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拼盡全力,只為讓桿秤多一種可能
來自專欄 GUYU穀雨8 人贊了文章
傳統桿秤製作技藝丨桿秤製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根據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兩一斤。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2338516658900992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到手工桿秤老師應德印的場景,那天因為拍攝環境不太熟悉,明知道目的地就在附近,可還是在街心迷了路。
給老師打完電話不多時,老遠看到一位身材瘦削、花白頭髮的老人向我們走來,他一邊向我們走來,一邊揮手示意。正忍受著日頭炙烤的我們,像群孩子,歡喜得不行。
? 也曾風光無限
隨著老師徑直上樓,我們爬過好幾層的樓梯,來到他的工作室。那是個極寬敞的地方,只是樓層有些高,上下樓梯搬運工具時頗有些費力。
應老師和我們解釋說,做桿秤是個細緻活兒,最要不得的就是熱鬧。倘是動不動就起身走動、亦或是招呼招呼來人,那活兒是極難做得細緻的。所以他故意把工作室安放在了家中的高樓上,平日里可以靜靜地打磨作品,避免了零碎的時間消磨。
應老師從14歲開始學桿秤,是家中桿秤技藝的第十五代傳人。即便是從小見慣了的手藝,當學徒的應德印還是埋頭苦學了三年。因為這項手藝易學難精,一把不起眼的普通桿秤,從選材到成品,就有80多道工序,一道道打磨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難得多。
學成之後,應德印像所有的桿秤師傅一樣,選擇了出去「跑鄉」。走南闖北的那些年,他到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山東等多個省市。
老話說「不識秤花,難以當家」,在過去,看得懂秤是衡量一家之主專業度的重要標準,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桿這樣的秤。而懷揣著製作桿秤的手藝,也就意味著有了生活的保障。
? 創意抵禦危局
2000年以後,隨著電子秤的來臨,木杆秤逐漸淘汰。沒有了市場,桿秤師傅們紛紛改行,可世代制承的應德印並不願意離開。誰也不會甘願讓世代相傳的手藝斷送在自己的手上。為了適應市場環境,應德印開始琢磨將桿秤從日常工具往工藝品上轉變。
為了保證作品的可收藏性,他將製作桿秤的材料換成了名貴紅木。為了配上各類高端木材的質地,應德印老師不僅將普通金屬統一換成了黃金,還別出心裁地將中國傳統中寓意祥瑞吉祥的圖案以秤花的形式點綴在撐桿上。
桿秤向來是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良心的標尺,而應老師點出的「四方神佛」、「福祿壽喜」的秤花也正是暗和了這一說法,將「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模糊概念表現出來。
? 心力不曾白費
作為收藏品,應老師的桿秤大多都是可稱量千斤的大秤。大秤不僅體積巨大,工作量也是成倍地增長。為了保證每天的工作量,應德印老師每天堅持五點多起床,收拾好之後便上樓埋頭工作,開始一天的、至少八個小時的工作。
老師的工作室里放著一排排的千斤大稱,不少都是別人預定了的作品。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應德印的大名也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風光、榮耀的背後離不開精湛的技藝、強大的自制力,還有,那工作台下的半桶煙蒂。
如今的應德印家庭美滿、也頗有名氣,早已不必再為了掙錢、生存的事兒操心。每天,就一門心思地鑽研技術、提升自己的手藝,只為讓桿秤手藝在市場上多一種可能,走得更好、更久一點。
推薦閱讀:
※雙拉鏈多功能手機包教程(加更詳細過程) - 色彩生活 - 拼布手工博客 拼布|教程
※可以在菜市場開店的手藝——不外傳的手工魚丸的做法
※簡單識別化工壺與手工壺
※天香手工
※【毛線編織】手工編織的基本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