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能意識到自己是壞人嗎?


我是這麼認為的,

如果這個「壞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壞、甚至認為自己是好人的話,總覺得別人對自己存在誤解,這說明他和別人對所謂壞的認知不同。這裡的認知不同很可能取決於個人處境差異導致的掌握信息的不對稱,「自緣身在此山中,遠近高低各不同」(混搭詩,領會精神,我這知識都學雜了……)對客觀事物理解有所偏差,消除這種不同的方法就是溝通,消除隔閡,溝通是主要方法,消除隔閡誤解才是目的。舉例:碟中諜5中的阿湯哥以及各種被冤枉的英雄尋找真相鏟奸除惡最後洗脫自己表明正義必勝的影視作品。

我覺得在我們周圍這種所謂壞人還是居多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觸及一個人的利益比觸及一個人的靈魂還難「這兩句話連到一起看。不同的利益導致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認識導致不同的行為,使人與人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矛盾即從中來。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到的別人數量遠大於別人為了各自傷害他人的數量,往往就會被定義為壞人(暴露了,理工男)。

舉例,清澈的湖邊圍了厚厚的一圈的人,每個人都在往湖裡扔石頭,每個人都在扔什麼樣大小的石頭?不知道;每個人都扔了多少石頭?不知道;每個人都是什麼時候扔的?不知道。這時候我們觀察湖面上泛起的波浪,不同的波浪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就構成了當下每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或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約。

這裡我們可能會發現湖中投石是無法做到明確的孰重孰抑的,無法做到「是友是敵,一探便知」的,我們在湖面上加入「風」這一客觀隨機事件,此風謂誰?風者,世風也。通過這樣的建模(處處洋溢這揮之不去的氣息,笑),作為第三人稱旁觀視角是不是對一切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就有了一個宏觀認識了。在絕對的客觀之下,所謂好和壞,豈是這麼容易分辨和評判的?

還有一種壞,所謂的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心理變態,靈魂扭曲。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憐的,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原話是不是這麼說的來著,還真不確定,領會精神),由於種種原因,他們被這個充滿規則的社會所淘汰,而需要生存這一現實與被社會所拋棄的矛盾愈演愈烈,於是便走上了「壞人」這條不歸路,可惡,可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環境決定認識,認識決定行為,為什麼心理學家分析一個人總愛從其童年開始刨根問底,基本都是小時候做下的病根,待四肢發達後再給個導火索「陰性」那不就呈「陽性」了。

不過這種人總是少的,或者說也不少,只不過沒有被發現的這些人內心的小宇宙還沒有爆發吧。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像溫暖的襁褓一樣撫慰這些潛伏著的騷動的靈魂吧,「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破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良好的世風哪裡來,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雙手來創造,回饋給我們的是什麼,或國泰民安,或動蕩不堪。

處女答,純手打,有圖為證;小人物,愛知乎,笑納笑納。


能,並且無法改變。


壞人也有分類的。

第一種是自己能意識到自己是壞人,這叫厚臉皮。

第二種是自己認為自己是好人,做的事情也是好事,這叫心理變態。

第三種是認為自己是「做了壞事的好人」,這是最常見的。


推薦閱讀:

風靡國內外的一個心理測試,讓你原形畢露!
邵逸夫:留給後人的記憶,除了大樓還有女人 人物 心理文章——心靈咖啡網
[心理]男人到這個年紀必定會走運
廣結善緣,才能開闢局面-心理無憂網

TAG:人性 | 心理 | 社會 | 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