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外交官:一人滅一國
來自專欄唐詩宋詞1 人贊了文章
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負責任的大國,歷史上,除了元朝(畢竟不是我們大漢族血統)曾橫掃歐亞大陸,瘋狂擴張國土之外,絕大部分時期,我們奉行的都是互不侵犯睦鄰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
即便是在我天朝最強盛時期,對於弱小鄰國,我們基本上也沒有領土要求,最多是確立藩屬關係,只要你承認我是老大,願意接受天朝冊封,定期派使臣來中國朝貢就可以了。
所謂朝貢,也不是圖你們那點兒土特產,你說吧,我泱泱大國地大物博啥沒有?我們要的就是個天下臣服萬國來朝的面子。
1)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為彰顯大國風範,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制訂了「厚往薄來」的外交政策,也就是說,賞賜給藩屬國的禮物,不論價值還是數量,都要超過對方進貢的物品。你給我拉來一車野蘑菇外加幾根高麗參,我天朝回賜你五車絲綢三車珠寶外加兩箱茅台。
朱領導說了:「諸蠻夷酋長來朝,涉履山海,動經數萬里。彼既慕義來歸,則齎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懷柔之意。」大老遠來的,都不容易,咋能讓你空手回去呢。不僅回賜國王,連同使者和隨行人員一併賞賜,盡顯禮儀之邦的非凡氣度。
各國嘗到了甜頭,於是,三天兩頭派使臣來朝貢,「洪武初,海外諸蕃與中國往來,使臣不絕。」明永樂十七年,甚至出現了19國齊來朝貢的壯觀場面,朝貢人數達到1200人,形成了「諸蕃使臣充斥於廷」的空前盛況。
朱元璋心裡也明白,這些來貢各國「雖雲修貢,實則慕利」,但是為了維護天朝威儀和萬邦來朝的盛世,仍然堅持厚賜重賞的懷柔方針。
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尋常百姓自然是不可能看懂的。
這種狀況持續多年,後因財政空虛不堪重負,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反對之聲不絕於耳,才有所收斂,規定高麗、安南等國不可朝貢太勤,「令遵三年一貢」之禮。但厚往薄來的基本原則並未改變。
在這種天恩浩蕩的懷柔政策影響下,各鄰國深受感動,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占我領土,劫我商隊,殺我邊民。
這還了得,彈丸小國,恩將仇報,竟敢冒犯天威,叔可忍嬸兒不可忍,犯我強漢者,雖遠必銖!
於是,皇帝派出使者,帶著金銀財寶,浩浩蕩蕩奔赴各國,送貨上門,開始懷柔綏靖的大撒幣之旅。
對,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大國,豈能輕言戰事。那些番邦小國鬧事不就是想要錢嗎,我天朝啥都缺,就是不缺錢。
我跟你講,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花錢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花點。
2)和親之後,咱就是一家人了
後來發現,光給錢不行了,各鄰國還是隔三差五就整出點事兒來,怎麼辦?
為了兩國世代友好,為了邊疆長治久安,天朝又想出個辦法:和親。
陛下結婚了嗎?結過了,那還想不想再娶一個呀?我天朝公主了解一下?
和親,自漢代開始,就是我們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保持睦鄰友好關係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
當然,和親的並不全都是皇帝的女兒,有些是皇帝的親戚,有些甚至是普通宮女,臨時被收為養女後,再以公主身份出嫁。
據統計,歷史上,我大漢王朝共有12位皇室女子以公主名義下嫁鄰國;大唐朝先後有17位公主與番邦聯姻;到了清代,和親人數達到頂峰,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記載,清代皇室之女下嫁到外藩蒙古的,達70餘人,其中,僅貨真價實的公主就有22位。
千百年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進藏,已被傳為民族大團結的一段佳話。
和親之後,兩國人民就是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了對不對,你橫豎不能再跟老丈人動武了吧?
這種辦法確實管用,基本上,每位公主差不多能維護地區和平三個月左右。
3)別跟我扯什麼外交策略,就是干!
作為和平的使者,公主背負友好使命遠嫁異鄉,皇帝心中十分挂念。
公元647年,也就是唐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右率府長史、洛陽人王玄策為正使,率30餘人的友好訪問團出使天竺國,也就是現在的印度中部地區。
臨行前,唐太宗特別交待王玄策,訪問結束後,順道去看望一下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代為轉達自己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
就這樣,王玄策帶著領導的重託和大唐人民的深情厚誼,當然,還有許多貴重禮物,不遠萬里,來到印度。
本應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對不對,可萬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是一場災難。
原來,在王玄策一行到達目的地之前,天竺國戒日王意外溺水身亡(印度王室的安保工作是怎麼做的,居然讓自己的領導淹死了),因為國王沒有留下子嗣,國內各方為爭奪王位,發生了大規模武裝叛亂。
剛剛奪得政權的新國王叫阿羅那順,素來對我大唐懷有敵意,不願臣服於天朝,居然將王玄策押入大牢,其餘隨行人員盡數殺害。
把王玄策給氣的呀,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何況我們是帶著和平使命遠道而來的大國外交人員,外交豁免權懂不懂?居然這樣對待我們,還有沒有王法?如此公然違背國際關係準則,說到底,就是沒把我大唐朝放在眼裡呀!
趁著對方內部管理混亂,王玄策瞅了個機會逃出了監牢。
接下來怎麼辦?
回去復命,跟領導說整個訪問團的人都讓人家給殺了,帶的禮物連同給文成公主捎的東西也都被搶走了。多丟人啊,這讓國內群眾怎麼看?讓周邊鄰國怎麼看?國際輿論會怎麼評價?歷史將如何書寫?我大唐朝今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
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王玄策一怒之下,決定以一己之力,為大唐挽回顏面,報仇雪恨。
他先跑到尼泊爾,找國王借了7000兵馬,又跑到吐蕃,找文成公主和大唐女婿松贊干布借了1200人,加上各藩屬小國應徵的志願者和僱傭軍,總共東拼西湊了1萬兵馬,浩浩蕩蕩向天竺國殺去。
王玄策為什麼能順利在別國借到部隊?對,因為在他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可是,一個從沒有實戰經驗的文職外交人員,帶著一幫來自不同國家臨時組建起來的烏合之眾,能行嗎?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支多國隊伍如有神助,一路所向披靡,面對7萬敵軍,「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一舉攻陷中印度,阿羅那順棄城逃亡。
王玄策還不罷休,屠城後乘勝追擊,又攻入東印度,再殲敵一萬餘人,居然在恆河畔將阿羅那順生擒活捉。
王玄策以少勝多,橫掃印度半島,周邊各番邦小國無不為之震驚,紛紛進獻珍寶地圖以示臣服。
就這樣,王玄策押解著阿羅那順,帶著一車車的奇珍異寶,返回長安述職。
4)對此人的宣傳,建議低調處理
不費大唐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取得如此輝煌戰績,既維護了國家尊嚴,又樹立了天朝形象,本來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件對不對,為什麼這件事在史書中記載甚少?為什麼王玄策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甚至不如同時代的老鄉玄奘更知名?為什麼立下大功的王玄策僅僅加封了一個從五品的朝散大夫後,事業上就再無建樹?
我分析,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王玄策借兵與天竺開戰,將別國元首押解回國,雖大大揚我國威,但這是事關中印兩國關係的大事,作為外交官,未經請示,擅自做主,目無領導,嚴重違反組織程序和相關條例,打亂了我大唐王朝在西南邊陲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整體戰略布局,影響了我大唐王朝愛好和平以德報怨的國際形象。所以,對王玄策本人應低調處理,不宜大肆宣傳和過度褒獎。
第二,王玄策在押解阿羅那順回國的時候,帶回來一位神秘人物,印度高僧羅邇娑婆。此人自稱已經200多歲了,通曉長生不老之術,王玄策將此人進獻給太宗皇帝,為其煉製延年益壽之葯。皇帝謹遵醫囑,按時服用,結果,還是在第二年一命歸西。也就是說,那個印度神葯,根本就不管用,所謂高僧,其實就是個騙子。王玄策,不治他欺君之罪已是皇恩浩蕩,怎麼可能再重用呢。
所以,曾經立下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王玄策的仕途就此止步,再也沒有獲得過升遷,有關他的傳奇經歷,僅在《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有寥寥數筆的簡單記述,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史上最牛外交官的名字,幾乎已被人們遺忘。
5)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但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上世紀50年代,在洛陽龍門石窟賓陽南洞內,考古人員發現了王玄策造像題記,字跡至今仍清晰可見。
2015年11月,騰訊公司推出大型手機遊戲《王者榮耀》,風靡一時。遊戲里那個叫做百里玄策的英雄人物,原型正是王玄策。
詩曰:
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
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開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驃騎郎。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之後,古印度始終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各邦及周邊小國對大唐莫不臣服,中印邊境數百年無戰事。
不得不說,有時候,什麼外交策略,就是一個字:干!
而依靠懷柔撒幣政策小心籠絡的吐蕃王朝,雖經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兩次和親,友誼和平的關係也並沒有維持多久,多年來,吐蕃與大唐帝國不斷發生邊境摩擦,公元763年,吐蕃起兵攻陷長安,唐代宗外逃陝州,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唐王朝日漸衰落。
歷史上無數次教訓告訴我們:花錢買不來和平,也買不來感情,多少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多少鮮血凝結的友誼,多少同志加兄弟,說特么翻臉就翻臉,找誰說理去?!
推薦閱讀:
※歷史真相:外蒙古獨立的來龍去脈
※民工一腳踩空, 考古家順著挖出驚世文物, 改寫兩千年歷史
※日本通·日本歷史 | 簡史(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