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努力,你才更容易睡好
導讀
幾年的睡眠管理工作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經典的規律:世上有一件事,越努力越做不好,那就是睡覺。一起來看《原發性失眠症的心理病理研究進展》,看心理學家詳解「努力」與「睡眠」之間是怎樣的「不共戴天」。
文章首先介紹,「失眠症是一種常見心理障礙,有調查發現有9%~15%的人受某種慢性失眠的困擾,1%~2%達到PI(原發性失眠症)的臨床標準,占各類就診失眠患者的20%。」這裡說的原發性失眠症,「是一種排除藥物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原因,在入睡或維持睡眠上存在困難。」
原發性失眠症的病理涉及了生理、認知和行為等因素。該研究用幾個睡眠的心理生理模型來詳細分析了「睡得好」與「睡不好」分別是怎樣形成的。
01
易入睡者不會積極追求睡眠
一個叫Espie的研究者建立了一個整合的正常睡眠心理生理模型,模型認為「自體調節、晝夜節律是人類睡眠的默認狀態,正常的睡眠有賴於同態調節器和生物鐘的協調合作,正常的睡眠因此具有可塑性和自動性。
可塑性指面對來自現實生活的干擾仍然能保持良好睡眠的調整能力,例如可塑性使得急性失眠得以恢復。
自動性指正常睡眠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具有不隨意性,也指對睡眠的習慣性、睡眠的條件反射(如對卧室環境引起的條件反射)和對睡眠連續性和質量的內隱期望和態度。」
在Espie看來,「易入睡者不積極追求睡眠,而是被動地接受它的到來。正常睡眠的可塑性和自動性由4個相互聯繫的子系統來維護,包括睡眠-刺激控制、生理去喚醒、認知去喚醒和白晝促進系統。易入睡者的睡眠-刺激控制系統與良好的作息習慣有關,對刺激具有敏感性和特異性,能準確地評估生理和心理有關睡眠預備信息,進而促進去喚醒系統。只要可塑性和自動性沒有受到抑制,正常的睡眠就得以保持。」
02
努力去睡,破壞了睡眠的自動屬性
原發性失眠症心理生理抑制模型認為,「失眠是正常睡眠啟動和維持的失敗,源自正常睡眠中某個或某些子系統的問題。例如,睡眠-刺激控制系統的問題包括睡眠環境和一些非睡眠活動的條件聯結、打破作息規律的行為。生理去喚醒系統的問題包括睡前激烈的運動和緊張、焦慮引起的生理喚醒等。
認知去喚醒系統的問題包括卧床時進行的問題解決、計劃、回想和展望,對睡眠的憂慮和對失眠後果的擔心,興奮感和挫折感,還包括克服失眠的意向、思維壓抑、情感壓抑和入睡的努力等。白晝促進系統的問題包括把白天的不佳表現歸因於睡眠,時間壓力感等。」
該模型認為,「認知喚醒和PI有更多的關係,並認為認知去喚醒系統的問題是PI的關鍵,思維和情緒的去喚醒失敗的結果是嚴重的,尤其是對睡眠的憂慮和對失眠後果的擔心,會使患者對睡眠的努力、控制思維的意向增加,然而這些都是徒勞,並且,正是由於巨大的努力和強烈意向破壞了睡眠的自動性,抑制了睡眠的正常發生。
03
睡眠是系統自發功能,不能「人工操作」
注意-意圖-努力模型認為,「睡眠良好者的睡眠是自動的,但是選擇性注意損害了這種自動性。並且認為,一旦進入睡眠意圖階段,睡眠進程就進入到『人工操作』的階段,這會進一步損害睡眠的自動性。如果個體存在一種迫切的控制和解決睡眠問題的需要,對睡眠的自動性的損傷就會持續,最終導致持續的心理生理性失眠症。」
從這篇文章介紹的集中模型里可見,過度的努力反而有悖於睡眠的自然發生,這對凡事都要求盡善盡美的人而言尤其典型,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還真不是萬能的,一旦陷入這種連睡覺也變成任務的狀態,失眠症也就不遠了。
所以呢,每天晚上不如讓自己放鬆下來,放下手機遠離電視,捧一本哪怕有點枯燥的書,讓睡意自然而然理直氣壯地來吧~
參考文獻:李海華,高東 .原發性失眠症的心理病理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3,42(13)
推薦閱讀:
※失眠的按摩療法
※晚上睡不著睡不好怎麼辦?失眠治療小竅門,比安眠藥管用!
※女性更年期失眠,不寐
※肥胖、月經不調、失眠也許是你的甲狀腺惹的禍!
※養心安神治失眠 多吃十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