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苗(第一窩破殼的龜苗)到底「頭」在哪?
來自專欄對養龜持嚴謹科學態度的專欄5 人贊了文章
——頭苗的意義大不過是一血
這篇是用的平鋪直敘的寫作手法,擺事實,講道理,不吹不黑。
看過我TurtleKev:裸辭之後養龜是一種什麼體驗?的看官知道最後我留下一個伏筆——頭苗。
頭苗,顧名思義,跟頭彩,頭香等都是一個頭,中國人,好掙個第一,好彩頭,有寓意。
看過雍和宮幾十萬的頭香多花幾十、幾百買個頭苗為過嗎?當然不為過。
一搜百度,鋪天蓋地大神、商家都說頭苗好,好在哪,除了是長子並且以後可以繼承王位以外,頭苗為啥被市場追捧?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頭苗。
首先,頭苗很難界定的,我朝幅員遼闊,氣候相差甚大,當長江流域的養龜人心心念念等著自己第一窩蛋出殼的時候,兩廣、海南一些幾乎沒有冬季的省份早都等著第二,第三窩出殼了。誰是頭?怎麼頭?無法考證;另外有一些天賦異稟的龜種,例如金頭閉殼龜,木雕水龜等,一年只下一窩蛋,存在即是王道,傲視市場的都是,也成就了他們令人望而卻步的價格。下面說說普遍流傳的頭苗好(貴)的幾個原因。
(本文僅限於長江流域地區試用,也就是黃緣、黃喉等自然冬眠的龜種,兩廣海南等沒有冬天的城市沒有「頭苗」概念。長江流域的頭苗,或許已經是那邊養龜人的尾苗,故沒有可比性,論養龜,和兩廣怎麼比?):
- 頭苗貴首先是因為頭苗體質好,真真不知道這個說法是怎麼樣出來的,細思恐極的。母體剛剛經歷了一個冬天的冬眠,體內營養消耗殆盡,出眠出來吃了沒幾天,硬靠著體內二兩肥肉把幾顆蛋靠內力逼出來,已經是「女體本弱,為母則剛」的極度表現了,還想著頭苗體質有多好?
- 頭苗貴是因為頭苗冬眠前吃的多,個體大,冬眠風險減小,就是我的一個觀點,一般來說苗子體重超過20g才是度過了危險期,20g以上的苗,冬眠前清腸工序做好,冬眠可以說基本沒有什麼風險。
- 頭苗貴是因為頭苗孵出來就大,沒有這回事的,不存在的,同一窩蛋都有大小的區分,沒有可比性。明年我準備對同一母體生出的蛋的頭苗尾苗大小作比較,等我!
其實,筆者認為頭苗貴是因為:
- 因為是市場第一批出的苗,有制定市場價格的話語權,其實有了加溫這一做法之後,市場一年四季都有苗子買賣的,對於遵循四季更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玩家來說,還是願意飼養常溫孵化出的苗子的。所以,經過一個冬天、春天、初夏的漫長等待之後,頭苗,這一珍惜物種,可謂千呼萬喚使出來,天之驕子,價格自然貴
- 頭苗貴是因為頭苗好養活,是好養「活」,注重一個「活」字。頭苗,長江流域在8月中旬出殼,經歷3個月的吃食,10月下旬開始清腸冬眠,這三個月的溫差小,溫度基數高,從而不易患腐皮、腸胃炎、肺炎等龜苗極易罹患的疾病。有頭苗就有尾苗,反觀可憐的尾苗,素來被冠以體質弱,容易腐皮,浮水,反正就是養了尾苗就是養不活這樣的觀點。
尾苗為什麼難養:
細細想來不難發現,尾苗多病的還是因為環境問題(七分環境三分養,敲黑板)。尾苗多於10月中下出殼(各地有稍許差別),那時溫差已經很大,以2017年上海10月份天氣為例:
2017年上海10月晝夜溫差總體在12°左右,在26日跳水到0°,這樣的溫差,有層層保護的人類都會生病,莫提龜苗。環境溫差一旦增大,龜體就會產生應激反應,龜會用更多的能量來調節體內機能的正常運作從而減弱了自生的抵抗力,免疫力,皮膚極易受到細菌感染,侵蝕,各種疾病隨之而來。
那麼,尾苗怎麼辦?在野外,很簡單,既然生了尾苗出來,自然肯定有讓他活下去的辦法。尾苗不是繼承母體體質好嘛,那你就扛著吧。很多尾苗在野外孵化出來就快11月了,這些苗子看了一眼天,賊冷,眼睛一閉,睡覺。直到來年春暖花開,繼續睡,一直睡到清明後,這一過程中其中肯定有損耗的,這是大自然的淘汰機制,可是我們人工條件飼養條件下的尾苗呢?不能自然淘汰一輪,人工又淘汰一輪吧?我們要保育,保育。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加溫,溫度恆定是養龜最好的良藥。
看官請不要談加溫色變,一提到加溫就和激素龜,爆裂的生長紋,畸形的身形,激素的充斥聯繫到一起。筆者自養4年的加溫尾苗(只在第一年加溫)如今自然光拍攝如下。更多這幾隻尾苗的圖片請移步【圖片】我有一群喉,足以慰憂愁【黃喉吧】_百度貼吧
對,我就是要給尾苗正名。
至於加溫、如何加溫、加多久的一系列問題在以後的專欄文章將會一一提及,此處不贅述。
再然後,我找了一些帖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文有圖,聲情並茂…
中苗,好的,姑且承認有中苗,上述樓主的觀點是,中苗比尾苗大吧,是的。中苗好看吧,是的,好像沒什麼毛病的……
痴線了嗎?中苗比尾苗多吃一個月糧算不算了?糧怎麼想?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中苗(如果母體厲害到能生3窩的話)對我來講應該是最好的苗的體質,擁有不短的吃食時間,又不錯的母體帶給的基礎,吃到10月中,然後清腸一周,冬眠,完美。
上述僅代表我個人見解,不吝賜教。
末了……
頭苗、中苗和尾苗,都是一種苗,一個媽
就不要分那麼親疏遠近了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