第四張唱片。得益於更加精細的配器編排(管弦樂都能來幾段)與更加豐富的元素(你甚至能聽到爵士),這是他們最「好聽」的一張專輯。但這並沒有改變他們叛逆的情感內核。換句話說,音樂上的進化反而讓他們的情感表達更加立體了。佳作。前提是你喜歡聽Post Punk。

6. Snail Mail - Lush

在這張專輯中你可以聽到許多獨立女聲的影子,Liz Phair的搖滾氣味與Fiona Apple的黑暗消極從她充滿情感表現力的創作力中透出來。她充滿情感緊張度的演唱透著濃濃的人格魅力。專輯中最令人稱道的是她的吉他編排,造詣令人稱嘆,色彩豐富,把她的創作搭出各種奇妙的情緒維度。《Heat Wave》中幾個電吉他掃弦就彷彿讓歌曲跨入一個新的發展段,不同音色的riff就像是情緒的映射。

她只有18歲,她的世界還充滿疑問與未知,還充滿著青春期的喪與愁。當這一切色彩從她的音樂中噴薄而出時,她傾瀉的情緒是那麼令人悵然。她把握到了Indie-rock里最吸引人的那種「藝術真實感」,用超出年齡的成熟把控,做出了一張藝術品。

5. the Carters – Everything Is Love

即便撇開文本,但從音樂角度來欣賞這張專輯,這張專輯也幾乎代表了黑人Hip-hop音樂製作的最高水準。最好的歌手,最好的Rapper,最好的製作團隊,最好的合作夥伴。最影響聆聽的問題可能就是它的風格太Jay-Z了。黑人Hip-hop標籤感過強,倒是讓這張專輯並沒有想像中的流行大作那麼容易消化,甚至有些距離感。這可能會影響它的流行度,不會影響它的地位。

當然,由於過於「神話敘事」,通篇大都是關於金錢、地位、美好生活的描繪,可能存在真實感欠缺的問題。或者說,所謂你們要的人格真實感,他們已經在之前的作品中展露過了。這不是此處的主題。

《Everything Is Love》代表著二人的神格與人格的最終完整交融。這是由全世界兩位最優秀的黑人藝術家用音樂書寫的黑人希臘神話。他們如神一般行走,如神一般睥睨眾生。在聆聽的仰望之中,聽眾也分享了他們的榮光。

4. Oneohtrix Point Never - Age Of

上半年,在音樂上最具想像力的唱片之一。你可以聽到如Arca一般的太空無意識探索,可以聽到Bjork般的隨機原生態情感,可以聽到Frank Ocean般的細膩纏綿情愫,甚至可以聽到洋溢著高貴與秩序美的巴洛克氣息。但它們都被打散在飄忽的思緒里,成了感性的粉末。聆聽這張專輯宛如在音樂人腦中經歷著一場奇幻綺麗的探險,他的感觸揉成片段襲來,卻無意間讓人沒入一個極為深沉的意識領域,與他成為後現代的共謀。

功利點說,這甚至是一張能夠迅速打開音樂視野的專輯。儘管路子略野。

3. Pusha T - DAYTONA

Diss了Drake,用了Whitney浴室的封面,這些都不是這張專輯的重點。當Kanye向著成熟版的Chance The Rapper飛去時,他把自己的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里的迷幻想像都給了Pusha T,甚至你還能在《If You Know You Know》、《Santeria》等曲目里聽到Kanye以前的作品中相似的採樣。Kanye的音樂建築思維強迫症在專輯中一覽無遺,一個個意象與採樣的堆疊都彷彿是一幅繁複繪畫上不可或缺的色彩。而Pusha T的表現也撐住了專輯中採樣與製作的分量。佳作。

2. Courtney Barnett - Tell Me How You Really Feel

Courtney Barnett是我最欣賞的新生代創作女歌手,沒有之一。如果說上一張專輯裡的她有著尖銳的詩意和現實主義的筆觸,那麼到了這一張里,她儘可能把自己敏感的觀察化成了某種喪氣的關懷。開場曲《Hopefulessness》里,低沉的吉他與她陰鬱的演唱,幽幽嘆著「No one is born to hate…Take your broken heart, turn it into art…You know its okay to have a bad day」,她不斷觀照著殘酷的現實,又不斷地與之寬慰和解,又不斷地在結尾的Garage爆炸中迸射著自己的憤怒情緒。

儘管專輯中也有像《City Looks Pretty》這樣延續上一張專輯批判城市精神的歌,但總體都更為躁鬱有力。她的成長可不僅僅體現在像《Nameless, Faceless》這樣更加純熟的編曲層次上,更體現在她一如即往的細膩與敏銳上。在我情緒瀕臨崩潰的黑暗時刻,她彷彿從更黑的角落走來,遞給我一支鎮靜劑。

或許這張專輯的另一個名字本該是「take your broken heart, turn it into art」。

1.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今年搖滾樂的扛把子,把Funk元素與Punk精神多元拼貼般融匯在專輯中,我們可以聽到他的憤怒叛逆中帶著某種Funk的推進感與俏皮氣味,妙趣橫生又有態度,幾乎就是一張經典搖滾專輯該有的樣子。

【THE END】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推薦閱讀:

淘漉歌單:有些歌和有些人一樣,日久生情(9)
你們還記得青春期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Tank嗎?
My points for Eurovision 2017
VICE 賴床簡報:NASA 用迷幻的宇宙之聲製作了一個歌單
一周歌單 | 我淋過最大的雨,是那一天你在烈日下的不回頭

TAG:歌單 | 音樂 | 歐美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