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SOPHIE - OIL OF EVERY PEARLS UN-INSIDES : 威利旺卡的超人體改造工廠

(樂評)SOPHIE - OIL OF EVERY PEARLS UN-INSIDES : 威利旺卡的超人體改造工廠

8 人贊了文章

2017年10月,SOPHIE在Youtube上首發了單曲「Its Okay To Cry」的mv,在mv里赤裸上身的SOPHIE在一片不斷變換著的天空背景下一句一句地輕輕唱著「Its okay to cry, Its okay to cry...」。這支mv代表著很多第一次,這是SOPHIE第一次以真人面目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也是第一次SOPHIE在歌曲里利用了自己的(經過處理的)聲音。在這之前SOPHIE是不為大眾所知的英國製作人,在先後為Madonna,Charli XCX和Vince Staple製作流行單曲的同時間歇性地釋岀一系列小型電子音樂作品。2015年SOPHIE把這些單曲編纂成單曲集發行了首張作品「PRODUCT」。

PRODUCT(2015)

PRODUCT作為一張「沒有專輯包袱」的單曲集合,非常自在不做作地展示了SOPHIE強烈獨特的音樂風格。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各個媒體樂評給SOPHIE的音樂賦予了新的標籤:latex-pop,plastic pop等等。不禁佩服這些樂評人的想像力,因為在聽過PRODUCT之後真的會覺得SOPHIE的音樂太...輕工業了。單曲Bipp和Lemonade中配合著精確的節奏切分和尖銳化的人聲,背景充斥著短暫和緊湊的氣泡噼啪聲和光滑的合成器聲響;Msmsmsm和Hard中短促的模擬金屬敲擊和塑料的摩擦聲時而混入背景遊盪的蜂鳴;Just Like We Never Say Goodbye雖然在旋律走向上看似是club edm的標配,但是所有聲響中都刻意加重了人造的「合成」氣息,連drop都刻意地做得過分的扁平和缺少層次從而顯得光滑乾燥。PRODUCT的8首單曲主題各不相同,看似相去甚遠,但是它們都有同樣的「聲音DNA」,SOPHIE刻意在人聲部分採用了極簡的辦法,把歌詞簡化成重複性的句子,把最大的空間留給合成聲響,各種千奇百怪的細小聲響和偶爾蹦出存在感的暗黑的鋸齒狀轟響被精巧地「羅列」在一起,似乎是刻意避免聲音層次的出現一樣,互相碰撞著對方光滑堅硬的表面往耳朵里流淌。PRODUCT的音樂很好地配合了這些單曲的封面(都是色彩斑斕的塑料制產品效果圖),像是在建模軟體中沒加材質效果的半成品,確實除了「塑料感」,「乳膠感」外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來描述了。

所以大概可以理解Its Okay To Cry釋岀後樂迷的驚訝之情。Its Okay To Cry在旋律上完全顛覆了SOPHIE的音樂形象,可以說是一首非常朗朗上口的柔情芭樂,音樂的主題也從未如此「正能量」。SOPHIE在出道5年後首次把自己真正的形象公開展示,有的人驚訝於她那對明顯人造的誇張的顴骨,有的人突然意識到「原來是女的!」然後對她在最後驕傲露出的乳房轉眼迴避,SOPHIE在mv里目光平靜,溫柔地面對所有人的驚嘆、讚美、不解或者惡意。

OIL OF EVERY PEARL'S UN-INSIDES(2018)

Its Okay To Cry被收錄在不久後發行的首張專輯OIL OF EVERY PEARLS UN-INSIDES中。作為開場曲Its Okay To Cry也提供了專輯裡唯一的柔軟點,前半部分SOPHIE用聲音營造了一個靜謐的環境,她似乎是以第三人稱和自己對談,讓自己放下所有的不安全感擁抱真實的自己。如同mv上展示的一樣,歌曲的收尾突然電閃雷鳴,合成的撞擊聲和上升的合成弦樂帶著完全釋放的狂喜彷彿開啟了一個烏托邦式的queer平行世界。儘管歌曲十分感性,但是SOPHIE的聲音經過合成器過濾後充滿了刻意的人工合成感,不同於普通auto-tune,額外增加的ASMR的奇異感覺使SOPHIE聽起來像是一個過分溫柔的賽博格。這裡要注意了,隨後整張專輯裡不管歌曲的主題是什麼,風格是柔軟還是堅硬,這種刻意造成的人工製造氣息一直是貫穿始終的製作標籤。

從Its Okay To Cry的仙境氣氛走出來,馬上被Ponyboy的工業氣息的重鼓點迎頭一擊。Ponyboy和Faceshopping使專輯做了個九十度急轉彎,回到PRODUCT時期,而且變得更加誇張。Ponyboy里生猛的鼓點和噪音一般音效讓人聯想到Death Grips,輕佻的人聲點綴其中就像被碎紙機絞碎的彩紙。Faceshopping里SOPHIE的早期金屬系合成音被升級,各種如金屬器皿撞擊般的聲音交疊在一起,穿插著鋸齒狀的摩擦音效作為輕聲細語的女聲的背景描繪出獨特的後現代景緻。Faceshopping的mv里SOPHIE本人的面部模型被揉捏、充氣、變形、切片,間歇閃現著奇怪的詞語和圖片,歌詞是「face」,「shop」和「front」的文字遊戲,整首歌顯現出詭異的玩樂氣氛。

Faceshopping (2017) music video

從各個方面上說,這張專輯可以說算得上是「移步易景」。Ponyboy和Faceshopping之後的Is It Cold In The Water和Infatuation是混合了drone,ambiant和pop的複雜作品,也是全專最感性化的作品。Is It Cold In the Water里提供vocal的Cecile Believe用氣聲唱著遊走的旋律,每個「cold」被華麗的轉音和修飾拉伸到12秒之長,背景的合成器音像紡織機的絲線一樣配合著振動相互交錯拉扯螺旋上升。歌詞唱道「Im freezing. Im burning. Ive left my home. Soft ache, me. Earth shaking. I feel alone. Is it cold in the water?」,混合了焦慮、不安和疑竇。Infatuation里Cecile扭曲過濾過的聲音訴說著對一個人的迷戀,鼓點像堅定的步伐一樣結實地定住了歌曲的骨架,合成器生成的和聲和焦躁的電吉他盤旋在被放大的耳語「I wanna know」之上。這兩首歌彷彿是SOPHIE溫柔的一面,我在聽專輯時喜歡盯著封面,如果每張專輯都有「最適合專輯封面」的一首歌,那這兩首歌絕對是OIL的「封面曲」。各種合成聲音營造出夢幻般的景緻,如封面圖所展示的,穿透紫色的天空的陽光照射在水銀質感的海面,能用「美麗」、「氤氳」、「空曠」來描述的風景同時也有「人工」、「合成」、「放射性」的氣質。

「聲音測試環節」一樣的插曲Not Okay過後,SOPHIE又獻上了一首ambient歌曲Pretending,之後專輯又突然轉向。Immaterial是全專最「流行」的歌曲,和許多SOPHIE和Charli XCX合作的流行熱單風格非常相似。清脆的合成器敲擊和少女氣息的齊唱「immaterial boy,immaterial girl」,歡快的旋律和溢出歌曲的「朝氣蓬勃」感乍聽上去和市面上的pop+EDM形式的歌曲沒什麼區別,但是Immaterial可能承載了更多的信息。Immaterial其實是SOPHIE運用極具個人風格的「塑膠化」的「SOPHIE聲音」的重新組合,是SOPHIE運用模仿的形式對「流行音樂」文化現象的個人解讀。Immaterial的主歌(在SOPHIE歌曲里「主歌」這種東西可以算是罕見了)唱道「You could be me and I could be you, always the same and never the same.」;「Without my legs or my hair, without my genes or my blood, with no name and with no type of story, where do I live? 」。SOPHIE在探討全新的可能性,身份能不能被物質定義?身份是不是必須要被物質定義?身份需不需要被物質定義?

這首歌也許解釋了SOPHIE一直以來的匿名行為。從2013年出道到2017年的Its Okay To Cry之前SOPHIE一直把自己的身份隱藏得很好,拒絕出面訪談,電話訪談的時候使用變聲器,也從不會在mv中以真實身份出現,就連自己的DJ場子都會找自己的變裝皇后好友替身出席表演。一直以來觀眾和媒體對SOPHIE的身份充滿猜測,大家只知道SOPHIE是來自蘇格蘭的電子製作人,可能是男生,可能是跨性別,可能叫Samuel,可能不到20歲……關於公開自己的身份,在和interview magazine的訪談里SOPHIE說:

「The intention has always been to be how I want to be and how I』m comfortable in the world, never to be anonymous. Right now, I』m just going with my instincts, and this is what I feel like doing. I don』t see any difference. It』s just expression. I』m always honest in what I put across.」

所以其實匿名並不是目標,不是作秀和炒作的方式,而是為了等待時機,當完全變成了自己希望被大眾認識的樣子後自然會公開身份。2013到2017年我們可以理解為SOPHIE在改變、進化自己的過程,與其讓世界見證這個過程,SOPHIE選擇準備好後再連同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一併向大眾展示自己。其實Faceshopping和Immaterial是同一種聲音的一體兩面,Faceshopping展示了一個充滿了人造材料(sythesise the real)、整容手術(plastic surgery)、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理想世界(?),而Immaterial則說如果物質世界(包括外表)不再是定義你身份的條件,那自然「I could be anything I want, anyhow, anywhere, any place, anyone that I want」。

最後作為尾聲,Whole New World / Pretend World里SOPHIE站在自己在這張專輯中製造的超級酷兒平行世界裡像喊出宣言一樣重複「Whole new world」,曲風回到了熟悉的工業氛圍,創造了這麼一首後現代進行曲結束了專輯。

起初談到SOPHIE我大概會拿Arca和她相比較,都是在電子音樂的創新上走在前頭的年輕音樂人,都有各自獨特的標籤式風格,都是和很多大牌合作的製作人從幕後走到台前,而且都很queer。但是觀察Arca的音樂作品會發現,其實Arca的製作重心還是實驗音樂,在開發新的聲音和表達方式的同時Arca會一直維持音樂的實驗性和概念性。從與Arca合作的藝人也可以看得出來,不論是Bjork還是FKA twigs或者是Kelela,Arca帶給她們的不僅是音樂風格的解構再造,而且也在於對各自音樂的可能性的開疆擴土。而SOPHIE從一開始就強調自己做的是流行音樂,用她自己的話說:

"Mainstream music is not exclusive, its not elitist. And those are the standards I want to maintain in my music."

所以SOPHIE一直以來都選擇在流行音樂的框架內做創意革新,可以從她和Charli XCX的合作里看出SOPHIE確實成功地在保證歌曲的流行性和可聽性的同時做到了大刀闊斧地改革了整個「聲音方案」。OIL全專的敘事也是和流行音樂同步的,甚至可以說OIL這張專輯的整個話題核心就是對「流行」和「消費社會」的概念的討論。但是就這張專輯來說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失誤的,首當其衝就是專輯本身風格的割裂,SOPHIE在安排歌曲的時候沒有採取相對安全的上下部加過渡的方式,而是安排了很多章節間的跳躍。在風格在歌曲間做垂直跳躍的過程中不了解SOPHIE的聽眾可能會摸不到頭腦,可以想像很多聽眾會在Its Okay To Cry和Ponyboy之間感受到強烈的cultural shock。我覺得SOPHIE有些急於展示自己的全面技巧從而把專輯安排得像是排滿眾多高飽和度色塊的調色盤,使得專輯的敘事線被完全打亂。可以想像如果SOPHIE能拿出足夠的作品做成硬核流行SOPHIE和ambient/drone SOPHIE的雙專輯的話效果可能會大不相同。然而這種不合常理的專輯結構也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我個人對這種「風格爆炸」還是挺喜歡的,而且整張專輯有著很明顯的「輕工業」、後現代的個人風格作主心骨,各種形式上的變化和遊走都只是SOPHIE本人生活哲學的反映。

總而言之,OIL算是很好地回應了我對SOPHIE從PRODUCT就產生的高期待。專輯歌曲帶有強烈的個人製作風格標籤,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把它比作銀翼殺手世界的流行音樂,整張專輯運用合成器音營造出了一個空氣稍帶人工香料氣味,充滿塑料製品、鮮艷的的霓虹全息圖、人體改造和鏡面反射的異空間,其中SOPHIE像是廣告里的繆斯,穿著透明的賽璐珞雨衣,眼神空曠,在一個怪力亂神的世界鼓勵你勇敢做自己。

OIL OF EVERY PEARLS UN-INSIDES (2018) - SOPHIE : 8.5 / 10

Electronic / Pop

Favorite cuts:Faceshopping, Its Okay To Cry, Is It Cold In the Water, Infatuation

推薦閱讀:

音樂圈鄙視鏈
高歌意曲:Tutto per una Ragione - Benji & Fede feat. Annalisa
她是宇宙最紅歌手,被性侵多年,穿鮮肉,變女鬼,但愛舞台如生命
Post Malone:我的沙縣早已晉陞國際大酒店
超好聽的歐美流行音樂,Listen(MP3必備曲目)

TAG:流行音樂 | 歐美流行音樂 | 電子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