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二)
來自專欄 Jason任的研究所17 人贊了文章
第五章 好樂手才是靈魂
學校的生活年復一年,平淡無趣,學生來來往往,一波一波輪換著,而老師們也漸漸多了褶子和白髮。
取得了巨大勝利的樂團在第二年的春天就「貌合神離」了,隊員有的抓專業課,有的忙考試。而我,在回復了一百多封夾帶著各種照片和花色信紙,類似於「談心」「交流」之類的聽眾來信後,正忙著一手抓戀愛,一手搞教學。
戀愛的過程就不說了,那個不是重點,教學才是重點。總而言之,我聯合了電子琴樂手、四歌手裡的一個女歌手,還有一個跳舞的同學,嗯,你猜對了,其實就是兩對年輕的情侶,乘著樂團人氣暴漲的東風,順利地搞起了一個私人社團,教吉他,教鍵盤,教唱歌,教跳舞,我之前也斷斷續續地玩了一年多的打擊樂,此時乾脆把打擊樂也拿出來教。學校BBS上天天發廣告,招學生上課,一學期12節大課,8節練習指導,共20節,收費40元。我們學校的教室是學生自己管理,空教室隨便用,成本為零,學費我們幾個人分,按報的課算,各拿各的,首期招了397個人,收到一萬五千多元的巨款,光我自己吉他和小打兩門課,就拿到了7000多,算賬的時候,我自己真吃了一驚。要知道那個年代物價很便宜,我們的老師工資只是一千出頭而已,我在食堂奢侈地大吃一餐,兩肉一素,三份菜加米飯,只需5元,宿舍六人聚餐下飯館,一桌菜加六瓶啤酒大約是50元。7000元對一個學生來說,絕對是實打實的一筆大錢。而我那身材爆好的小女友則帶起了街舞和國標舞,當然也分到了大約2000元,拿著厚厚的一沓,小丫頭不敢怠慢,馬上跑到學校門口的銀行存起來。回來坐在我身邊,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翻了又翻,看著上面的數字,眼裡還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所以接下來的事你應該也能想到,樂團創始人自己去創了業,隊員各忙各的,這團沒救了。
我主動放棄了對樂團的管理權,系學生會一幫人早就眼紅的厲害,高高興興地把它收去,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各種榮譽和名望彷彿觸手可及。但樂團可不是隨遍來一個人就能管好的,專業技能是巨大的門檻,評估樂手能力,選曲,按樂手能力編配總譜,還有排練時的各種雜七雜八的問題,一起湧上來。那幫學生幹部開始時自視甚高,結果連完整的一首曲子該分配什麼聲部都弄不明白,新招的樂手也是只懂自己的樂器,完全不懂總譜寫作。一幫人折騰來折騰去,半個學期,碰了幾次釘子,一首像樣的曲子沒做出,越折騰越亂,這才發現自己的本錢不夠玩,想來找我回去。而此時,我已經在謀劃更大的一件事。
社團運作很正常,來錢快,手裡握著資本,又有幾百名團員做後盾,人脈廣了,當然就該干點大的。
校園電聲樂隊時期
此時的我,已經在學校內部打下了名氣,各個系辦節目都找我去參謀,當然,是有報酬的。這樣,我就在一些朋友們的介紹下,先後認識了學校里蟄伏的幾位高手,名字就不提了,給各路高手安一下代號吧:
A君,吉他手,彈得一手好電吉他,為人甚是低調,獨來獨往,其實就是不愛說話。此君三大愛好,踢球、書法、電吉他。顛球是其平生一絕,踢完球,一邊擦著汗,一邊顛著球回宿舍樓,上樓下樓球不離腳,絕不用手。學校組織顛球大賽,此人上來顛了四個多小時,後來累了,喊人拿來把椅子坐著繼續,從下午三點顛到天黑,周圍所有人都走光,體力徹底告罄,這才作罷,統計結果,一舉將先前記錄增加一位數,成為一個永恆的傳說。
B君,貝司手,據說是從小練提琴,不知怎地選了個倍大提琴,高中開始彈貝司,在家鄉已經組過樂隊,有經驗。組樂隊的都知道,好貝司,一將難求。
C君,低調的鍵盤手,第一次在排練室見面的時候,提著一台沉重的S80合成器,堅毅的眼神里透出一絲熱情的光芒。
「這是我爸的合成器,他有新琴,舊琴我就帶學校來了。」
交談得知,C君的父親是文工團的專業樂手,C君自小跟著父親學鋼琴,後來又在文工團大院里先後跟著好幾位老師學了一手漂亮的流行鍵盤和長笛。長笛在背包里,用一個盒子裝著,此時也拿出來了。試吹一下,銀光閃閃,雅馬哈的標識清晰可鑒。
D君,鼓手。一開始我真沒以為他是鼓手,看上去,他的外表並沒有任何一個樂手應該有的特質,短粗的身材,帶老繭的雙手,臉上滿是油和痘,襯衣的袖子卷到手肘,還有些油跡在上面。
此君擦著汗,亮出了打擊樂八級證書:「鼓我有,在學校外面放著。我平時打歌少,但那些不難,我聽聽應該能打下來。」
至於E君,是C君的女朋友,C君決定來排練時,跟著一起來的,是一個個子不高,胖胖的小姑娘,細細的眉毛一挑一挑:「我唱歌還不錯的,要不要試一下?」
那就試一下吧。
一張口,四座皆驚,細聊之下,原來是專門學過美聲的,和C君不光來自同一個城市,而且是同一個學校,住同一個大院。兩人高中時就在一起,高考又特意報了同一所學校。E的母親便是C父親單位里的獨唱演員,多年的同事加戰友,現在兩家已經是默認的親家,倆人以後的出路家裡早都給打點完畢,就等畢業回去結婚。而她,也繼承了母親一副好嗓子。
我呢?很尷尬,此時我明顯成為了隊伍里樂器演奏能力最差的人,不過不要緊,初組樂隊,水平夠用即可,日子長著呢慢慢來。我彈箱琴加電吉他再加小打,一人負責三個聲部,倒是也不落下風。關鍵是,我找到了一幫對的人。他們熱愛音樂藝術,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用一生。
第六章 錄音棚?
冬去春來,這支樂隊進步很快,樂手個個都有能力,自己寫些作品,編再複雜的總譜也能應對,排幾首流行歌,基本有能力弄得和原版至少八九分像。所以當新的樂隊橫空出世的時候,整個學校又轟動起來了。舞台上,看上去是一群新面孔,出手卻顯然比以前的樂隊老練成熟,技巧也強出太多。而且我們得到了文工團專業樂手(也就是C他老爸)的現場指導,還有一台16路調音台,一台功放,和一對雙十五寸舞台音箱,以及新排練室一年房租的慷慨贊助----那些設備是C的老爸開著車跑了300公里,特意給我們拉來的。現在想起來這事,顯然,那是一個父親為兒子和未來的媳婦精心準備的大玩具,那排練室是有暖氣有衛浴的套間平房,而且裡間卧室有大床電視,桌櫃齊全,這就是明證,我們只不過是碰巧蹭玩設備的小夥伴罷了。
我就是在這樣一個條件下,第一次接觸了音頻設備,調音台那大大小小,以前覺得很神秘的按鈕和推子,經C爸的指導,也覺得不是那麼難理解了。至於效果器,幸虧我練了一年的電吉他,已經對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帶著基礎聽課,不但學到了新的知識,而且還糾正了以前自學+上網+討論模式下未能解決的一些問題。排練時,我們各自把樂器音色調好,接入調音台,自己做混音。大型演出時,調音台設置不變,我們將調音台帶到現場,線路輸出走一對立體聲拉給擴聲調音台,一切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由此奪過了混音的控制權,那些搞擴聲的學徒從此再也無力隨意更改我們的混音。而在平時的周末小型演出,我們就把那對雙十五音箱拉到階梯教室、食堂、或是乾脆在教學樓旁的空地,從十米外的教室拉一根電線,小型演出就搞起來了。
演出--宣傳--社團招人--賺錢--更新設備--更高水平的演出
這就是我在大三整整一年的寫照。
一天晚上睡覺前,照例,我漫無目的地看著網頁,突然一個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XXXXX唱片公司徵集作品
徵集作品?我們有五六首成熟的原創,錄出來去試一下行不行?
抓起手機發了信息,第二天午飯時間,全體集合到食堂,開會討論。我帶了筆記本電腦,向大家展示那個廣告。
毫無爭議的,投稿這件事全票通過。接下來的問題是錄音,我知道錄音棚,但是不知道價格,也不知道流程。不知道不要緊,去一趟就知道了。就這樣拍板定下來,周末去探探風。
錄音棚真氣派,金碧輝煌,錄音室的牆像藝術品,控制室的大調音台令人目眩。
「這地方好豪華,不像咱們來的地方。」A悄悄和我咬耳朵。
「先問問價格再說。」我也有點心虛。
「200一個棚時,做五首歌大約四十到五十個棚時。」錄音棚的老闆披著大長發,快人快語。
「我們這已經是行內比較便宜的了,好一點地方300的400的都有。」
一群人出來,你看我我看你,一萬到一萬五,幾個學生上哪兒出這麼多錢啊?
相比他們幾個,我相對比較冷靜:我是有些存款的,但我不打算花這筆無謂的錢,辛苦賺來的資金應該用在更有效的地方。
整理一下思路,我說了我的看法。
這種地方不是咱們該來的。首先人家唱片公司是徵集作品,不是徵集成品,所以作品才是重點。選中的作品人家拿回去肯定要給高手再修改把關,而且人家的樂器設備也是咱們不能比的。他們一定會花錢重新做更好的。所以我們只要寄一個能說明問題的demo就可以了。這樣應該只需要花一點小錢,根本用不到一萬。
該觀點立即得到了一致的支持。
C:我爸單位錄音用的是多軌錄音機,我見過,調音台直接進錄音機。
A:學校廣播站有錄音機,我們系XXX在廣播站,咱們去問問能不能借出來用用。
兩周後,我們成功地錄出了一盤Demo,六首曲子,翻錄了十盤。全部的開銷是十盤空白磁帶,再加請廣播站同學聚餐一次。
磁帶寄走了,意料之中,沒有任何回應。
但我們還是有許多收穫的。
首先是意識到了錄音的困難。平時排練覺得自己很穩,很好聽,其實錄出來聽,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在錄音機面前,各種瑕疵一覽無遺。你不能靠功率製造聽覺快感,只能靠技術。不誇張地說,第一天錄音的時候我們全體都是崩潰的,永遠在各種瑕疵和失誤中混亂著。當然我們同時也暗自慶幸,沒有貿然去正規錄音棚錄音,因為我們都是徹徹底底的菜鳥,一錄音全傻,那點棚時費根本不夠,起碼要翻幾倍。
第二點,所謂的作品編排好了,進棚就錄,都是一廂情願,其實是根本就沒編好。在大音量下,大多數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寫的聲部是好是壞,錄出來,有了客觀的視角,才意識到,總譜必須再改改。
第三點,是多軌錄音機。我們拿到的是一台Sony的立體聲錄音機,只有2軌輸入。因此錄音只能全體就位一遍錄成,由調音台實時混音,輸入錄音機。這樣,所有的樂器都被限制在了一個固定的聲部,很多構思都無法實現,演奏的水平也很難衝上更高的水準。想要做出複雜的作品,必須要有多軌的錄音系統才可以辦得到。
第四點,房間混響是巨大的難題。錄音棚之所以是錄音棚,就是因為它確實解決了房間的聲學問題。我在錄音棚里看到的牆都不平直,厚厚的牆,沉重的雙層門,牆上是多孔和不平的材料,沒窗戶,每一條都是原因的。而我們,哪怕只是光錄人聲,都會清晰地聽到房間的混響。無論你再好的音色,加著混響,聽起來都很軟很空。
這次投稿為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此時的我雖然還是自我陶醉的樂手,但大門既然已開,哪有在門口徘徊不進的道理。
附註:
隨著學生時代的結束,上篇畫上了句號。
回頭看過來,學生時代,我最大的收穫有三:其一是掌握了一套自學的方法,無論什麼學科,包括琴棋書畫這些高難度學科都可順利套用;其二是在校園電聲樂隊時期掌握了四大件的基本演奏法則,並且全部達到了能應付一般商用演出的程度,這使得我在做編曲的時候,有能力從多個樂手的視角去思考;其三是鍛煉了講課能力,為我今天的講課風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彎路也必須總結一下,而且要多寫幾句:首先第一,玩物喪志。我中間拐去玩圍棋和書法,雖然也有收穫,但畢竟它們耗費精力太多,並且對我今天賴以吃飯的職業幫助不大。若是深究到底,書法尚能用來寫些美觀大方的板書和批卷,學生們閱讀清晰明了,圍棋可說是全無用處,而又極費精力。高二假期過年,我與學校家屬院一業餘四段老師鏖戰一整天,戰成三比二險勝,那第五局下了近兩個小時,連續打劫,最後僅勝一子而已。晚上回家,心力憔悴,突然悟到此物於我實在無用,爭強好勝毫無意義,自此便再不投入精力。
第二,應對挫折之道。挫折每個人都會有,不是在這裡就是在那裡,有挫折是正常的。挫折帶給人的心理打擊,應該怎麼去看待和應對,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包括我小時候,遇到挫折的應對方法是放棄,甚至是自暴自棄。其實要是除你自己外的其他任何人的視角,這事看起來都真沒那麼重。你需要應對的,只是你自己的心而已。這裡給年輕人提供一個我的解決方法:你遇到挫折了不要緊,想像著你克服了它之後的樣子,帶著這個想像去慢慢地長跑,有多慢呢?哪怕8到9分鐘一公里都不要緊,只要是跑的就好。當你跑了四五公里甚至更多的時候,你的大腦會分泌快樂的多巴胺,而身體會將這個快樂的體驗與克服挫折的想像結合在一起。反覆兩三次,你便能輕鬆應對挫折,逐漸變得冷靜客觀,並且找出解決的方法了。
下篇會從參加工作開始寫起,我由一個樂手逐漸轉型,自己去寫作,編曲,錄音,出作品;我考進學校當了老師,又為了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而選擇離開;為了還該死的房貸,不斷突破著自己的底線,接各種形形色色的工作,也體味著世間的彷徨和無助;有一天,我終於想通了一切,回歸自我,有了全新的突破。這十幾年間的種種細節,就留在下篇慢慢去說。
2018.7.30夜 北京
下篇
第七章 從作品到編曲
接著上篇繼續說。我畢業了。
和大家一樣,我也經歷過一段迷茫的時期,每天起來,望著北京的大街,腦子裡就是簡歷,人才市場,租房子,還有躲在濃霧後面,看不見摸不著的未來。
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混中關村,開發新客戶,各種約見面,談價錢,成交,拿提成。幹了兩個月,沒什麼起色,決定改變策略,把提成的1/3做回扣,直接塞給主管採購的人,結果很快訂單像雪片一樣多,沒留神拿了新人王。老闆表示很開心,給我一個12人的隊伍帶。
以前買不起的東西現在都能買起了,哈哈!
吉他買馬丁,買Fender,合成器買羅蘭,電貝司買握威,音箱來倆,單塊用提兜往回拎,後來又看上一套珍珠鼓,想了又想,太吵,吵到街坊鄰居總歸是不好的,但不能因此向困難妥協,那就買個MPC玩玩。
房間很快堆得滿滿的,會用的傢伙都備齊了,那就把以前的作品錄出來吧。
以前做樂隊的時候,不光是要考慮怎麼編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兼顧幾個隊友的口味,不然沒準哪天冷不防給你丟下一句「難聽」「土」,那就很難辦。所以電聲樂隊時期,沒有大好也沒有大壞就是這個原因,能讓幾個人都不反感的方案,那必然是中庸的和折中的思路,根本不能做到極致。現在沒有了這個限制,一切都在我手裡。
那時候有編曲嗎?有的,不過和現在的編曲操作不太一樣。那時候的編曲,就是想好譜子,拿樂器直接干出來,一錄就完事。彈不好就再來一遍,再不行就再來一遍,三遍五遍,十遍二十遍,你不嫌累一百遍也行,只要能完美地表達出你想表達的就對了。這樣就涉及到一個錄音的問題。大家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折騰,我先自己折騰了一段,那時候市面上已經能找到各種DAW了,cakewalk,cooledit等等,折騰來折騰去,沒有什麼頭緒。我決定給C打個電話,問問他老爸單位用的是什麼,我好一步到位。
答案很快回來了。Protools,還有配套的加速卡和介面,個人工作室做出版基本都是這個。去問了一下,好是沒錯,貴是真的。考慮到以後的發展,既然是高級貨,買貴的肯定比買便宜的好。買便宜貨就是逐次添油戰術,對於買設備這件事,你添最後一次油之前的都是浪費,最最要不得。那就買HD系統,連軟體帶加速卡,還有介面,再加一台高配置的蘋果電腦。這還不算,話筒話放,耳機音箱,各種貓貓狗狗全出來了。連做功課帶採購,再加安裝,一下就花了十幾萬。C的老爸還帶話告知最好再添置一台調音台,但調音台太貴,完全買不起,先不考慮。
現在貌似有製作音樂的能力了。新搬的客廳也大變樣,客廳掛上了帘子,搬進了大大的工作台,設備也堆得滿滿的。
開錄!
一天……兩天……三天……
我無奈地接受了一個現實
是的,我可以勉力勝任樂隊里各個角色的演奏,現場可以應付。
但並不代表我有能力錄好它,照以前在學校練習的頻率,起碼還得一兩年,而現在已經工作,三年都難。
放棄?冷笑,不可能的。我這兒就沒放棄這兩個字。
既然要做,那就一個一個來。
先從吉他開始練起,和以前一樣,只不過現在是連錄音一塊練。改一下評判標準就可以了。原先是聽起來要爽,彈起來要爽,現在改成錄出來好聽。錄音怕擾民,更怕其他人的雜訊擾你。這個問題倒是相對好解決,自己動手畫設計圖,去市場上買一些板材,角鋼和整張的橡膠墊,多付一點錢,委託商家的工人送到家。去小區背面五金店,買電鋸,電鑽,一個周末,訂成一個簡易的隔音間,8平米,三塊板的面積,兩塊木板中間夾一層厚橡膠,用膠固定。裡層按厚度用電鋸修掉,內側加上帘子吸音,外側用角鋼固定,最後打眼安上過線孔,還有一個簡易的門。地上鋪一塊廉價厚地毯,裡面燈和錄音線一拉,除了有點憋氣有點黑,整體還算是那麼回事。我選的房子方位好,客廳牆另一邊是樓梯,與其他鄰居家都不挨著,這回彈吉他,音箱就算開到晚上十一二點,也沒人說什麼了。貝司音箱全是低頻,這個簡易隔音間完全擋不住,只好改在周末白天玩。老規矩,埋頭練。
無聊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陸續地,我結識了一群新的小夥伴,大家周末一起喝點酒,吹吹牛,喝多了一拍大腿組個隊,去酒吧里玩個客串。去亞運村吃飯的時候,還可以順便看看鳥巢的施工進度,是不是比上次又長高了……
Jason任: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三)Jason任: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一)
推薦閱讀:
※Cubase技巧:使用凍結軌道節省CPU!
※【音樂製作】貝斯只會寫根音?學學BASS的律動設計吧!
※耽誤你編曲學習進步的5種誤區!!!
※在競爭激烈的音樂界,配樂作家要怎樣存活下來?
※秋寶講樂理01-快速理解音名概念和各音名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