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早教是否有誤解,早教是什麼?

你對早教是否有誤解,早教是什麼?

7 人贊了文章

早教基礎知識

1、早教的發展三個階段 中國的早教行業分了三個時代的發展。

  1. 早教1.0時期,屬於外來進口,中國早教有很多洋品牌,這些品牌的早教提倡的是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給孩子拓展記憶、注意力。後來大家逐漸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那麼接地氣,不跟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大家開始打鼓了。
  2. 早教2.0階段,中國早教品牌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國的品牌一出來以後,大家都在開始初創,很多東西不理解,東湊西拼,創了一個課程,就開始給孩子們講。這個時候大家開始不但關注智力,還關注身體,以運動著稱的早教機構開始火爆起來。」
  3. 注了孩子的智力、身體之後,逐漸家長們關注到孩子的心理狀況,當孩子出現了很多他們不能應對的事情時,他們不知如何解決。早教3.0,也就是「大早教」時代到來了。「大早教」希望能把更多跟兒童教育相關的人士,包括父母,老師,社會人士等都捲入進來,然後大家樹立一個新的早教的觀點觀念,把科學的知識運用早教空間中,產生更多的正能量。

2、早教的誤解

誤解之一 教育對象的誤解。

早期教育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父母與養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與心理素質,很容易將早教導向更大的誤區。

誤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誤解。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70.5%的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與數學。結果,我國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呈低齡化,厭學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學的調查表明,小學一小年級的厭學率兩年內上升了7個百分點。厭學者大都過早接受知識教育,而且往往採取灌輸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開發智力是應該的,但學知識還不是它的目標。

誤解之三 教育內容的誤解。

目的的失足必須導致學習內容的偏失。有些家長讓孩子很早就學寫識,讀英語,學畫畫,學鋼琴。但你看看周圍那些過年學習十八般武藝的孩子,長大了有幾個學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鋼琴就想離開。過於緊張的幼兒早期教育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會阻礙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雖然還不能確切知道各種知識信息是怎樣進入兒童大腦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當兒童心情不愉快時,記憶的大門是不可能打開的。父母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用提示卡片來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麼這一小時里他就什麼也沒有學到。

誤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誤解。

中國人長期習慣了灌輸式教育,80後父母們自己是被灌過來的,也無形中接受了這些模式,雖然他們反對灌輸,但又做不到不灌輸。對話,互動,這才是早教的本質。但我們接觸的博士父母也習慣於對孩子進行灌輸。並不說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錯誤早期教育 對早期教育的無知,讓中國的孩子們深受其害,他們沒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讓人擔心 的是,錯誤的早期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們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層面缺乏感受力,對美、 對愛、對善,缺乏熱愛。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足。

早教誤區

不準掰手指數數 有些父母,在教寶寶數數時,看見他們掰著手指頭數,就會要求他們放下手,要求心裡記,覺得掰著手指頭數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開發。心理學家說,這種教寶寶數數的方法並不科學。

正確做法:數數時不妨讓他們數數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讓他們從具體的東西開始。

過分溺愛 有時候,父母的精心呵護反而會「傷」了寶寶。

正確做法:家長應該放開手,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飯,摔倒後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這樣才能使寶寶更快樂,更有成就感。採取正確科學的早教方法,家長就能讓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長,避免走一些彎路。

早教等同於學習 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開發體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娛樂課;幫助記憶、提高語言能力的音樂課;提高想像力和體能的藝術課比單純的學習和機械記憶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家長早教誤區

誤區一: 目標太高 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現在並不出色,以後也不會有「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誤區二: 盼「神童」 調查發現,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實,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佔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長非要給正常的孩子定一個超常的標準,那結果只能等於拔苗助長。

誤區三: 過分知識灌輸 有些家長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他們 不顧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硬性地給孩子規定學習任務,讓嬰幼兒像學生那樣坐下來學習,剝奪了他們玩耍的時間,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誤區四: 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具有孩子的天性,辦事不可能像大人那樣考慮周全,犯錯誤時有發生。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事事辦不好,事事都難辦,從而失去前進的信心,長期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大誤區

是忽略家庭教育。 孩子的價值觀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對於孩子性格、習慣、價值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是早教等同於學習。 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視同於早期學科教育,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夏先生認為,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

是幼兒只適於學習單一母語。 每個幼兒都具有多語言功能。為給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0到3歲的孩子可以掌握4到8門語言。

說說說,不停地說 注意!我們可不是鼓勵你成為絮絮叨叨的唐僧。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當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時候,你可以不停地對孩子講:「小肚皮上是不是覺得溫溫的?」「好了現在該出水了。看看小手指的指肚,泡在水裡的時間長了,都起了小皺褶。」總之,運用你的經驗和所有感官,幫助孩子增加體驗,並且學會如何描述。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從多早開始都不算早。而孩子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今後的學習習慣。所以,只要有可能,從孩子很小就開始帶著他一起讀書吧。你們可以先從一張、兩張卡片開始,然後過渡到配有很多插圖的彩繪本,最終慢慢進入以文字為主的閱讀。 一起聽歌唱歌 歌曲是孩子們接受和掌握語言的最佳形式,他們在學會旋律的同時,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歌詞。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聽歌、唱歌。唱的過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應的手勢,幫助孩子理解歌詞的意思。

不要小看講故事 經典的兒童故事,不單能夠教給孩子勇敢、誠實、勤勞和愛,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語言學習課堂。不過,父母還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課的。首先,挑選那些比較精緻的譯本,無論翻譯還是插圖,都應該和一流的故事內容相般配。其次,自己先瀏覽一遍,不要邊講邊看,那樣會嚴重破壞孩子的收聽興趣和故事的價值。

迎合孩子的興趣 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抓住要害才能強化效果。如果孩子對F1感興趣,可以給他提供更多、更詳細的有關賽車的圖片和知識。如果孩子最近沉迷於烹飪,多帶他去超市轉轉,告訴他每種食物的來源、口味和營養。同樣是看書,如果孩子對於故事情節沒有興趣,而是糾纏於畫面上的七星瓢蟲的話,你不妨就把話題轉到這種小昆蟲上。總之,有興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見機行事,靈活處理。

不要指摘孩子的發音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錯誤發音的地方。這個時候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遍他的話就可以了。敏感有聰慧的小傢伙並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以在你若無其事的影響下,學習到正確的吐字發音。

有節制使用電視和教育軟體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能夠重複某個電視廣告詞而心花怒放,其實這是對孩子強大的語言模仿能力的一種浪費。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觀點,2歲以內的孩子是不應該看電視的,而2歲以後,也僅限於每天40分鐘以內的教學片。因為電視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規範語言,而且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電腦學習軟體,都很難做到與孩子之間的交互表達,所以它們對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

保護好小耳朵 孩子們很容易患上一些和耳朵有關的疾病,特別是那些已經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很容易成為交叉感染的受害者。而一旦孩子的聽力受到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勢必受到影響。所以,平時多留意孩子的小動作,隨時捕捉孩子耳朵方面的不適。

多帶孩子出去玩 動物園、海洋館、博物館不僅僅是幫助孩子多認識些動物、植物和星星那麼簡單,他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進而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能夠讓孩子從心底里好學的關鍵,就是激發出孩子的求職潛能,所以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多見世面,絕對是有好處的。


推薦閱讀:

給大齡備孕女性的26條黃金建議
奶奶們別再逼娃吃米飯了,比飯有營養的東西多的是!
羊水過多過少都是問題,咋整?
看見剛出生寶寶,寶媽反應怪異,醫生都樂了
有一種母愛:再營養不良的媽媽,她的母乳都富含營養

TAG:早教 | 育兒知識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