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快速掌握【非線性思維】
來自專欄復盤筆記17 人贊了文章
01
犯了個邏輯錯誤
兩年前,朋友 A 很苦悶,原因是受到不公正待遇。
比如同事比他乾的少,卻收穫領導更多的好評。
年終獎成了導火索。果不其然,他比同級拿得少,於是憤然離職。
朋友 B 則是為了愛情。
和女朋友分居兩地,苦於相思,最後索性為愛走鋼索,來到她的城市,事業重新開始。
我以為理解了他們的行為,把這些故事匯總,寫成了文字。
但是,現在再回看這些故事,突然感覺不太對勁。
我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把導火索當作了根本原因。
這就如同現在很多 P2P 公司陷入倒閉潮,有的直接原因是老闆跑路,但能說這就是根本原因嗎?
明顯站不住腳。
根本原因是:倒逼企業的商業模式出了問題。
02
線性思維和非線性思維
這周接觸到兩個新詞,一個是線性思維,一個是非線性思維。
我們先看線性思維,顧名思義,是一種直線的、單向的、單維度的思考方式。
例如前幾年有人買房賺了 100 萬,那我覺得自己現在買房也可以賺這麼多。
而非線性思維則是從系統的角度來思考,綜合長中短期的因素,以此為基礎進行判斷和決策。
還是買房,那人賺了 100 萬,是因為剛好遇到了大的行情,背後有金融、政策等多方因素。而現在,這些前提條件都在遇阻,那再來效仿,結果如何就要打個問號。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幫助我們鍛煉非線性思維呢?
長江證券的葛軍老師給了一個直接了當的思考模式:
①決定某個結果的因素,至少有三個;
②其中兩個是中長期因素,其中一個是導火索。
他舉了個形象的例子:
一個女生選擇了一個長的帥的男生,那不能說她膚淺——而是在候選者中,當中長期因素(學歷、人品)差不多時,選擇了長的更好看的。
03
非線性思維的運用
案例一:關於辭職原因的再思考
先說篇頭的案例,導火索是待遇不公,而中長期因素是什麼呢?
朋友 A 之前是在一家諮詢公司,後來去的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這反映了他對於職業規劃的考慮。
他之前在廣州,換的工作是在北京——這是城市的考慮因素。
在更早時候的聊天中,他也有側面表達過關於這兩個因素的困惑。
那問題就清晰了:行業和城市是中長期因素,而待遇是短期因素,最後矛盾點由後者引爆。
案例二:他人的經驗為什麼不好用?
在朋友圈裡,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分享他們的經驗,比如公眾號吸粉。
他們給出了大量可立馬操作的方案,例如:在文末給出相關文章鏈接,讓他人覺得你這乾貨多;強化定位,輸出專業領域的知識。
於是你感覺收穫頗豐,立馬實踐。效果是有,但卻沒能像他們那樣月增上萬。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他給出的直接原因有沒有遺漏?
比如,他可能有個微博,100 萬粉絲,直接藉助它來導流;又比如他的微信好友里存在大 V ,他們的轉發效能肯定大於普通人。
其次,我們再來看中長期因素。
如果他的發跡時間是兩三年前,那時剛好是公眾號的上升期,此時競爭對手少,平台發展猛,很容易收穫增長紅利。
——這是產品生命周期角度。
另外,我們再看他的履歷。如果他本身就是媒體人出身,多年經驗讓其文筆出眾,且具備熱點敏銳度,這簡直就是對普通寫作者的降維打擊。
——這是自身能力角度。
所以,做不到對方這麼好的原因,不是你做錯了,而是他(有意或無意)漏掉了部分「短期因素」和「中長期因素」。
這裡說句題外話,如果真的把核心內容全盤托出,那他以後還怎麼混……
案例三:他真的「沒時間」嗎?
和某些人打交道,我們經常會一肚子火,比如做事效率很低,而且喜歡推卸責任。
如果再多追一下,得到的答覆多是:沒時間。
但是,真的是這個原因嗎?
人的所有行為,都有一個根本的邏輯驅動:激勵和約束。比如:
- 做好某件事就可以升職加薪,那肯定拼了命地力臻完美——這是激勵。
- 做不好某件事就要扣工資,那勢必盡善盡美——這是約束。
如果某人的考核業績與你關係較弱,那麼應付和搪塞肯定是最優選擇。
你會說,配合我是為了公司好啊。
但是,對他而言,這並不會在短期內給自己增加業績——人總是盯著最緊急也最相關的事來行動,就像你讓他配合,因為這件事對現在的你很重要。
在這裡,短期因素是「沒時間」,中長期因素是「激勵」和「約束」。
插句題外話,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案普遍只能靠非正式溝通。
很多公司會組織團建活動,讓不同部門的員工熟悉並形成某種情感羈絆。那麼,遇到上面提到的情況時,激勵和約束就發生了改變:
- 幫你,可以增進感情——激勵。
- 不幫你,感覺對不起友情——約束。
04
我是小結
在房地產領域,大家會經常說一句話:行業發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它本質上與非線性思維的邏輯一致:
我們在做判斷和決策時,必須避免把某個直接因素看做本質,而應該多考慮其背後的中長期變數。
用一個簡單的套路,那就是:①遇到任何問題,不要馬上下結論,再給出兩三個原因;②找出哪些是中長期因素,哪些是短期因素。
一般來說,中長期因素才是決定行為的最重要原因。
以上。
相關文章
曹將:你也應該學會的結構化思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