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潮式驢-汕頭旅遊民俗文化「八月拜月」

潮式驢-汕頭旅遊民俗文化「八月拜月」

拜月的習俗很早就在我國流行。但古人祭把月亮的時間是在正月期日,而並不是在拜月的習俗很及平前就新有了慣月的成分, 這從「脈月」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到了唐代,中秋。漢代以後,雙代以葯定俗成在人月十五夜進行。北末以後,八月十五正式定名為中秋節。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由婦女和小孩進行, 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社」的俗語。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 民間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

里的大埕祭拜。

晚飯過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柑、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等糕點奉獻給月娘。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柑紮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直接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方便直接購買, 傳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潮汕拜月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有首歌謠唱道: 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於是婦人托月寄意,事

為情切,年團圓,有歌謠唱道: 年團圓。」潮汕是個僑鄉,「八月十五中秋夜, 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來看月,坐看明為物。,蘄得寒蛋啼叫聲,凄凄修修得人驚。不知我君在何處,欲托明月傳無聲。」孩子們在供桌上擺放新文具和新本子, 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拜月後,家人閑笑庭前,吃糕餅,喝工夫茶,賞月談天,心曠神怡。此時,大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相傳,月亮上隱隱約約的影子是位樵夫在砍一棵桂樹。樵夫名叫吳剛,他醉心於仙道,卻不肯專心學習,激怒了天帝,將其囚禁在月宮,命他每日砍伐桂樹。

世人誰能得到吳剛砍樹掉卜來的桂枝,誰就能長生不老。於是,常見有些天真的孩子中秋夜到處亂跑尋覓,希望能撿到從天上掉下來的桂枝。中秋之夜,年輕人更增遊興,月下泛舟,唱歌作樂,涼風拂面,飄飄欲仙。


推薦閱讀:

生肖 與 民俗(四)
萬那杜民俗一瞥
佳節味濃 民俗夢長
春節,為什麼?對於春節民俗意義的追尋
甘肅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民俗風情之金川區民間喪葬禮俗【圖文】

TAG: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