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戀愛,但我愛無能"
來自專欄天天成長研習社4 人贊了文章
"走進戀愛大門的時候是你和我,出來的時候才能成為我們"
文/陶瓷兔子(微信公號:天天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
1
同事姐姐跟我聊起自己的小表妹,一聲長嘆怒其不爭。
她表妹跟我同齡,眼看邁過25的檻就要以光速奔向30,每天跟她花樣哀嘆:好想有個男朋友。
聽的多了,她也上心起來,從公司的單身男同事,到朋友圈裡發展還不錯的老同學,到同事的妹妹的朋友,紅娘做了一次又一次,人情也欠了一大堆,可表妹倒好,折騰了一大圈,卻還是獨身一個。
每次相親都去,每個男生都見,跟幾個人曖昧過一段時間,甚至跟其中的一個,還談了小半個月的戀愛。
但,也只有小半個月而已,然後表妹就又宣告了單身,繼續微信上狂轟濫炸她:姐,給我介紹個男朋友……
她崩潰了,跑來跟我吐槽:
不是嫌A工資低就是嫌B太張揚, C多好一個金融海歸男,她說人家太死板,給她介紹了個陽光大男孩D,她又挑剔不穩重。
就那個好不容易談了小半個月的,兩人出去吃飯的時候為吃火鍋還是西餐絆了兩句嘴,你說這又是多大點事兒啊,她又說感覺不對,鬧著分了手。
我心有戚戚,懂,特別懂。
我認識蠻多女孩都這樣的,整天喊著「好想要個男朋友」,但,也就只是那麼一說而已了。
寧願刷抖音也不願跟對面的男生聊天;不願意麻煩別人,也特別不想被別人的情緒打擾;一遇到小齟齬小爭執,想的不是如何溝通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很佛系的告訴自己「隨緣吧,愛誰誰」。
會心動,但總難以持久。
想開展一段戀情,卻沒有接納他人的能力。
2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愛無能」,它指得是一個人對於深刻的,需要相互交流的情感不感興趣、或無所適從。
在「愛無能」患者的眼裡,愛情里的糾纏,妥協,互相了解都太可怕了。她們眼中的完美愛情,是《戀與製作人》里,只要花一點錢就能得到的四個大帥哥,和輕鬆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甜蜜浪漫。
他們迴避矛盾,迴避承諾,迴避更深一層的試探與接觸,像是蝸牛一樣,只願對著虛空伸出觸角,一旦碰到點什麼,就會立刻縮回來。
但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問題,更多的人,則是像同事的小表妹一樣,永遠都在尋找「更好的另一半」「更合適的那個人」。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絕大多數人認為,什麼都不用學就能愛。認為愛是個對象問題,不是能力問題。很多人覺得,愛很簡單,難的是找到自己有能力愛也會被對方愛的合適夥伴。
彷彿真的有那樣一個天造地設的靈魂伴侶,八塊腹肌顏值逆天,能讀懂你每一絲情緒,跟你品味愛好全部相同,能為你拋家舍業只為美人一笑。
想像越完美,現實越不堪,而她們把愛情不成功的原因,歸咎為「沒有遇到對的人」或者「都是我自己不夠好」。
3
我看到有的女孩覺得蠻心疼的。
她們固執的認為,沒有遇到真命天子都是自己不夠優秀,於是在職場上拚命努力,下了班也積極健身認真閱讀,專心致志的讓自己變得更好,但卻因為太專註於「我夠不夠好」的執念,反而不大會有精力去關注他人。
以至於明明有人曾被那樣的優秀吸引,卻又被優秀背後深藏的自戀推開。
網上有個這樣的段子:
女神晚上打電話讓我去她家修電腦,我去了一看,這也太簡單了嘛,十分鐘解決完,回家宵夜都沒涼呢。
評論區一片「實力單身」「注獨生」的調侃。但仔細想想,那不就是每天喊著「想要個男朋友」卻從來不願抬眼去真正看一眼對方的你嗎?
愛情從來都是互動的關係,而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它能否成功,並不取決於「你是誰」,而是「你願不願意看到對方的需要」。
這才是一段感情中最最磨人,但也最最寶貴的經歷,走進戀愛大門的時候是你和我,出來的時候才能成為我們。
愛有時靠天賦,但它首先是選擇。
4
我們不是生來就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去處理愛中的關係和矛盾的。
但很弔詭的一點往往又是,在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只能通過關係來解決,你永遠無法通過理論的修鍊,規避掉愛情中出現的一切問題。
下一次當你想要逃開的時候,不妨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 我給我的愛情設置了什麼條件?
它必須要完美無缺嗎?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嗎?我需要靠它來維持面子嗎?還是希望它能夠支撐起我生活的全部意義?
很多時候,逃避並不是因為不想要,反而是因為看得太重,才會束手束腳。
2. 我有沒有嘗試過表達真實的感受?
我們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那意味著自我暴露,意味著會被反駁,忽視乃至踐踏的可能。
明明有好感,卻故作矜持的不理不睬;希望對方送自己回家,卻嘴硬的堅持「我不需要你」。
美國作家芭芭拉·安吉麗思在《如何在愛中修行》一書中說:
如果內心的愛走不出去,別人的愛也進不來。只有學會掌控與人溝通的能力,才可以讓愛天長地久。
承認自己的需求、憤怒、恐懼可以讓別人很快知道你想要什麼,也會讓你的另一半感到被尊重、被欣賞。而每當你說「我不需要你,我不需要任何人」時,其實是在讓心牆變得越來越厚。
3. 對於處理戀愛中的麻煩,我是不願意還是不能?
很多時候,當我們搬出「愛無能」的標籤來形容自己時,我們都把它當作了擋箭牌,彷彿一旦有了這個標籤,自己所有的逃避都能有據可靠。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講,「缺乏愛的能力」並不是由於童年的創傷或者舊愛的陰影,而是在於自己每做一件事之前都想太多:
我投之以木桃,他會不會報之以瓊瑤?如果他不會那我豈不是很丟人,如果他會的話,我又要怎麼做呢?
好麻煩啊,還是算了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發現自己有這種想法時,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是無法承受這樣的麻煩,還是不願意處理這樣的麻煩,如果是前者,我需要什麼能力,如果是後者,我應該如何平衡得到和給予。
你可以給自己貼上,或者撕掉這張標籤,你可以給自己設置愛情的底線,主動權永遠在你手中。
但無論如何,別不戰而逃。
「你害怕戀愛中的什麼?」
-End-
作者:陶瓷兔子
Linked-In專欄作者,微博讀書書評人,把日子過成段子,將心事煮成故事的雞湯少女微信公號[天天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新書《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熱賣中推薦閱讀:
※比性無能更可怕的,是愛無能
※性無能事小,愛無能事大
※你不是愛無能,你只是不願將就丨ONE能音樂
※五種易患「愛無能」的男人
※你就是不該被愛,沒有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