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產品研發的幾個重要問題(會持續更新)
來自專欄微流控產業化及周邊產業
微流控分類
主動控制型
被動自驅型
盤式離心式
再來個口號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目前市面上,上市產品主要是這三類
但是歸根到底的核心的,不是技術、也不是儀器、更不是晶元
而是試劑
因為,所有的所有,都要圍繞試劑的特點來針對性的開發
而試劑的終歸不過是一種反應方式
在試劑之上的重點是什麼:是標記物的特性
舉個例子:
層析紙條能上化學發光嗎?
更古老的滲濾法能上電化學發光嗎?
發光為什麼是有生化升級而來的。
我想硬要上,肯定是可以上的,但是沒有人會傻到這麼去設計產品方案
重要問題1:資金投入
我不會告訴你、現在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微流控產品
都是投了上E的資金研發出來的
對,沒錯,都是上E的資金,這是你能查到的信息
還有你查不到的信息,那就是還有無數倒下的公司
一將功成萬骨枯,也許說的就是這個吧
還有,微流控技術,近10年,沒有進步
對你沒有看錯,是沒有進步、沒有、沒有、沒有進步
如果你能承受上E資金的投入,還能承受1%的成功率
那麼下面的文字對你來說都是廢話
不想超額投入,不想成先烈,好辦
找有成功經驗的人,借用前人的經驗,可以大幅度降低投資金額
壓縮到2000W以內,不是問題
畢竟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重要問題2:合適的組織構架
如果你已經招到有成功經驗的人,那麼恭喜你,萬一挑一,人家挑了你,而不是別家
因為有成功經驗的人,能夠全盤掌握運轉的人,全微流控行業,應該不超過5個人
除掉老闆、創業的,應該就那麼2-3人了,這還是全國分布
分到你所在的城市,很可能,沒有人
例如:
北京,除了核酸微流控外,就沒有人了
可以預見,帝都未來在核酸微流控上是有絕對優勢的
深圳,更可悲,微流控全方位缺人
所以,不是一線城市就一定有優勢
有了有經驗的人,然後就是創造一個合適的組織構架
說白了,最好用圓桌會議模式(10人創業公司模式)
一旦跨部門協作,麻煩問題就多了(親身體會,絕不推薦)
重要問題3:什麼是微流控
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什麼是微流控
微流控只是一個基礎平台技術、平台之上用什麼標記物,和微流控沒有關係
微流控=側向層析=比色/比濁(生化)=光子計數(化學發光)
側向層析下面有膠體金和熒光微球
比色代表的是顏色反應、比濁代表的是濁度反應
光子計數就分得更多了,板式、磁微粒、直接發光、簡介、電化學、酶促
那微流控呢?
微流控就是NC膜、比色皿
至於NC膜、比色皿上面是什麼東西,裡面是什麼東西,和微流控沒有關係
重要問題4:當下微流控還是一個什麼概念
業內POCT領域所有人都認可的未來,但是還沒有明確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式
重要問題5:研發微流控產品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哥們,這個問題有點超綱
懂的不會說,也不能說,這個是人家吃飯的東西
列舉幾點吧
1 微流控有別於大型設備(生化/化學發光):用大設備的思路思考微流控,是一種錯誤的思考方式,首先,目前微流控主要定位是什麼?肯定不是檢驗科,所以兩者的設計思維模式完全不同。
2 微流控同樣有別於層析紙條:這個有別,是基於製造成本人為設定出來的,層析紙條的出現,是填補POCT領域的一個空白市場,既然是空白市場,行不行,好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這就是層析紙條的先天優勢。而微流控的出現,主要目的是迭代層析紙條,即成本不能過高、性能要有明顯提升、多項聯合檢測、操作簡單等等。這是微流控為什麼有別於層析紙條。
3 什麼人適合微流控產品研發經理的職位,這個之前有專門的文章討論過,這裡,我就附上結論,有研發微流控產品已經上市銷售、且銷售產品得到您和您公司的認同,這一類有經驗的研發人員是唯一值得關注的,其他人,不推薦。
重要問題6:如何選擇技術路線和產品目標
什麼是微流控、需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目標用哪些技術組合得以實現
正確的從微流控晶元開始思考,選擇合適的技術(並非最好或最擅長)
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依靠綜合平衡優化
所謂綜合平衡優化
就是以最終測試結果提升為目標,結合儀器、晶元、試劑做全範圍的大優化
今天開心,送大家一個大禮包
以犧牲測試結果的性能作為損失,換取整個產品的成功,是非常有必要的
歡迎諮詢、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註明出處
kal7039@aliyun.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