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激光雷達獨角獸的倒掉,可能進入倒計時了

一隻激光雷達獨角獸的倒掉,可能進入倒計時了

來自專欄量子位21 人贊了文章

車栗子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原本快要上市的激光雷達公司Quanergy,已經幾個月沒提IPO的事了。

投資方兼親密夥伴戴姆勒,也絕口不提同Quanergy的合作。

最近一年半,公司已有許多員工離職

這些,是幻滅的前兆么?

順風順水的過往

Quanergy,是激光雷達 (LiDAR) 領域的獨角獸

2012年成立,2014年秋天便已和梅賽德斯-賓士達成了合作

大概從那時起,這家年輕的公司就成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寵兒。

公司與賓士之間的戰略合作,也很快讓世人看到了成效。

搭載M8的賓士E350

2015年1月的CES展,兩家公司合作展出了一台搭載Quanergy激光雷達的賓士E350。一切似乎都指向未來的繁榮。

那時,激光雷達是Velodyne一家獨大 (如今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但Quanergy作為新玩家的勢頭絲毫不弱:

Velodyne的產品體積很大,價格很高。相比之下,Quanergy給出了資本市場最喜歡的那種承諾:會讓設備變得輕小便宜

於是,大量資金涌了進來。

2016年8月,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5.9億美元,並且已經累計融資1.5億美元。德國的戴姆勒 (賓士母公司) ,韓國的三星和美國的Sensata都是重要的金主。

去年9月,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Quanergy已經遞交了上市材料,希望在2018年進行IPO。如果一切按計划進行,Quanergy很可能成為第一家激光雷達上市公司。

來自戴姆勒的信號

然而,剛剛過去的7月,戴姆勒宣布了一件事:

公司正在進行一個項目,即在舊金山灣區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許多合作夥伴參與其中,獨獨Quanergy沒有被提及。取而代之,無人計程車上搭載的激光雷達將由Velodyne提供。

至於,公司和Quanergy目前的關係如何,戴姆勒也拒絕評論

外界紛紛猜測,這隻獨角獸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

戴姆勒給出了一個危險信號,但這早不是Quanergy的第一個危險信號了。

產品參數不實

按時出貨,對Quanergy來說一直是件困難的事。

激光雷達裡面的技術,並不容易攻克。包括Velodyne在內的其他廠商,也出現過延遲交貨的現象。

可是,Quanergy已經發貨的激光雷達中,至少有一部分,並沒有宣傳中那樣優秀的性能:

M8:機械式

2014年,機械激光雷達M8發貨了。

M8

巴黎PSL大學的研究人員,測試了到手的M8,發現宣傳中50米才會出現的誤差,戶外環境下11米就已經出現了。

另外,M8在戶外的表現,比室內差很多。問題是,激光雷達主要還是用在自動駕駛車身上,所以戶外才是重點。

公司CEO Louay Eldada (簡稱達達) ,並沒有否認這次測試結果的真實性。他只是說,那都是過去時了。

達達前幾天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現在94%的M8都能支持200米的感知範圍。

即便CEO的表達還算自信,從公司對產品的描述來看,也能感受到技術上的捉襟見肘

2014年12月,一篇新聞稿提到M8有300米範圍;

2017年1月,團隊表示M8的範圍是200米

2017年7月,改成了「超過150米」;

2017年11月,數字變成了形容詞「long」。

彭博社採訪了Quanergy的幾位前員工,其中有人透露,M8退貨率非常高。前員工還提到,團隊根本沒去修復bug,直接把有缺陷的設備發出去了。

對此,公司一位發言人否認Quanergy曾在知情的狀態下發出次品,並稱今年 (2018年) 2月發貨的版本,並沒有收到退貨

S3:固態式

2016年1月,固態激光雷達S3出世了。與機械式產品不同,它不依靠轉盤來向各個方向射出激光。

S3

IEEE編輯Evan Ackerman看到過一次S3的演示,並在一篇文章里說明,S3的實際參數一定沒有達到發布會宣傳的數字。

CEO也承認,那時發布的參數存在虛報。但他覺得,在CES上展示產品,誇大一些是正常的。

就算參數真實,目前S3標註的感知範圍是150米,也無法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以70英里 (約113公里) 時速來計算,至少需要檢測前方200米路況,才能躲避6秒之外的障礙物。

固態產品,本就很難達到機械式激光雷達的準確度。

更何況,設備的開發過程本身,也受到了不小的阻礙:

怨聲日甚一日

同意接受彭博採訪的前員工,全部要求匿名,大部分表示害怕報復

他們大多提到,CEO達達會阻止一切關於產品開發的爭論,任何異議在他那裡都不可容忍。員工因此產生了負面情緒。

聯合創始人離職,之後

2015年,聯合創始人Angus Pacala離職 (達達稱是和平分手) ,不久後創立了新公司Ouster,成了Quanergy的競爭對手。

Angus Pacala

而在員工面前,達達不斷攻擊Pacala,也攻擊他的新公司,大家的負面情緒又加深了。

人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感覺:CEO一直譴責前同事,是為了讓所有人對他一人忠誠

可在一言堂里,技術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原本,技術探索中的失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件事總是看不到改觀,大家便會把現狀和環境聯繫到一起。

工作環境完全容不得爭論,人們即便有問題也不便張口,問題也就無從解決了。

墨西哥邊境的數字屏障

自動駕駛業務,沒有按照期望的樣子發展,Quanergy也不想在這條路上孤注一擲

2017年,在墨西哥邊境建立電子屏障的計劃,便是公司多條腿走路的一個例子。

達達希望,這個項目可以幫助公司,打開自動駕駛以外的市場,並不認為這是公司迷失了方向

Quanergy的虛擬邊境

然而,電子屏障項目,引起了員工的反感,大量僱員在過去18個月里離職了,且有部分身居要職。

墨西哥邊境的屏障還沒造好,CEO和員工之間的隔閡可能已經堅固。

這樣的危險跡象,整個行業都注意到了。

找投資 vs 找買主

可能是業務重心調整,也可能是外界對其產品失望,Quanergy今年宣布的合作夥伴,沒有一家自動駕駛領域的企業。

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公司正在尋找買主。達達堅決否認了這個說法,也不承認和金主的關係出現了任何問題。

事實是,公司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可被問到三星和Sensata還會不會繼續投資時,達達說這些公司「已經抓住了想要抓住的東西」。

他還透露,這次可能有三分之一的資金來自中國。言下之意,這輪融資已經快要結束了。

CEO的圍笑

即便內憂外困,CEO依然雄心勃勃。

夢想還是有的

達達說,Quanergy的激光雷達是有競爭力的,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設備的性能就優於標註的參數。

在一間長12米的會議室里,他為彭博記者做了一次S3演示。

不過,戶外演示他就拒絕了,給的原因是固件更新

不知道,這樣的理由能撐多久。也不知道,用其他業務為 (自動駕駛激光雷達) 技術突破爭取時間,能爭取到多久。

分析師Mike Ramsey說,用技術許諾投資方的初創公司,大都走得艱難。許多公司,最終捨棄了技術研發,變成了諮詢公司。他覺得,目前市場里的激光雷達玩家,未來會發生重大的整合

但不論還有多少時間,達達似乎都沒有放棄的意思。

他要說的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當然,這是本土化轉述,原話如下:

Ultimately, When it takes off in a big way, it will dwarf everyone else.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專欄:量子位 - 知乎專欄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頭條號簽約作者

??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推薦閱讀:

TAG:自動駕駛 | 無人駕駛車 | 光學雷達Lid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