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了老師,到底對孩子多重要?他們的故事讓人淚目
來自專欄幼兒說5 人贊了文章
選對了老師,到底對孩子多重要?
一位小男孩回到家後,一看見媽媽就嗚嗚哭了起來,說被老師打了一巴掌。在詳細了解後,事情是這樣的:
臨放學前,小男孩感覺口渴,便走到飲水機前喝水,因為太口渴,便想多喝一杯,倒到第二杯時,老師滿臉怒火地衝過來,抬手就給了他一個耳光。
媽媽詢問了孩子同班的幾個小朋友,他們都說看到了事情的經過。
後來,老師解釋是「孩子把地板灑濕了,不聽勸……剛好跟男友鬧分手,一時衝動……」這位媽媽沒再追究,她覺得那位老師平時對小朋友也挺用心的。
但她擔憂這次經歷,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當孩子跟她說「不喜歡老師了」,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
這是最近一位媽媽的留言。
看完這位媽媽的留言,我剛好看到了最近甘肅一位爸爸痛斥老師用繡花針在3歲孩子身上刺了兩個洞的熱點,無數父母也在熱議。
想起一位朋友,好幾年前,他把兒子送到家裡附近的幼兒園。剛入園那天,發現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熟悉的鄰居。當他放心地送孩子上學後,過了幾天孩子便哭訴:「老師說要拿剪刀把我的手剪了……」那一刻,他渾身冒汗,那種感覺難以言表。
縱觀過往,有孩子被喂葯、有孩子被牙籤戳、有孩子被關小黑房、有孩子被打罵、有孩子被羞辱罰站……這些事情讓父母們揪心不已。我始終認為,老師也是普通人,他們難免會情緒衝動而犯一些錯誤,並且,我也認為這樣的意外,只是少數的情況。可是,當這樣的事情降臨在一個孩子身上,可能便是100%的傷害。
▲被老師「欺負」的孩子,可能會面臨怎樣的成長陰影?
專門研究兒童欺凌與心理的日本心理學家武田明美等人,曾經在哈佛做過一項規模不小的研究。他們用儀器觀察1500名有長期遭遇欺凌侮辱經歷的孩子,發現他們大腦前額葉的灰質普遍減少。換言之,當一個孩子長期被欺凌侮辱,其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發育會受阻,繼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比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情緒自控力、分析和思考力、記憶力……隨之而來的,這些孩子未來還可能有自卑、抑鬱、人際交往力弱等問題。總之,成長陰影會帶來「惡果」。
小時候的灰暗經歷,可能會伴隨一輩子
除了大腦和心理的影響外,被老師「欺負」,還會給孩子帶來「群體偏見」。我們常常見到,跟父母相比,小朋友對老師更信任。好比一位媽媽鼓勵孩子喝水,媽媽在家裡經常叮囑,效果甚微;某天孩子從幼兒園回家突然主動倒水喝,孩子解釋「老師說多喝水對身體好」。這位媽媽忍不住要爆粗口:「這不正是我每天說的話嗎?」在孩子對老師普遍信任的前提下,孩子突然被自己尊敬的老師欺凌侮辱,這種痛苦和難受的經歷,可能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永久的偏見。從心理學來說,這叫「群體偏見」,小時候一旦養成,當孩子長大後,即使見到真正的好老師,也會因為過往的經歷而讓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鏡」。
▲父母要如何引導小朋友,減少心靈傷害?
有一位智慧的讀者媽媽,曾經給我說過自己的做法,幼兒說覺得很贊。
她家的小女孩3歲那年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因為多次尿褲子,換了4條褲子後,老師嘻嘻哈哈地在她臉上畫了4條黑線,說她是小丑。畫完後,老師還對其他小朋友說:「尿褲子的孩子是小丑,很丟人,大家不要當小丑……」聽完女兒的遭遇後,媽媽說:「老師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不應該在你臉上畫黑線,因為尿褲子很正常。但是,孩子,沒有人不會犯錯,就像你小時候把小玩具丟進湯碗里一樣,媽媽原諒了你。所以,你也要學得原諒別人,懂得原諒別人的孩子,才能得到快樂。」
後來,小女孩從幼兒園回來,雖然有時還會被畫黑線,但孩子已經很坦然:「媽媽,我今天又被老師畫了2條線,已經越來越少了。媽媽我也在進步了。」看來,原諒是最好的治癒。
如果說,「不原諒」是心裡的一片黑雲,那麼「原諒」便是一片白雲。黑雲積聚越多,便會下雨,還可能是狂風暴雨;而白雲的後面,會有藍藍的天空和明媚的太陽。原諒別人也會犯錯,如同原諒自己也會犯錯那樣,同理心會給孩子帶來「坦然」,減少心靈傷害。
▲有人問:為什麼「欺負」孩子的老師,很多時候是未婚的?
大多數情況下,的確是這樣的。因為女人們在沒有經歷做母親的過程,便難以體會到一個小生命從孕育到長大如何不容易,也不容易體會到一位媽媽從懷孕到分娩到養育孩子如何艱辛。也正因為她們沒有這種經歷,所以她們常常缺乏對孩子的悲憫以及對生命的敬畏。正如一位朋友曾經跟我說,生孩子前,每次聽到別人的孩子哭鬧便感覺厭煩,當她在產房裡第一次聽到自己寶寶的哭鬧聲時,突然覺得那是世間最美妙的聲音。這便是成為媽媽的角色轉換,對一個女孩子帶來的改變。
其實,欺負孩子,與「是不是媽媽」無關
記得幾年前,兒子還讀小班時,我有一次送他上學。進門後,發現一位小女孩一邊哭一邊拍打老師,怎麼也不肯穿上衣,哭鬧得鼻涕泡都冒出來了。一位老師勸說了一會便無奈地離開了,這時走過來另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她微笑著蹲到小女孩面前,輕輕地問:「你是不是想把衣服的後面穿在前面,前面穿在後面?」原來小女孩衣服的圖案是在後背的,前襟沒有任何圖案。小女孩抽噎著點點頭。年輕的老師笑著說:「我小時候也是這麼想的,我也覺得很有趣。那老師就幫你反著穿吧!」小女孩順從地穿下了。
後來聽說那位老師連對象也沒有,因為樣子不好看被嫌棄。所以,欺負孩子,與「是不是媽媽」無關。
有句話說得很好,不耐煩,是下意識的反應,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希望天底下的孩子,總能看到善良,遇見美好吧!
關鍵字:幼兒園經歷、欺凌侮辱、心理陰影、幼兒心理、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到底寶寶幾歲後才適合長途旅行?給父母的4點科學忠告
※孩子幾歲開始,便留意「生日」?過生日對孩子有意義嗎?
※孩子學會游泳不易溺水?父母對孩子游泳的3個嚴重錯誤認識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在家訓練
※孩子專註力差?睡前別看電視別聽語音故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