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員工變成廢物!
來自專欄老方4 人贊了文章
「如果員工感謝華為,那我相信華為是做錯了,一定是我(華為)給他多了」。
去年,任正非的一句話惹來無數爭議。
要知道,人們一直以來的思維習慣是:
老闆是想要得到員工的感恩、感謝和忠誠,為此,老闆願意付出較多的薪水待遇。
而員工也理所當然地期望從老闆、公司那裡拿到更多的薪水和好處,為此,員工願意表現出對老闆感謝、感恩的姿態、忠誠的樣子。
你看,這個邏輯有什麼問題?
一
錯了!
大錯特錯,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這就是老方說過的私心雜念,它讓工作變得複雜不純粹,也直接影響到工作業績和結果。
公司不是交朋友的地方,也不是感情買賣的市場,當感謝和感恩也可以被錢購買、用於交換的時候,那麼,感情和工作都會失去了本身的純粹和真誠。
只能淪為一場虛偽的表演。
現代社會,市場競爭最需要的是營造核心價值的能力,需要聚焦的能力,需要有契約精神。而不是梁山聚義式的義氣捆綁,在如今信息化潮流、資源被快速重組的時代,團隊協作的紐帶必然不會再是靠感情的黏合。
因其帶來的溝通、工作低效是無法被容忍的。
而且,這種關係最壞的一點就是,有把員工變成廢物的傾向。
二
公司不是家,只認功勞和貢獻;公司也必須不能是家庭,因為這與團隊公平和高效的原則相違背。
必須承認,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產出多的和產出少的怎麼能有一樣的收益呢?
歷史證明,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大鍋飯註定是沒前途的,它會讓本事大的不願干、本事小的幹不了,於是整體拉低了價值增長的下限。
在一個連廢物也活得很滋潤的公司,實際上是剝削了別人的勞動果實,是機制的腐敗。
個人和環境永遠是相互影響的,好的公司讓員工變得更好,壞的公司讓員工變得更壞。
一個公司,它的員工如果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的高,但員工的水平沒有提升,那麼這就證明公司有變廢物的傾向。
好多人迷糊的一點就是,員工的收入提高是好事啊,而且工作輕鬆愉快,同事關係一團和氣,幸福指數無疑是提升了的。
可是,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你一家公司啊。
小邏輯必然遵從於大邏輯。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競爭加速的時代,它不看你過去的勳章有多少,它只會獎賞現在跑得最快、最遠的優勝者,至於落後的,誰有功夫和你說再見呢。
所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優勝劣汰,本就是自然的法則。
既然如此,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都是朝不保夕的,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作為公司里的個體,員工的前途誰能負責?
還記得那個在收費站被裁撤後的大姐嗎,「除了收費,啥也不會」,沒有人同情,似乎整個世界都在報以嘲笑。
三
對一個人最陰險的傷害是「捧殺」,對一個員工最險惡的傷害是「誘殺」。
10多年前,有個剛畢業的朋友面臨一次重大的人生選擇,是去本地安穩高薪的移動公司,還是去遠在杭州的民企阿里巴巴。
遺憾的是,他選擇了前者,因為當時後者的風險看起來很大。
既然有一份安穩體面的工作,為什麼還要拼死拼活地去自討苦吃呢?
常人的邏輯就是這樣,厭惡風險,只要短期、易得的現實利益。
當然,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現在這個朋友已經步入中年,人生按部就班,生活波瀾不驚,有資源、有人脈,也小有積蓄,這也是一種人生。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現實並沒有網文中那種強烈的對比,國企是大環境,就算選擇平庸,大多數人也都能活得不溫不火、不好不壞,畢竟,對安穩的追求,是普通人最大的願望之一。
可對具體的諸多小公司而言,它們本身並不具備持續溫水養青蛙的資源和條件,往往一個浪潮過來,船就翻了,而船上的人因為平時的安逸變得肥重了不少,加速下沉的可能也增加了不少。
船沉沒的時候,再多的溫情脈脈也於事無補。
今天看一篇寫共享單車的報道,說某單車企業虧損嚴重,舉步維艱,甚至面臨崩盤的危機。但在和收購方談判的時候,創始人感情上非常難以接受,認為讓其「出局」的方案很不公平。
我不禁不厚道地笑了,商業是一個比叢林還要殘酷無情的地方,世上只有爭奪出來的「公平」,從來沒有談出來的「公平」。
不要怪別人不為你考慮,而要想好自己的籌碼有多少,資本是最冰冷、最聰明的東西,你的能力和你的地位必須相匹配才行,這是再多的意氣都改變不了的結果。
如果你手裡有好東西,但你沒有足夠能力保護它,那一定是被人奪走咯。
利益使然,時勢使然。
去年還在歌舞昇平、志得意滿,今年就已經步履艱難、生死難測。
但世上沒有後悔葯可吃,一個公司的生機往往都是在它最順利的時候開始斷送掉的。
四
繼續話題,老方想起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去捕捉野豬,開始的時候,老人樹了一塊木板並放了很多野豬最愛的食物,然後他每天都會在同一個地點投放食物,並多加一塊木板。
慢慢地,野豬放棄了警惕,養成了每天都去收取天賜美食的習慣,當最後一塊木板被釘上的時候,野豬也就成了老人的囊中之物。
工作也是如此,當你覺得舒服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危險。
人只能靠自己,唯一能對你負責的,也只有你自己。
優秀的員工從來不擔心自己的飯碗,因為他自身是在不斷增值的,現在的公司待遇不夠,那就跳槽到待遇符合其價值的公司。
而平庸的員工往往沉迷於關係上,認為只要和上級處好關係,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可公司是做事的地方,沒有價值創造的公司都無法持久存在,何況一份混日子的工作。
五
平庸公司的存在,又往往是老闆和員工共同的合謀,一方期望獲得員工的敬畏、崇拜和感恩,所以一再強調員工要做加西亞,用「我請你來不是讓你證明我的決策是錯的,有困難請想辦法完成」、「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要做的是讓其成為最正確的決定」之類的流行語給員工洗腦。
另一方則心照不宣地表示順從聽話,不管對錯,一切以老闆的意志為中心,老闆的命令無條件服從,一切責任都有老闆承擔,正好不用動腦子了。
正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心理契約塑造了一個公司的文化氛圍,從而導致狼的流失,兔子的增加,公司競爭力的下降。
本質上,兔子之所以感恩,是因為其勞動價值與薪酬不對等,所以要感謝老闆和公司,而一個認真做事、心理健康的員工,又哪裡會張嘴閉嘴地感謝老闆的。
但工作強調的是責任,而不是感恩,一個彼此充滿雜念妄想的團隊,互相糾纏在各種預期和期望當中,又怎麼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上呢。
所以說,強調感恩的公司都是空中樓閣。
六
就老方的看法,一個健康的公司狀態,應該是取得一種動態地平衡,人的組織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要建立員工得以持續成長的機制,保證認真做事的人可以得到應有的收益,不培養出庸碌的廢物去佔據重要的位置,如此可讓公司暫時處於不敗之地。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任何一個自我成長、強大的組織都是有人員引進和流失平衡的,優勝劣汰,本該如此。
另外,管事和管人,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公司一定要避免產生正確的廢話、漂亮的空話、精緻的PPT地土壤,這些往往都是廢物用來自我標榜的套路。
最後,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呢?
推薦閱讀:
※你太想要直接的答案,就一定會被騙
※做到這三個點,你的事業將一帆風順
※知群對話 | 她是如何彎道超車,從傳統設計轉行互聯網的?
※這個世界溫柔待你,是因為你還年輕
※【觀點】從歐洲到北美——談談我IT求職路上的四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