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後上火怎麼辦?
為什麼有人艾灸容易上火?
第一,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
實火的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則是用補法。
只要是實火,現在中醫最常用的各種清熱、解毒、降火的葯和西醫的消炎藥都是對症的,連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多數都是虛火。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
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質上就是寒的體質。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
身體內的寒濕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傷脾,引起腎陽脾陽不足。
· 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
· 脾氣虛,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會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時間久了,光吃不長,血液虧虛。
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幹燥。臟器也是一樣,每個臟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
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如果給肝臟足夠的水,讓肝臟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它就不可能幹燥,就不會有火。
對於虛火,普遍存在,現在上火絕大多數是虛熱居多,當然也有實熱,還有虛實並存的。當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你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真正的腎火就守不住,往頭面部跑,寒濕越重,虛火就越來越大。而如果錯誤的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虛火,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而當有虛熱干擾時,除了上面所說的癥狀,還會出現入睡慢,睡覺質量差易醒,容易被嚇到,多夢甚至夢話,大便干色黑,小便清長夜尿多,動則汗出(冷汗),感冒總是連發,扁桃體腫大甚至腺樣體腫大,中耳炎,牙周炎,反覆性口腔潰瘍等等。
第二,人為什麼有這病那病?
我們知道是身體氣血周流不暢,在某一點或某一處出現問題,或說發生障礙了,影響了氣機的正常升降。
那麼在此情況下,我們從外面輸入體內的艾的陽火,火性延上,必定上而不降,就會出現一些上火的癥狀。陽有餘為火,真的是我們的陽氣足到有餘了嗎?不是。是它沒在身體里運行,去該去的地方(火氣正常應該是下降的,水氣上升,這樣才能水火相濟),而是停留在了不該停留的地方。
所以,上火不是陽氣太旺,而是沒去該去的地方。
大多數人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瘀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
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以祛除病邪,兼顧四肢穴位,以疏導陽氣。
沒有不上火的東西,只有容易上火的體質
第三,灸後易上火的人群
01
上熱下寒中氣虛
上熱:有上火的表現;
下寒:畏寒,手腳冰涼,特別是腳;
中氣虛: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02
氣血兩虛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
第三,上火癥狀的類型
1、心火
夏季多發!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
4、肝火
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為「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癥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第四.艾灸上火怎麼辦?
1、控制灸量:
即減少艾灸的時間。
2、刺激「降火穴」:
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3、補中益氣,引火下行:
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後八髎、足三里、湧泉從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間的障礙以引火下行。艾灸半小時後可用艾葉或鹽水泡腳。
4、灸前喝溫水:
最好是取麥冬、熟地適量各約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5、注意飲食: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6.人體藏有「降火穴」
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治療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里熱症。
1、清心熱穴:小海、曲澤
小海:屈肘,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曲澤: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2、清肺熱穴:尺澤、魚際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3、清腸胃熱穴:曲池、合谷、內庭
曲池: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內庭: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4、清肝膽熱穴:陽陵泉、太沖穴、行間穴。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
它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也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
該穴最善治頭面之火,例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
5、清三焦熱穴:外關、支溝
外關: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
支溝:位於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6、清熱解毒穴:耳尖、八邪、八風、湧泉穴
總結:
艾灸沒那麼複雜,只有自己親自去體驗才知道自己合不合艾灸。舒服、身體好了就繼續灸,如果感覺身體不舒服,不灸便是,不必拘泥。
艾灸上火,經常不是因為陽氣太旺,而是身體堵住了,陽氣下不起,往上攻,就變成了"火"。我們疏通堵住的地方即可。所以,在艾灸行業中有一句話叫「灸透了,就好了」
推薦閱讀:
※腹部艾灸的好處?
※真心痛怎麼艾灸?真心痛的艾灸治療方法,記得收藏和分享給朋友家
※三伏天,不做敷貼做艾灸
※眩暈的艾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