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以柔軟的目光看到他人的柔軟處——記一次奉粥體驗

學習以柔軟的目光看到他人的柔軟處——記一次奉粥體驗

來自專欄習得幸福,幸福是可以學來的4 人贊了文章

最近陸續參加了幾次某慈善基金會組織的奉粥活動,就是早晨,在路邊把一杯杯煮好的粥恭恭敬敬地奉給路人。粥是志願者早起熬好的,香濃無比,比家裡熬的好多了,有時兒子也跟我去奉粥,就是念著奉完粥之後自己也可以吃上一杯。路人是形形色色的,有的人需要粥,有的人不需要。

年前去的那次,思鄉的人們已經歸心似箭,但在奉粥點仍然有很多志願者。有的志願者是奉完早晨的粥當天就要趕回老家,有新來的志願者一招一式地模仿如何躬身、如何奉前,有年長的、身體抱恙的志願者仍然堅持奉粥,也知道了這個奉粥點風雨無阻的領頭人也是路過的接粥人,粥還沒喝完,就繫上圍裙加入了奉粥的隊伍......

一人群的氣氛是很能影響人的,走進奉粥點,在溫和、友愛的氛圍中,我每次也會變得沉靜。這天有兩個體會,寫下來與大家分享,也是鞏固我自己的記憶。

一是,在參加了幾次奉粥之後,我已經沒有了被忽視、被拒絕時的尷尬。在一鞠躬一遞手之刻,我們誠誠心心地把自己的心意奉了上去,對方接了固然是兩相歡喜。對方不接,不再生挫敗心,也不再生埋怨心了。不接粥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可能剛剛吃過早餐,有的人可能行色匆匆,也有的人可能還存有疑慮,無論怎樣,都接納他。尊重他人拒絕善意的權力,才是真正的尊重。能夠完完全全尊重他人的選擇,是真正的仁愛。

第二件是個細節,當我們幾個志願者站在人行路邊等待需要粥的路人時,一輛大巴停在車行道上,司機從高高的駕駛室里探出頭來沖我們喊:「喂!喂!」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有點不舒服——怎麼感覺不太尊重我們呢?但與這個「不舒服」幾乎同時出現的是被需要的喜悅,我立刻跑上去,仍然像往常一樣笑著,雙手高高舉起,奉上熱乎乎的香粥。在近前,我看到這位司機是一位粗獷的中年人,臉上掛著害羞的笑容。看到他的笑容,我立刻明白了,用「喂」呼喊我們也許只是他不知道怎麼稱呼我們,也許在他的語言環境里,他就是那樣稱呼他的兄弟的,而他的內心是能感念我們的善意的。一個人的社交技巧和他內心的情感有時候是不一致的。我心裡那一點點不舒服立刻煙消雲散了,代之以寧靜、柔和。這杯粥是我今天奉出去的最開心的一杯,從這杯粥里我學會了越過人們堅硬的外殼,看到他們內心的柔軟之處,當我能夠看到他人的柔軟,我自己的目光和內心也隨之柔軟了。

去奉粥,既會從相熟的志願者那裡獲得親人的溫暖,也會從新識的志願者那裡學來新的善行,更會從形形色色的路人那裡鍛煉自己的心性、品行。

當然,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仍然會有不耐煩、不寬容的時候,但每一次奉粥,都讓我的內心柔和、堅定一點點。

一天二十四小時,正面情緒占的時間越來越多,負面思維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推薦閱讀:

五種方式軟處理孩子逆反心理!效果超贊
西部世界之代碼的覺醒
從《滾蛋吧腫瘤君》談抗癌心理調節
心理疲勞不容忽視
《自戀時代》—應該反思的現代人

TAG:心理 | 幸福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