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滴滴如果繼續不思進取,或將被共享汽車取代
4 人贊了文章
最近在大街上看到摩拜和OFO單車的數量越來越多,看來大家在搶佔市場方面都很拼。坤鵬論注意到,除了共享單車這種解決3公里以內的出行,以類似這種共享單車模式在運營的共享汽車也開始在鋪市場。其實大家都明白,啥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的,就是分時租賃。
一、與傳統租車公司有啥不同
汽車租賃本不是一個新鮮事,像神州租車、一嗨租車、PP租車等,大家也都在與時俱進,優化租車手續,支持異地還車。但與新推出的汽車分時租賃比起來,還是有些不同。從傳統租車公司手裡租車,需要到指定的營業網點提車,還車的時候同樣也要還到相應經營網點。
共享汽車的車,更互聯網化一些,雖然不能像共享單車那樣隨停隨放,但提車網點顯然要更人性化一些。
除了提車網點的不同,共享汽車在操作上也要更簡單,比如下載個APP,實名制註冊,交納一定的保證金以後,就可以直接找車了,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定位到車以後,通過手機可以解鎖汽車。再人性化一些的,像力帆這種與支付寶合作直接引入芝麻信用的,憑藉高信用值,甚至連押金都可以免了。
當然,共享汽車與傳統租車還有一個不同在於用車時間。從傳統租車公司里租車,你說我想租1個小時,估計租車公司的員工會瘋掉,但共享汽車的租賃就沒問題,一些公司甚至支持更短時間的租賃,反正你按時間和公里數付錢就行,這種租車方式更便捷,也更互聯網化。
留給傳統租車公司轉型的時間還是有的,目前共享汽車還是以節能汽車為主,這也就意味著共享汽車還是以服務本地用戶為主,在跨城市距離上,現有的共享汽車並不佔優勢,開著電動車跑長途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
不過話說回來,留給傳統租車公司的時間有多長,還真不好說,因為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也推出了共享汽車Car2Go,目前在全球9個國家、28個城市推出服務,包括中國的重慶。Car2Go使用的車輛是Smart,不是電動車,而是汽油車,解決城市間長途根本不是問題。如果Car2Go在國內發展起來,對傳統租車公司的壓力會更大。除了Car2Go,戴姆勒集團旗下戴姆勒大中華投資有限公司還投了另一個共享汽車產品Car2Share,同樣使用Smart車型。目前Smart車型市場價普遍在10幾萬左右。
如果Car2Go和Car2Share發展起來,之前買Smart的私家車主該鬱悶了,滿大街跑的都是Smart,開著自己的Smart出門,一不小心就會被人誤認為是租的車。
二、共享汽車不是新鮮事兒
要說共享汽車並不是新鮮事,至少出現的時間比共享單車要早很多,只是共享單車發展速度太快,又在今年瘋狂吸金,會更此人注目而已。ZipCar是目前美國最大共享汽車平台,積累了 77 萬用戶,公司估值已經達到了 11 億美元,國際上真正在共享汽車領域投入的以傳統汽車生產廠家為主,除了剛才說到的戴姆勒旗下 Car2Go,福特旗下有 GoDrive,寶馬旗下有 DriveNow,大眾旗下有 Quicar,通用旗下有 RelayRides。除了這些,其他看好共享汽車的傳統汽車生產廠家也在不斷投入,比如奧迪美國公司將在美國達勒姆試運行一項奧迪共享車隊項目,奧迪比戴姆勒豪氣,將使用奧迪A4,預計2017年在全美範圍內提供服務。捷豹路虎也成立了一個叫做 InMotion 的子公司,準備為用戶提供出行領域的共享汽車服務。
可能有網友會說了,這些米國大公司投資的項目猴年馬月才能惠及到我們頭上呀?
其實共享汽車已經在我們身邊了,只是媒體關注的少,像什麼盼達用車、EVCARD、一度用車、友友用車、EZZY、TOGO,蘇打出行等等。對了,還有大眾投的首汽 Gofun,一線城市能使用的確實不少。大家的模式與ZipCar都差不多,實名註冊,然後使用手機預約找車、開鎖,還車。
由於汽車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自行車,所以在發展速度上肯定無法與共享單車相比,而且共享汽車更多也是由汽車生產商在推動,或者至少要有汽車生產商的參與,畢竟成本要低很多,如果所有汽車都是採購,成本又要高出很多。
如果人工智慧可以更好的應用在這些場景中,用戶的用車體驗可能會更好,比如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還車,然後汽車通過自動駕駛系統將車開回離還車地最近的停車場。
三、保險業又有新用戶了
與自行車另一個不同在於,汽車需要上保險,不管是交強險,還是三者險,反正是跑不了的,就像保險業對於註冊成為網約車的車輛會收更多保費一樣,共享汽車的保費,肯定也不會像私家車那麼少,畢竟出現事故的幾率會更大。
除了這方面以外,針對司機的短時間不計免賠險也將很有市場,比如在用車的時候購買2塊錢不計免賠險,交車時與用車費用一起交納就OK,針對長期使用共享汽車的用戶,還可以推出針對某一段時間的不計免賠,比如200塊錢一年。
除了不計免賠險以外,還有針對司機本人的險種,也都會派上用場,比如2塊錢買個司機交通意外險,當出現交通事故時進行理賠。
哎呀,對於保險業來說,這是個不小的市場呀。
四、共享汽車也將遭遇道德風險
通過共享單車我們不難看出,在「共享」這件事情上,大眾的道德受到了很大考驗,毀車、上私鎖、搬回家,反正你能想到的方法基本上都已經有人實踐過,共享單車的廠家沒少為大眾道德買單。
共享汽車免不了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開回家這個問題倒是很好解決,畢竟汽車那麼大,總沒辦法給藏到自家陽台上,但任意損毀車輛將是一種常態。開車時不注意的小剮蹭,你也很難定位到具體的人,總不能在還車的時候安排個專人驗車吧?那與傳統汽車租賃公司有多大區別。汽車的磨損也會比私家車嚴重很多,比如急剎急停,起步地板油,這種對汽車傷害較大的駕駛方法也沒辦法避免。還有對汽車內飾的損壞也少不了。
不過坤鵬論還是很支持共享汽車的,畢竟這方便了我們的出行,特別是在北京這種每周有一天限行不能開車的城市裡,共享汽車會比較有市場。相比打車,使用共享汽車有了更多私人空間,使用上也更靈活。但想達到共享單車那種隨借隨還的便捷,共享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愛情
※久邦COO朱志:領航移動出海,我對這個時代有信心
※用戶體驗詞條-11.什麼是人機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互聯網早知道-20170720
※用戶體驗詞條-47.可用性測試
TAG:移動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