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到底是怎麼滅亡的
5 人贊了文章
標題的圖片是我從網上找的一張李鴻章的照片,李鴻章作為晚清中興名臣,可以說為了國家(不要糾結什麼清政府,清政府就是當時的中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鞠躬盡瘁。但是晚年的他對自己的總結是,裱糊匠。一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糾結於他到底是愛國名臣,還是誤國的賊子,到底他該對甲午戰爭負多少責任,甚至於說他應不應該趁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直接把清政府廢了,成立一個聯邦政府,自己當總統。
甲午戰爭以後,李鴻章在一片罵聲中離開了直隸總督這一疆臣之首的位置,在北京當個閑職。後來他又遍訪諸國,到了德國的時候,他這個東方俾斯麥終於見到了俾斯麥本人,也參觀了德國的軍隊。有感於德國軍隊的強大,他覺得如果中國能練這樣一支軍隊,那該多好啊。李鴻章錢也花了,軍艦也買了,兵工廠也建了,怎麼就練不出這樣一支軍隊呢。
有人說是錢不夠,慈禧太后太可惡,把錢挪用了修園子,李鴻章太可惡,拿軍餉奉承慈禧。其實日本在搞明治維新的時候更窮,他們的錢哪裡來的呢。發行公債。發行公債是很多近代國家搞工業化改革的標準操作,籌集社會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戊戌變法期間也有人提議效仿諸國,發行公債。不同於其他操作,凡是來錢的東西,政府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是後來沒有成功。
有人說因為清政府是不敢讓李鴻章這樣的地方武裝做大。那麼我們看看歷朝歷代,有哪個皇帝敢讓一支地方武裝做大。中央政府削番,把地方武裝消解,讓榮祿練新軍,加強中央的軍事能力,有什麼問題?即便是現代的主流國家,也都是中央養兵,地方不養兵。
李鴻章個人認為,是北京的言官們太可惡。他們根本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洋人的軍隊,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然後就空談時政,把自己的事情都攪黃了。李鴻章對外要應付列強,回來還得堵這些人的嘴。按理來說,言官制度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非常先進的制度,朝廷的官員都要受監督,言官不畏強權,針砭時弊,揭發貪腐,為民請命,是職責所在啊。而清朝歷次的對外戰爭,基本上是沒打過仗的都是主戰派,打過仗的都是主和派。主和派當然是被言官們看不起的,因為這說明前線的官員貪圖個人生死,不能全力盡忠。按清朝的慣例,武官是要戰死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如關天培戰死,鄧世昌戰敗自殺,聶世成陣亡等,他們作為中國軍人的代表,展現了中國人的節氣。而像餘步雲,戰敗以後棄城而逃,最後則是被斬首。
而李鴻章當年是從戰場上下來的,打太平天國的時候,他的軍隊被全殲,他差一點也成了烈士。後來的李鴻章整軍備,搞洋務,為大清竭心儘力,你說他不忠,也談不上。
問題出在哪裡呢?清朝擁有當時的世界第一規模的陸軍,但是在戰時卻經常兵員見肘,無兵可調,為什麼?這跟清朝的體制有關係。清朝的軍隊負責兩個事情,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中國是一個幅員廣闊的大國,軍隊要維穩,要彈壓百姓,負擔部分相當於現在警察的職責。而且長期以來,這個職責是主要職責。我們說清軍很爛,但是這個職責在近代以前乾的不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道光皇帝還平定了張格爾叛亂,上面提到的餘步雲將張格爾擒獲,押送回北京斬首。而更多的地方則是一兩百年沒打過大規模的戰爭了,算是比較平穩,雖然農民起義不斷,都是局部的,對中央政府沒有什麼威脅。即便是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照樣被絞殺。第二的功能才是對外,維護國家主權,抗擊列強侵略。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曾國藩接到勤王的聖旨,他的判斷是,北邊的戰事只是次要的,短促的,很快就能解決,太平天國才是真正的威脅。於是他接到聖旨以後,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北上,果然沒多長時間北邊的問題解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的軍隊就要分兵把守,每一個省份都有軍隊,牽扯了清軍大部分的精力,那麼能用來對外的力量就捉襟見肘了。而且清朝明白,列強來中國,並沒有要推翻清政府統治的決心。而如果內部出了問題,就真可能丟掉政權。內部問題永遠是核心問題。
為什麼清朝政府要設計這樣一個體制呢,跟思想有關係。中國古代的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請注意不是階級社會,我們當然不能否認階級的存在,但是中國古代社會沒有階級對立,即使是處於社會下層的農民,也是普遍支持這個體制的,所以那些農民領袖們一旦掌握了權力,就要仿照他們要打倒的那些人來設計體制。恩格斯所說的階級,指的是按血統區分階級,你努力賺錢,努力讀書,比那些老貴族們實力強,但是你進不了他們的圈子。因為他們的祖上是貴族,而你只是一個有錢有能力的低等人。這就是教科書里講的新貴族要搞資產階級運動的原因。而中國古代平民百姓都可以通過讀書成為人上人,可以通過辛苦勞動、省吃儉用、經商所得購買土地,成為地主。整個社會的向上的流動性是暢通的,也就不存在階級對立。農民運動的本質不是推翻體制,而是推翻處於體制上流的人。錢穆總結中國古代為,有流品,無階級。),皇帝處於最高的地位,其次是各級官員,地主,富商等,下層就是農民,工匠等。這跟中國古代的士農工商的思想是一致的,整個社會都認同這個價值觀念。體現在法律上,民告官,不管小民多麼冤枉,先挨三十大板,再說事情。一般三十大板下來,人非死即殘。所以小老百姓除了極端情況,不會去告官。如果實在惹了民怨,都是當地的紳縉等組織起大家,找個比如說寡婦的兒子,讓他去喊冤,挨三十大板,大家集資給他治病,死了給他家一筆撫恤金。不同身份的人禮儀不一樣。同等級的人禮儀要對等,比如我給你磕頭,你也得給我磕頭。身份高的見了身份低的就不必如此。古代二品官以上,老婆才能叫夫人,三品官的老婆才能叫太太。只要是有功名的人,吃宴席必須要跟普通百姓分開,體現尊貴。直到現在,宴席上老師都是跟有錢的,有頭有臉的坐在一塊,因為他們是國家承認的讀書人。
在這樣的思想和體制之下,就有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軍隊作為維護統治者的暴力機關,當然要彈壓被統治者,軍隊的主要敵人,那些不安分的農民遍布全國,所以就要在各地分兵把守,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了。在這樣一個體制之下,李鴻章又怎麼能籌到足夠的錢,又怎麼能得到他的統治者的足夠信任,又怎麼能組織起統一戰線,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呢?
西方國家的軍隊就沒有這樣的包袱,原因在於近代的西方國家平權思想廣泛傳播,打破階級限制,打破等級限制,在一個國家內,憲法之下人人平等,包括政府官員。在這樣的思想體制之下,每一個公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都是統治者,軍隊要保衛國家的統治者,就要保衛國家的每一個人。反過來說,統治者要支持軍隊,那麼所有人都有義務擁軍。那麼在國家內部,軍隊就不需要去分兵把守,彈壓百姓了,你怎麼能去彈壓你要保護的人呢。當各地出現騷亂的時候,去平息事情的不是軍隊,而是警察。軍隊逐漸的演變為國家化。尤其是到了現代,軍隊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老百姓要遊行抗議,軍隊想去鎮壓的話絕對是非常輕鬆的事情,但是現代的主流國家沒有這麼乾的,像民國時期,學生等大遊行,軍隊去了就是維持秩序,是不能對老百姓開槍的,你開槍了,政府的合法性就消失了。同樣的,當全民都支持軍隊的時候,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大大提升。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漸發展的過程。但是總歸是比清朝進步了一大塊。
我們上學的時候老講思想,但是講的很虛,看不懂講了什麼。在平權思想之下,是可以附加很多東西的。比如說錢的問題。在現代國家,發行公債集資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清政府沒法做到。公債是一種契約,是政府向老百姓借錢,在契約上,政府和老百姓是平等的。當政府沒有信用的時候,就籌不到錢,比如北洋政府時期,上海的銀行家們就不買北洋政府的公債,北洋政府讓上海的銀行家們去北京開會,他們不去,最後發行失敗。當政府有公信力的時候,發行公債老百姓才會買,政府就可以籌到錢,而且要用在正確的地方,否則會再次喪失公信力。而以清政府的做派,作為統治者,地位與被統治者是不平等的,當然也就不存在契約,老百姓是沒有議價的權力的。即使約定好了,清政府可以隨意毀約。比如康熙寫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實際上以後因為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經常不時的徵收。李鴻章為了打太平天國,不需要跟老百姓商量就可以征厘金稅,搞的老百姓怨聲載道。盛宣懷下一個行政命令,就可以讓漢陽鋼鐵廠壟斷全國的鐵路的鋼材。甚至搞鐵路國有化,強行按6折的價格買老百姓手裡的鐵路股票,其餘4成說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結果導致了保路運動的爆發,最終葬送了清王朝,他也被人罵成是誤國首惡。那麼當清政府發行公債的時候,老百姓哪裡敢買。
李鴻章搞洋務運動,發展軍備,當然是真心想抵禦外辱。軍隊要維護統治者利益,那麼淮軍作為私人武裝,當然是要維護李鴻章的利益,綠營當然要維護皇帝的利益,那麼在清王朝以前的思想和體制之下,李鴻章無論再怎麼衷心護主,皇帝都是不會放心的,難保底下人不會來一個黃袍加身啊。在平權觀念之下,軍隊保護的是全體的國民,在國家內部,也就不存在誰推翻誰的問題了,自然就可以一心抵禦外辱。
那些言官們,難道他們就是什麼奸佞之臣嗎,他們作為十年寒窗,一朝中榜的飽學之士,雖然有自己的利益算計,但是對清王朝的忠誠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批評李鴻章,千方百計的阻撓李鴻章搞洋務,實在是要維護中國兩千年以來的傳統思想和體制啊。即使是一些比較開明的人物,對新思想新體制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在戊戌變法期間,各地官員爭言變法,有的人提到議員,在他們的理解中,議員就是皇帝挑選精明能幹之人,輔佐皇帝參政議政,這其實跟軍機處又有什麼區別呢。他們沒有看清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即使看到了,也完全不明所以。在李鴻章眼裡,也就成了一幫掉書袋的人物,對國家的發展沒有什麼裨益。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清朝 (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有實力滅亡清朝使其成為自己在遠東最大的一塊殖民地嗎?
※崇禎死後皇叔監國,派活秦檜出使清朝割地,在城樓上做無恥舉動
※清朝歷史上的六大親王,多爾袞等六個親王都是本朝的頂樑柱
※她是清朝唯一生過皇帝的原配皇后,卻只做了一年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