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平方:暴漲和消失的老鼠群體

死亡平方:暴漲和消失的老鼠群體

來自專欄教育社會學筆記1 人贊了文章

John.B. Calhoun : Death Squared: the explosive growth and demise of a mouse population. Published 1973 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最近剛看了這篇文章蠻有意思的,文章的影響巨大直接引起了空間社會學的興起。下面大致介紹一下文章內容:

作者為老鼠創造了一個烏托邦的社會,食物足夠,沒有天敵,溫度適宜,但空間有限且不能移民。(註:實驗對象是挪威鼠,採取「一夫一妻制度」)

作者想研究在這樣環境下老鼠數量和行為的變化

結果如下圖所示 老鼠數量初期暴增,數量級增長,之後逐漸下降,最後滅亡,老鼠壽命增加,小老鼠死亡率降低。老鼠的行為變化特別有趣:在d 階段沒有取得統治地位的雄性老鼠,性活躍降低,逐漸聚集到廣場中央(遠離食物),也不與其他老鼠進行交流, 變成佛系老鼠, 站著等死,作者稱為「first death」精神死亡,這些老鼠的伴侶也被其他雌性老鼠排斥。 雌性老鼠生育力下降,有些甚至喪失生育力,還丟棄自己的孩子, 行為變得更暴力,有的直接取代了它的區域雄性老大的地位。這類行為被作者稱為"behavior sink"指物種數量過多後,行為的塌變(自我滅亡式行為)。

作者是想以鼠喻人:在突變的社會自然環境中,老鼠基因里所帶的生存信息起不到作用。 而在鼠群過密,沒有社會組織(沒有社會養育機構, 社會角色被打亂)且階級劃分明確的社會(機會減少,弱者只有被欺負),為奪空間暴力增加,個體沒機會發育成熟和學會社交,這樣就會滅絕。所以在後工業社會重要的是熟悉,創造,利用思想找到合適的生活方式。為避免滅絕首先不能人口過密,階級差距不能過大,不要佛系;要有完善的社會組織培養幼兒。在文章後的討論中作者還提到從人類來講最重要的是社交是「conceptual space 「而不是物理空間.

文章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事實上在文章後有一些當時會議的討論內容,具體請見

https://europepmc.org/backend/ptpmcrender.fcgi?accid=PMC1644264&blobtype=pdf?

europepmc.org

文章可以延伸討論的問題很多,不一一例舉;我在和朋友的討論中,突然想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工業時代女人的角色變化很大,從純家庭參與社會政治,也就是沒有或者比較少過去的經驗可以利用,但男性角色基本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女性自身的對社會適應導致行為的變化,甚至產生行為的異化(中性詞),這樣看來女性才是一個沒有成熟的群體,因為沒有穩定的行為模式可以借鑒, 而男性社會角色變化不大,行為模式有可借鑒的穩定歷史,不過女性行為改變也使男性也面臨了新挑戰。


推薦閱讀: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社會學教授:千萬別讓三觀不正的中國神話毀了孩子一生!
郭於華:解析共產主義文明及其轉型——轉型社會學論綱
華清宮裡的驚人秘密!慎入!刷三觀!

TAG:生物學 | 社會學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