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超人總動員2 The Incredibles 2」?
原文:
超人總動員2 The Incredibles 2?movie.douban.com相關討論:
如何理解《超人總動員 2》中反派「屏霸」的價值觀??www.zhihu.com
看到很多和上一部的聯動:
1.兄妹倆父親的朋友「電光眼」,已經在第一部中喪命孤島。男主在報紙上看到過他失蹤的消息,後來還在島上見到了他的遺骸。
2.莫衣娜說小傑喜歡莫扎特的音樂,這是因為第一部里保姆給小傑聽過莫扎特。
3.托尼被審問並消除記憶那段,和第一部保姆被審問(花絮非正片片段)是一樣的。
4.只剩下一群長相奇形怪狀的超人,因為那些高顏值偶像在第一部里都死了……
5.小倩在第一部前期用頭髮遮著臉,後來經過歷練,髮型變了,人也變得開朗自信。而第二部那個綠頭髮的穿越俠仍是遮臉髮型,性格也內向羞澀,說明她還處在稚嫩階段,一對一也打不過小倩。
6.小倩和小飛經過第一部的鍛煉,已經成為能獨當一面的超人了。只有他們的父母仍然覺得他們是小孩。
這兩部電影的劇情,現實中也在上演著:
1.利用美女來進行公關行動,以此洗白一個群體,這在現實中很常見。溫斯頓兄妹選擇首推女主就是這個原因。
2.兩部反派都是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試圖用科技來消滅、限制天生具有超能力的超人群體,最後都慘遭失敗。這影射了什麼,也很容易能看出來。
大反派的思想相當深刻,我其實特別希望他獲勝,但畢竟是商業電影,也不強求了。
鮑德里亞曾經提出「擬像」這一概念,他說:
擬象和模擬的東西因為大規模地類型化而取代了真實和原初的東西,世界因而變得擬象化了。
主角團的金主對他們說:公眾看不到你們在壓力下做出的艱難決定,他們只能看到你們和被造成的破壞,所以你們必須把自己的英雄行為錄下來給他們看,他們才能認識到英雄的偉大。
公關行動的本質就是扭轉「超人」這一擬像的內涵,讓人們接觸到這一概念時首先聯想到超人的正面效果。而具體做法則是通過把超人偶像化,出售超人的冒險體驗來做到的。
反派一語道破了超人們的行為:
你們(公眾)不會說話,所以看脫口秀;你們不會生活,所以看真人秀。
公眾是軟弱而自私的,所以他們希望、他們渴求有一個能夠拯救他們於危難之中而分文不取的英雄。但這個英雄是否真的存在並不重要,因為真正遭遇惡性犯罪的人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只想要一個超級英雄的擬像,他會在你想像的某種未來可能遇到的危急情況中拯救你。主角金主的公關策略正是看清了這一點而制定了,因而也成效顯著。
但是這樣的公關就沒有惡果么?當然不是,想想主角金主的父母是怎麼死的?他們正是因為盲信超級英雄的力量,缺乏自保意識才喪生歹徒手中。真正的犯罪受害者應該是最痛恨超級英雄的,說到底超級英雄只是治安狀況惡劣的遮羞布,是用偶然的自發行為代替普遍的公共執法。超能先生還得收聽警方電台才能知曉犯罪,你能指望這群人的效率高到哪去。
PS:我懷疑主角金主是在影射川普,「讓超能力再次合法!」這句台詞太明顯了。
《超人總動員2》是我迄今看過的續集電影里,真正是從第一部結尾那一刻開始拍起的,這個「續集」可以說是續得無縫銜接了。彷彿是一部超長的電影,只是導演將之一分為二,後半部分直到14年後才展現在大家面前而已。
對第一部的粉絲來說,這真是一個親切到令人感慨的做法。電影僅僅開場五分鐘,我的回憶就像成串的珍珠,被一環接一環地從記憶的沙灘上拉起,讓我自己也感到驚訝:原來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仍然能記得那些細節,它們沒有被遺落,只是蒙塵了而已。
這就是經典的生命力。
對電影里的鮑勃一家人來說,時間只是剛過了一瞬間,而對銀幕外的我們而言,這「一瞬間」已經讓懵懂的小學生成為了在職場摸爬滾打的社會人。相應地,這部續作在思想內核上也是四面出擊,大大深化,甚至已經變得不那麼「老少咸宜」了,電影試圖傳遞的一些思想顯然不是涉世未深的兒童所能理解的了。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該片有部分強閃光畫面,有光過敏和光敏癲癇病症者和12歲以下兒童極有可能造成不適,請謹慎選擇觀看。
——————防劇透分割線——————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超2》是一部優秀的續作。這種優秀不僅體現在技術上的進步,更在於電影試圖探討嚴肅問題的野心。
一、
故事開始的導火線緊承第一部結局,又一個企圖破壞城市安寧的反派出現,鮑勃一家在第一部已經解決了「是否應該讓子女上戰場」的問題,一家人決定共同打擊罪惡。雖然小家庭的內部矛盾已經解決,但鮑勃和荷麗顯然還未能說服這個社會做好準備重新接納超級英雄,以及由他們的行動帶來的損失。最終危機不但沒有解決,還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這條導火線即如今超英作品探討較多的「義警問題」。一些作品對超級英雄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認為超級英雄樸素的正義感不能也不應取代法律程序,除暴安良是警察基於合法程序下的職責,而不是一般民眾自發的越俎代庖,否則將引發社會秩序的混亂。在英語語境里,vigilante(義警)更是一個偏貶義的詞,《蝙蝠俠》和《美國隊長3》里,公眾對超級英雄的指責之一都是「be vigilante」。
有人認為這純粹是公眾對超級英雄忘恩負義的表現,這顯然是有上帝視角的嫌疑。社會事實上永遠處在體制與非體制鬥爭的動態平衡中。完全的體制化將導致社會的僵死呆板,非體制的超級英雄是對體制力量觸不到的死角進行補足,但個體的道德觀無法取代整個社會的主流民意,甚至無法取代另一個個體的自由意志。在第一部中,鮑勃失去民心的起點就是違反對方意願,強行救下了一個自殺的人,導致其重度殘疾。影片用一種歡樂的黑色幽默掩蓋了內里的沉重。
超級英雄也只是個體,他們的道德觀也可能千奇百怪,倘若完全遵循自身道德的指引去行俠仗義,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社會的「共識」,造成社會秩序的動蕩不安,譬如漫威電視劇《夜魔俠》,夜魔俠和懲罰者的道德觀就不完全一致,雖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除暴安良,但懲罰者顯然更加激進,對犯罪分子格殺勿論。這些「義警」之間又可能彼此齟齬,最終極大可能是由這些「義警」中最激進者完成最強力的獨裁,DC的《不義聯盟》里,不義超的誕生多少反映出了這一點。
此外,超級英雄在行俠仗義中出現的損失,也因其非體制的身份而難以用法律的手段進行釐清,這就容易出現「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情況。援引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美國警察的執法許可權很大,在判斷有威脅的情況下有權開槍擊斃嫌疑人,因此即使社會有再多不滿,也無法追究其責任。而若是超級英雄這麼做,被擊斃者的親屬好友完全有權起訴他,超級英雄將面臨道德與法律撕裂的風險。有人曾如此評論過《復仇者聯盟》的紐約大戰:「儘管是由於外星人的入侵導致損失,超級英雄只是自衛反擊,但始終要有人負起這個損失的責任,不管是誰。」
因此,「義警問題」已然成為當下許多超級英雄作品設想「倘若超級英雄真的存在,社會將如何反饋」的經典話題。
二、
在這次失敗的行俠仗義後,公眾對超級英雄的不滿爆發了,並通過了「超級英雄職業非法化」的法律。鮑勃一家失去了所有資助,房子被毀,只能搬到汽車旅館裡,且隨時有流落街頭之虞。
關於這個法律,鮑勃和荷麗在飯桌上爆發了激烈的爭論。鮑勃認為這個法律是在打擊有俠義之心的人的熱情,是惡法,因而不應遵守,甚而應該廢除它。而荷麗雖然也不贊成這個法律,但她更反對丈夫故意去觸犯,她指出:「法律就是為了讓人遵守而存在的」「能修改法律的只有法律」。
這是我整部電影里非常喜歡的一個場景:在看似溫馨平和的飯桌上,探討的卻是一個現實而沉重的話題。所謂的「法治精神」就是在這些輕鬆娛樂的作品中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了觀眾。
這個爭論其實牽涉到了法律界一個經久不衰的爭議,即「惡法是否為法?」持「惡法非法」觀點者認為,一條顯然是錯誤的法律就不應遵守,法律的本質就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而存在,倘若做不到這一點,公民自然也無義務遵守。而持「惡法亦法」觀點者認為,即便是惡法,倘若是經由既定程序(特別是根據公眾的意願)制定出台的,那就具有法律的威嚴與效力,要修改乃至廢除它也應由同樣的程序進行,在此之前公民都應遵守,這樣才能體現法律的嚴肅性。
這一爭論本質上是探討道德與法律有無必然聯繫,在邏輯上它恰好對「義警問題」進行了順延。超級英雄實際上是用非法的手段來做法律顧及不到但卻合乎道義的事情。鮑勃是「結果正義」者,認為只要解決了危險,給公眾帶來福祉,超級英雄的存在就是合理合法的(此處的法大約可理解為自然法);而荷麗則是「程序正義」者,認為既然公眾從法律的層面否認了超級英雄存在的必要性,那他們無論做了多少件好事,本質上依然是違法的。
這個話題要是爭論起來,三日三夜也未必能討論出結果,而且也不是電影要關注的重點,因此這場小爭論最終以鮑勃的插科打諢宣告結束。
三、
諷刺的是,雖然荷麗持的觀點是「惡法亦法」,但當能糾正公眾意見、修改法律,但卻是違法的機會出現時,她並沒有猶豫多久就同意了,鮑勃為此還表達了不滿。
熱愛超級英雄的傳媒大亨迪沃兄妹對荷麗表示,公眾對超級英雄的不滿很大程度源於他們對超級英雄的犧牲並不了解,換句話說,迪沃兄妹的觀點正與許多觀眾的意見不謀而合:公眾缺乏上帝視角,他們只能看到媒體所展示的損失,從而被有預謀地牽引出憤怒。因此,觀眾有理由思考:在善於操縱民意的媒體下,我們該如何保持理智和公正?
迪沃兄妹給出的解決方法頗有中國的錄像執法的風範,他們讓荷麗在行俠仗義時佩戴錄像儀,如實記錄下過程的危險,爭取民眾的同情與支持。
這就是如今發達的媒體下結出的怪異果實。我們本以為多樣的傳媒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實,卻沒想到只是讓我們的眼睛局限在了小小的屏幕上,像《大護法》里那些晚上接受洗腦的花生人一樣,任由媒體擺弄我們的大腦和觀點。一張完整的照片或者一個完整的視頻,我們也許只能看到其中一半,然後得出自以為公正的結論,於是在各種各樣的義憤填膺中疲於奔命。
在信息的洪流里,真正的受害者有時甚至要用自殘的方式才能自證清白。
這個情節特別使我聯想到了最近上海發生的「教科書級執法」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教科書級執法」? 交警最後提醒圍觀拍攝的群眾:「你可以發視頻,但要完整地發,不要斷章取義。」正因為這個完整的視頻,交警的做法博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有時,真相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一切的粉飾在它面前都無所遁形。但同時,真相又是最脆弱的寶物,誰都能在它身上取走一小部分,把它推向面目全非。我們的所有努力和奮鬥,僅僅是為了保住真相的那一點可貴的鋒芒,不要讓它蒙塵而已。
四、
在荷麗接受了迪沃兄妹的建議後,鮑勃一家的生活似乎終於能步入正軌了。但這次稍有不同,不再是鮑勃在外頭衝鋒陷陣,荷麗在家照顧孩子,而是掉了個個兒,變成了「女主外,男主內」。由此,電影探討的第四個問題登場:性別分工。
近十幾年來,平權運動(或曰女權運動)席捲歐美。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刻板印象正受到越來越猛烈的衝擊。儘管導演布拉德·伯德表示,這個情節設置並不是要刻意迎合平權運動,但若說沒有受到現實影響也是不可能的。有趣的是,這樣的情節設置正好使《超2》和《超1》形成了對稱結構,甚至連故事的轉折點也是在拜訪了衣夫人之後(《超1》是荷麗拜訪衣夫人,《超2》則是鮑勃)。這多少也讓老粉絲會心一笑。
值得稱讚的是,電影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沒有陷入簡單的「捧一踩一」中,並沒有通過嘲諷鮑勃(男性)在家庭事務中的手足無措,來誇讚荷麗(女性)的偉大。電影始終是用一種溫柔而理解的筆觸描繪鮑勃為家庭的付出。鮑勃當然也羨慕(甚至是有點妒忌)妻子能在外面重操他熱愛的英雄事業,但他始終給妻子足夠的空間和支持,尊重妻子的想法和決定,在妻子外出時努力維持好孩子的生活起居。
在電影進行到這一部分時,我一度很擔心鮑勃會被這種妒忌情緒淹沒,從而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為。但鮑勃只是嘴上抱怨著,依舊努力地操持著家務。他會半夜起床惡補小飛的數學功課,會努力地試圖了解小倩青春期敏感多變的小心思,費心為她和喜歡的男孩托尼牽線,對麻煩多多的小傑,他並沒有生氣,反而為小傑展現出的無限潛能感到由衷喜悅。儘管這些努力並非總是成功,甚至折磨得他一臉疲憊,但他仍然贏得了小倩的理解和關心。這時的鮑勃,甚至比他拯救世界時還要使人有安全感。他是真正的Mr. Incredible。
所以,性別並不能限制我們應該做什麼或不應該做什麼。家務事和拯救世界一樣,都是一種職業,都需要學習。在此,還是用衣夫人的話總結吧:
「做一個好爸爸也是拯救世界。前提是,做得好。」
五、
來聊聊這部電影的反派吧。
「屏霸」,善於用屏幕的閃光畫面對人們進行催眠。
其實,與其說「屏霸」是反派,不如說她是對現代傳媒的一種巧妙譏諷。她能用特定的畫面使人陷入催眠,挪不動步,只能呆若木雞地盯著閃動的畫面。這不是像極了沉浸在電視或電腦前的你我么?
「屏霸」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我甚至不太願意稱其為反派。她並沒有毀滅世界的打算,而只是要沉溺於被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民眾覺醒,真正拿出勇氣,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在荷麗追蹤她的過程中,她對公眾的一大段指責可以說是發人深省,限於記憶,只列其中幾句,可能會有疏漏處:
「你們只曉得把自己的安危交給與你們非親非故的超級英雄,卻躲在屏幕後面不願意自己為自己的安危負責。任由媒體操縱你們的意見,怯懦地把責任推給超級英雄……」
講真,要不是「屏霸」的定位,我真以為她是超級英雄權益的爭取者了。
在我看來,「屏霸」的作為甚至有點像萊克斯·盧瑟。他們都對超級英雄抱著警惕和懷疑,認為人類把自己的安危交給某個能力超群的英雄,是極度的愚蠢,也是對自身責任的放棄,於是他們都試圖通過證明超級英雄的危險,把超級英雄拉下神壇,從而戳破公眾的幻夢。本質上,「屏霸」是有著更高尚的理想的,她是希望人人都能起來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只會傻乎乎地等待超級英雄的救援。這是一種對人類的深刻而不易發覺的信心。比起超級英雄式的價值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屏霸」追求的是「能力無分大小,人人皆是英雄」。
可以說,直到電影結尾,「屏霸」也只是在形式上被打敗了而已,荷麗自始至終都無法正面回擊她的思想。她在被抓進警車前對荷麗說道:「雖然我失敗了,但你無法否認我說的話是正確的。」
可惜的是,這個頗有特色和深度的「反派」,受限於合家歡的劇情,最終只是蜻蜓點水,匆匆被抓了事,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聊完了優點,我們再說說不足之處。
雖然《超2》的劇情爽脆,但它有兩個致命的弱點,削減了其光芒。
一是續集與上一部相隔的時間太長了。如很多人所指出的那樣,這14年可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以漫威為代表的超級英雄電影異軍突起。老粉絲自然知道,作為前漫威時代的超級英雄電影,還是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是有極強的首創意義的,裡面提及的超級英雄合法性問題,超級英雄在家庭與事業的平衡問題,乃至是從家庭角度描繪超級英雄,都是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少有觸及的,讓這些原本似乎只是披著披風戴著假面的幻想人物從雲端回到了地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真實感。
但從08年的鋼鐵俠開始,超英電影變著法子對觀眾狂轟濫炸,甚至隱約使觀眾有了審美疲勞。無論是英雄多樣的超能力也好,還是超英電影所能探討的命題也好,都被這些電影挖掘得七七八八了。當年讓人興奮的創意如今已變得平淡無奇。《超2》談論的大部分話題,在其他超英電影里都能找到痕迹。在漫威電影浸淫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觀眾,並不會覺得《超2》有太多特別之處。
二是缺少統一的思想主旨。第一部的主題非常明確,儘管披著超級英雄的外衣,實質上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男人的「中年危機」。鮑勃和他的家人自始至終都是為了要在新的生活里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危機的解決是伴隨著鮑勃和荷麗對家庭生活的再平衡。
但到了第二部,導演要探討的東西就多了很多。從故事的引線來看,應該是超級英雄是否合法以及應該如何合法;而在實現合法的過程里,又變成了大眾傳媒對公眾的誘導性和對性別分工的討論,鮑勃照顧孩子們的過程中還揉進了小倩的青春期煩惱;到了「屏霸」出現時,交鋒的焦點又變為超級英雄的權責問題,最後的落腳點又倉促回到了美式價值觀的「家庭至上」,使前面探討的幾個話題一下子變得七零八落,不成體系。觀眾似乎被灌輸了大量的價值觀探討,但這些探討彼此聯繫不強,似乎什麼都說了一點,又似乎什麼都沒說透,使觀眾在享受了畫面之後,是帶著混亂的思緒離開影院的。這可以說是導演野心太大,有點兜不住了。
單純享受爆米花的觀眾會嫌說教太多,而有心要思考的觀眾又會感到千頭萬緒,不知從何想起。甚至讓我這個寫影評的也要先列出一堆要點,才能慢慢將電影要表達的東西捋清楚。這算是這部電影美中不足的地方吧。但是作為04年第一次感受到這個神奇家庭帶來的歡樂的老觀眾,我願意認可主創們的誠意,認可這份時隔14年姍姍來遲的情懷大餐。也誠意推薦閱讀這篇影評的你到電影院親自感受這份歡樂和感動。
《超人總動員2》:8/10
我覺得BOSS說的是對的:從來就沒什麼救世主。
PS:
尼萌太過分了,整隻雞腿丟垃圾桶,還毆打清理垃圾的浣熊君,求小浣熊的心理陰影面積 。
當然,敢於正面單挑歐米咖級變種人,浣熊君你可以的,光榮晉陞為銀護隊長,沒毛病。
補圖:
一隻雞腿引發的慘案
整部片子最有教育意義的反而是那個看起來傻乎乎的科技公司老總,我以為一開始他只是沖著超人這個噱頭賺錢,但是結尾的時候他居然選擇留在船上去協助那些被催眠的外交官和超級英雄,最後我才明白他崇拜可能並不是超級英雄的強大他崇拜的是超級英雄們那顆無所畏懼的心。他並不是他妹妹口中那些等著超級英雄來解救的弱小的普通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至少還需1年能完成?
※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TAG:電影 | 動畫 | 皮克斯PixarAnimationStudios | 超人總動員2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