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音樂人,掙得可沒你想的那麼多!
來自專欄搖滾天堂14 人贊了文章
因為眾多業內公司今年的頻繁曝光——隨便舉兩個吧,Spotify和智能音響公司Sonos——華爾街越來越關注音樂市場了。
隨著各地的投資者開始更加密切地關注音樂科技公司,花旗集團也開始著力於全面了解音樂產業的財務狀況。
原報告有80頁,你可以在「閱讀原文」觀看完整報告。
花旗銀行的技術研究團隊最近發布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它為數字流媒體的時代的美國音樂市場提供了一些視角獨特的見解。雖然這份長達80頁的報告里有許多新見解,但毫無疑問最讓人震驚的是一個事實:
美國樂迷們在音樂上花的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每年超過20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流媒體、CD銷售、音樂劇、演出、廣告——總共音樂產業的收入會超過430億美元。
但是,那些創作這些音樂的藝術家卻只拿到了50億美元,只佔到樂迷花銷的12%!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製作和發行音樂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所謂的「價值漏損(value leakage)」。在藝術家和樂迷之間存在著無數的中間人,他們每一個環節都會漏損一定的成本——產品公司、流媒體公司、網路運營商等等。
「當你跟蹤有這些美元的時候,最後它們中只有大約10%最終會被藝術家抓到自己手裡。」花旗集團研究員詹森·巴齊內是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他一直關注於媒體、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等領域。
巴齊內還告訴滾石雜誌:「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從來沒有意識到音樂產業的血腥程度,以及美元是怎麼在產業內進行流動。他們真的掙不到什麼錢,整個產業的漏損率高得讓人難以置信。」
在理想狀態下,藝術家們可以直接把他們的音樂傳遞給樂迷群體,並且獲得絕大部分利潤(如果不是全部的話)。
但是,如今的音樂產業依然運行在幾十年前的那套系統之下,當時的音樂在商店中出售,樂迷們買到實體的專輯,保存在自己家裡。那時候並沒有通過互聯網付費收聽或者會員制度這些東西(像Spotify和其他同類公司做的那樣)。
因此,隨著其他音樂發行渠道的介入,音樂的發行和銷售方式已經大不相同,大量的資金離創作音樂的藝術家們越來越遠了。
花旗銀行的分析師估計,這種摩擦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減少。報告也指出,現在的藝術家們其實已經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了,通過舉辦巡迴演唱會和自己發行專輯,他們已經獲得了比過去幾年更高的商業收入——目前12%的這個比率,在2000年的時候甚至只有7%。
此外,花旗同時還預測音樂產業本身的結構也會慢慢趕上流媒體和數字音樂的時代,導致各大公司之間合併整合成所謂的「音樂媒體」公司,從而可以為藝術家們提供更加優惠的服務。
如果互聯網音樂公司最終「從功能上轉換為音樂廠牌」,就像花旗的研究報告所揭示的那樣,或者演出運營商與流媒體服務商產生了併購,那麼整個音樂產業鏈將會削除多餘的中間商,從而把節省出來的錢回饋給音樂創作者。
「通過垂直整合,你可以製造出一顆產業恆星,這是傳統的唱片公司無法做到的事情。」巴齊內說,「我認為當今消費者為音樂消費的習慣已經徹底被改變了,然而在音樂產業內部,大型企業之間還需要更多的併購才能適應這種消費習慣的轉變。」
「音樂產業的消費模式已經發生變化,但音樂產業還沒有做出及時的反應,我們必須等待下一個篇章。」
閱讀原文80頁報告references: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news/music-artists-make-12-percent-from-music-sales-70674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