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有必要嗎?
1 人贊了文章
。最近在聽喜馬拉雅裡面一檔節目,曹啟泰主講的《捨得智慧講堂》,今天這期節目叫做「儀式感」。他分享了一個故事,講他記憶里對母親的印象就是每天早上都會捯飭得飄飄亮亮,帶著他們小孩出去吃早餐,父親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焗油頭,然後坐在家裡客廳上班,從頭到尾不見任何人。他說這是一種對生活,對生命,對日子的尊重。
什麼叫做儀式感 ? 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它使得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的不同。對於中國人而言,春節大概就是最具儀式感的一個節日吧,它讓我們所謂的空間在不同時間摺疊-伸展-摺疊-伸展。
我以前是一個不太有儀式感的人,總覺得如果結果都一樣,何必把時間花在一些外在的形式上呢?今年,我刻意在一些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調整,突然發現,生活的確發生了改變。
吃可以有儀式感:
法國之所以成為浪漫之都,與他們對待吃的態度密切相關。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你隨處可見打扮得優雅精緻的女人,溫柔從容的吃著早餐。與時間賽跑的中國人,恐怕很難有這種心境去享受。然而,我們至少可以做到一點,換個雅緻的桌墊,選擇一些有創意的餐盤,哪怕餐盤裡擺放的是稀飯,饅頭,也可以讓自己瞬間產生一種對於生活的儀式感,慢慢享受早餐的過程。
鍛煉可以有儀式感:
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換上一套質地優良的運動服後,皮膚接觸到身體那一瞬間,人會立馬產生一種舒適感。 選擇合適的空間,鋪上一塊圓形或者方形,圖案靚麗的地墊,身體會分泌一種巴多胺,愉悅的情緒會讓我們更加有力量的去將運動進行到底。一日承接一日,鍛煉就這樣靠著這個儀式感得以堅持了。
喝可以有儀式:
中國的茶道是最具儀式感的一種方式。在家中,擺放一套木質或者透明的茶具,身體感到疲憊時,就可以席地而坐,一方小毛巾,一把老鐵壺,一枚茶漏,精緻乾淨。 沏一壺龍井或者普洱,在聞,品,賞,悅中,獲得的是精神的滿足和平靜。
思念可以有儀式感
中元節那天,一個人在家,布置了一些小的燈泡,圍成一個心形,房間里擺放了一些蠟燭,藍牙音箱里傳出來的是大悲咒的音樂。在儀式感強烈的氛圍下,你才會發現自己內心徹骨的思念,就藏在你身體的最深處。電影《尋夢環遊記》里死去的亡親也害怕我們將她遺忘,有了儀式感,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生死的距離,思念永遠不會忘記。
曹啟泰說,創造儀式感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它不是表演,它只是屬於你自己的儀式感。所以好好對待我們自己的儀式感,每天穿好,把自己準備好,準備迎接每一個當下。它會讓我們生活得更有趣,更有熱情。
推薦閱讀:
※儀式感讓感情升溫
※情人節的意義,不止是一束玫瑰花
※儀式感這件小事,真的可以讓你的愛情變精緻
※法國女人的生活儀式感
TAG:儀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