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檔案】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冬學運動

【抗戰檔案】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冬學運動

 由於中國農村經濟落後,農民知識程度非常低,「文盲在抗日根據地區,多少年代以來,都是占著90%以上的絕對多數」。這一狀況大大阻礙了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對農民教育特別重視,並根據冬季農閑的特點,認為開展冬季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通過頒布一系列條例、法令和指示,對冬學運動的方針政策、組織方式和規章制度作出詳細指導,從而成為冬學運動成長壯大的重要前提。

  冬學運動是指利用冬季農閑季節對識字不滿1000個、年齡在15—45歲(婦女至35歲)的根據地群眾進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原則是堅持說服教育,做思想工作,使其自願參加。大多由村政府組織的文教委員或臨時組成的冬學委員會主持,並遞次受村文教委員、區文教助理員、縣民教科、區教育處、邊區政府教育廳的間接領導。冬學教育時間一般是從每年12月1日開始,次年2月底止(特殊情況例外)。

  如果教學時間延長至全年,便叫民眾學校,簡稱民校。

  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冬學運動的發展,總的說來是健康的,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1937年底到1939年春,是冬學運動的準備和初創階段。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共山東省委通過發動各地抗日武裝起義,逐步在冀魯邊、魯西北、膠東、清河、泰西、湖西、魯中、魯南等地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權,宣傳抗日政策,動員群眾抗戰建國,由此開始了農民教育運動。1938年5月,山東省委擴大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後,於年底進行了第一次冬學運動,「動員差不多20萬男女受了冬學的訓練,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有顯著的進步,是邊區消滅文盲的初步工作」(孟綏之:《戰時的山東教育》,《教育月刊》復刊第4卷第12期)。但由於動員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沒有造成群眾普遍入學的熱潮,且教材雜亂,數量太少,多數不夠用,教學編組也不合理。

  1939年春至1941年初為冬學運動的快速發展階段。1939年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政治委員羅榮桓率師部及第三四三旅主力挺進山東,先後與山東縱隊第六支隊、蘇魯支隊等部會合,開闢、擴大和鞏固了魯西、泰西、魯南抗日根據地。隨著根據地政權的鞏固和擴大,冬學運動大大開展起來,冬學學員大量增加。1939年學員總數為39萬餘人,比1938年增加近1倍。此階段,在中共山東分局指導下,成立了縣、區、村冬學運動的專門領導機構——冬學運動委員會,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為首,聯合群眾團體、當地駐軍以及熱心教育的開明紳士共同組成。

  1941年至1943年,冬學運動進入艱苦堅持階段。1941年起,日軍連續對根據地發動空前殘酷的「三光」大「掃蕩」,所到之處,抓捕教員,焚毀校舍,威嚇群眾,進行欺騙宣傳和奴化教育。在此艱苦條件下,各根據地政府仍然號召繼續開展冬學運動,並指示「軍、民、學各界協助駐地的冬學工作」。

  1944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是冬學運動的壯大與提高階段。到1944年,根據地已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並開始對日偽局部反攻。這一良好局面為冬運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提供了條件。同時,共產黨經歷了延安整風運動,黨中央頒布了新的教育方針,幹部們把冬學當作推動當時各項工作、打通群眾思想的重要一環,冬學運動中的強制和處罰做法得到廢除,代之而起的是說服動員,自願參加。這樣,冬學運動在鞏固區、游擊區和新解放區都普遍開展起來。1945年,冬學運動繼續發展,已「普遍到邊區的每一個角落,深入到邊區的每一民眾」,成人教育運動達到高潮。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冬學運動,作為戰時敵後成人教育的特殊形式,在動員準備、規章制度、師資選派及培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較鮮明的特點。

  一是學前準備工作較為充分。每年11月15日到11月底的半個月,是冬學運動的準備階段。第一步準備工作是調查登記,動員入學。按照公布的《冬學運動實施大綱》的文盲標準,將15—45歲的男文盲和15—35歲的女文盲登記造冊,然後據冊動員入學。動員以政治宣傳為主,通過大會、標語、漫畫、戲劇、地方開明紳士的講演等方式,使廣大農民認識到不識字的痛苦,了解冬學運動對其切身利益和民族命運的密切聯繫,鼓勵其入學。第二步是將學員編排分組。有的按性別分組,將15—23歲的男女各編為男女青年班,24—45歲的男女各編為男女成人班;有的按年齡分為青年組、成年組、老年組;有的以婦女有無小孩分別編組;少數地區以文化程度編組;還有的按民兵、自衛隊等戰時民眾組織進行編組。第三項準備工作是籌集經費,選定地址,分發教材。冬學經費採取政府供給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辦法,如教師訓練費用由邊委會撥發,教學用具則發動農民捐獻自籌。冬學地址一般設在鄉村小學、村救亡室、廟宇等公共場所,有的還借用大的民房。冬學教材、識字課本由邊委會、區行署、縣等相關單位編寫、翻印。第四項準備工作是選拔教師。二是較為嚴格的師資選派和培訓制度。邊區要求冬學教師「必須具備文字通順,能講話,稍有教學經驗,熱心積極」等基本條件,經村冬學運動委員會選拔推薦,由區統一聘任。沒有適當人選的村莊,由縣、區冬學運動委員會加以調派。邊區還採取多種形式,培訓冬學教員。每年冬學開始前,縣政府抽調小學教師和進步知識分子集中開辦冬學教師訓練班,至少每一行政村培訓一個主任教員。在環境惡劣的地區,則採用巡迴制、輪訓制、示範制、分散訓練等辦法培訓冬學教師。培訓時間一般為1—2個星期。培訓課程分政治、業務、組織三種。冬學教師實行義務制,沒有津貼補助,但邊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鼓勵教師的辦法,如主任教員或工作繁忙的教師可免除抗戰勤務,對成績優良的模範教師給予實物或現金獎勵,或提升為小學教師。此外,還努力提高冬學教師的地位,號召「好乾部擔任冬學教師」,要求學員尊敬教師,關心教師,解決他們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難,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三是相對系統的教學內容。冬學有一定的規程、方針和計劃。所用教材一般由政府統一編寫印發。由於戰爭等因素,也有自己手抄、自編、自印的教材。冬學的教學內容,政治課由政府規定,比較一致,其他各項內容,如識字、算術(包括珠算)、常識等都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靈活多樣。因為冬學運動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密切聯繫實際,緊跟形勢,配合中心工作,為戰爭服務,為生產服務。

  政治課往往和識字結合進行,是冬學的主要課程。教學內容是:法西斯軸心國及其罪惡,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中國抗戰形勢,敵人破壞根據地的陰謀,共產黨八路軍的政策、法令、措施;再如整風學習、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等教育;另如軍事練兵、參軍參戰、武裝自衛、擁軍訴苦、民族氣節、民主思想等。1942年冬學政治課本,其中兩課是「中國人愛中國」、「武裝保衛冬學」。前者是通過了解「炎黃子孫」、「中國地大物博」等歷史、地理知識,進而達到愛國主義、民族氣節教育;後者是結合當時戰爭深入、複雜的特點而設立的。政治課是要求所有人(包括非文盲)都要上的課程。

  識字課是根據學員們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愛好等,進行識字教學。首先認最常見、最急需的字,如自己的名字、街頭生意招牌字型大小,擺小攤的先學買賣記賬常用字,勞動生產者先認作物、農具類等常用字。各學所需,各學所用。學習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通過成語、熟語、順口溜、歌曲、唱詞等來認字,是學習識字的好方法。結合生活實際,學認路條、認契約、記賬目、寫信件;練兵中認「槍法」、「踏雷」;婦女們做鞋時就認「做鞋」,紡花時認「紡花」,寫在紙牌上掛在面前,或製成文字卡片,一面工作,一面學習認字。總之,識字也是不脫離戰爭、生產中心工作。

  算術課是結合鄉村常有支差勤務簿記、現款財物記賬、糧秣收支、商品買賣、貨物交換貿易等事,學習算術珠算,使之掌握簡單簿記、運算、統計、土地丈量、體積測量等。

  常識及其他課程是「需要啥,就學啥」,「願學啥,就教啥」。冬學學員是戰爭、生產的直接承擔者,因此,諸如軍事常識,戰鬥技術,製造石雷、炸藥、火硝;耕作、選種、浸種等農業科學技術,是學員們學習的主要內容。而婦女又增加諸如婦孺衛生、縫紉等常識。

  唱歌雖沒有嚴格規定列入教程,但是政府曾明文規定,冬學學員每人每期至少學習一至幾首歌曲,而且根據年齡特徵提出不同要求。當時冬學裡所唱的一首《上冬學》歌詞,很能說明有關冬學的一些問題:「北風吹遍了每一條山溝,泥土也快要凍成冰。咱們快樂的邊區,又熱烈地開展冬學運動。大夥快去上冬學,念書識字做個模範的好國民;不識字害處可說不盡,幾千年睜眼瞎子痛苦深。站崗認不了路條,報紙和布告也都看不懂。工作起來不方便,腦筋不開勝利的道理想不通。鬼子燒掉了咱們的房屋,燒不死咱們進步的心。鬧點小病不吃緊,病不了咱們的學習熱情。咱們明白識字好,克服困難快上冬學不放鬆。」

  四是獨特的戰時教學。首先,課程內容與戰時政治相結合。如主要教學課程政治課,以講授中國抗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基本常識以及各階段戰爭的形勢和任務為主;識字課以識字斷文為基本任務,但也通過教材內容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其次,各門課程比重因地因時而異。在鞏固區,課程比重可以根據具體情形斟酌增減,一般是政治課佔40%,識字課40%,算術課20%,唱歌、組織、衛生等教育不佔正式授課時間。在游擊區及新開闢的地區,則著重政治教育,政治課佔到60%,識字課佔30%,算術課佔10%,唱歌等課程如環境不允許可以不上。1944年後,課程比重有所調整,以提高群眾文化為主,政治教育、生產教育為輔,文化課佔到60%,政治課40%。有的地區還讓群眾自己訂學習計劃,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再次,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冬學運動作為一種利用農民冬閑、集中突擊性的教育形式,除了課堂講授的常規方式外,還採取了豐富靈活、行之有效的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主要有:(1)挑戰競賽與突擊運動。在冬學運動中,以按時上課、不遲到曠課、每天識字3個、當眾背寫生字便條等為標準,經常發動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村與村之間的挑戰競賽,優勝者可以獲得錦旗、鉛筆、日記本等嘉獎。另外,有計劃地發動識字運動周等突擊運動,掀起學習高潮,形成「文盲不如一頭牛」、「識字光榮」的識字氣氛。

 (2)獎懲觀摩,樹立榜樣。邊委會要求各級領導發現模範冬學、模範教師、模範學生,隨時予以獎勵表揚。這一措施有力地帶動了農民的冬學學習。(3)利用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冬學教育。秧歌、戲劇是充滿民族性、大眾性的民間藝術形式,深受農民歡迎。各根據地政府對其進行整理和改進,利用舊形式裝上新內容,使其成為冬學教育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把冬學造成為生動活潑的群眾學習活動」。(4)注重「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如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對青年婦女多講嬰幼兒養育知識,對財糧合作幹部和兼做生意的農民多講識賬造賬;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以紡織、運糧、變工、做鞋、編席等生產組織為教學組織,學習內容照顧生產需要,如紡織組多講紡織技術,並學習「棉花」、「線」、「斤」、「兩」、「紡得好」、「紡得快」等有關字詞;教學與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結合,把人名、地名、租約、契約、開路條借條以及征糧、選舉、勞動致富等當作學習材料加以傳授。以上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員的學習情緒,效果顯著。

  五是嚴格冬學管理時間規範。每年12月1日至第二年2月底為正式學習階段,除寒假10天和星期日外,每天上課2小時。學員必須遵守時間和紀律,因病請假1天以下請示組長,2天以上須由校長批准。嚴格考試製度。每月末全縣統考一次,冬學結束時專署舉行畢業統考,合格者發畢業證書,再入民校或小學繼續學習。實行各級檢查彙報制度。村每半月向區彙報一次,區每1個月向縣彙報一次,縣每3個月向專署和邊區政府各彙報一次。每年冬學結束時,邊委會發放《掃除文盲調查表》、《冬學調查表》、《冬學運動總結提綱》,各地據此對冬學進行詳細的、全方位的總結,並提出下年度改進意見。

  山東抗日根據地所進行的冬學運動最顯著的成就與作用就是為戰爭服務,為生產服務,為中心工作服務。冬學運動激發了農民的民族意識和抗日積極性,提高了農民的抗戰覺悟,使農民對抗戰形勢、抗日基本政策和任務有了較多了解,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同時也抵制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奴化教育,強化了游擊區農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使之樹立「民族至上」、「國家至上」、「抗日高於一切」、「不做漢奸順民」的思想,大大抵禦了日偽的欺騙宣傳和奴化教育。

  冬學運動對根據地各項中心工作也起到了配合和推動作用。首先,冬學運動配合了反蠶食、反掃蕩、反投降工作。在1942—1943年,日寇大舉「掃蕩」、「蠶食」,邊區形勢異常嚴峻,在冬學運動的宣傳教育下,廣大農民普遍掌握了反「蠶食」、反「掃蕩」的基本常識,並積极參加了對敵鬥爭。其次,冬學運動配合了邊區民選。在冬學運動的民主教育下,農民不僅了解了民主政治的意義,還懂得運用自己的民主權利,積极參加區選、村選。再者,冬學運動配合了救災工作。每遇水旱天災時,冬學都號召學員互相救助、積極生產、重建家園。此外,冬學運動還積極配合了擴軍徵兵、擔架運輸、公糧徵集、春耕生產等各階段中心工作。

  冬學運動提高了農民的文化水平。隨著冬運的漸次展開,成千上萬的農民由「目不識丁」的愚昧狀態進而成為逐漸能夠「讀書明理」的人。他們不僅在政治水平上有了顯著的提高與進步,而且在文化知識水平上也有了明顯的完全不同於過去的進步。這是根據地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不可否認的成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受著封建觀念束縛的邊區婦女,走出家門,參加冬學,文化政治水平明顯提高。隨著文化知識和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婦女還走向社會,參政議政,為抗日救國和邊區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推薦閱讀:

邪惡的軍事-工業複合體
軍事專家談南海「超限戰」:我就靜靜地看著你出牌
中國修復了瓦良格號,為什麼不修復明斯克號?
歐洲反恐不會是以軍事打擊了事
【賀彼】近賞 Breitling 軍事風新作

TAG:抗日戰爭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