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直連的套路和支付機構的出路
4 人贊了文章
「斷直連」,無疑是今年支付圈最熱的話題,沒有之一。無論是業內還是業外,也無論是真懂還是假懂,不提「斷直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支付的,於是,各種解讀都出來了。
實際上,「斷直連」不是個新提法,早在2013年《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就初見端倪。「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應當在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下,與其簽訂合作協議」(第26條); 「收單機構應當根據特約商戶受理銀行卡交易的真實場景,按照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和發卡銀行的業務規則和管理要求,正確選用交易類型……」(第25條)。
據說,上面兩條,是某些人當年強烈要求寫入《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的,因為那時支付機構跟銀行合作的「網關支付「已經繞開了清算組織,引起這些人的警覺。
不過當時的監管思維還是很尊重市場、鼓勵創新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還是留足了餘地規定只要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收單機構就可以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也就是說,只要符合相關協議約定,銀行卡收單交易也可以不經過清算組織。如果沒有這個限定條件,也許五年前就掀起了斷直連風波,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快捷支付和條碼收單了。
然而,快捷支付和條碼收單就像兩匹野馬,在清算組織外飛速發展,這進一步讓部分人感到壓力,恰逢全國掀起互聯網金融整治浪潮,央行2016年4月發布「112號」文,首次明確「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共同建設網路支付清算平台(指「網聯」),平台建立後,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鏈接開展的業務應全部遷移到平台處理。與2013年的收單辦法相比,「112號」文似乎不再兼顧市場了,無論是否有協議支撐,都得「斷」。網聯,就這麼降臨了。
從網聯到銀聯,從快捷到收單,「斷直連」升級了
2016年「112號」文的斷直連,僅指快捷支付的斷直連,由網聯轉接,跟條碼收單沒關係。顯然,這又雙叒叕讓一部分人覺得哪裡不對,於是乎,2017年連續發了兩個文——「281」和「296」。
「281」用「合法清算組織」的叫法替代了「網路支付清算平台」,顯然,銀聯入圍了,網聯不再是斷直連的唯一轉接清算組織;「296」將「條碼收單」明確規定為斷直連的範圍,於是乎,不光是快捷支付得斷,條碼收單也得斷。斷直連,升級了。
備付金集中上收讓「斷直連」無遠弗屆
如果你以為「281」和「296」就是「斷直連」最後的底牌,那就太天真了。「斷直連」的擴張可能才剛剛開始。
隨著備付金全部上收到央行專戶,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存款賬戶將被註銷(跨境支付業務、預付卡業務、基金銷售業務的備付金存款賬戶除外),無論是不是跨行清算、也無論是不是快捷支付或條碼收單,只要支付機構要劃轉備付金,都得向清算機構發出請求,由清算機構劃撥備付金,以前支付機構直接向備付金存款銀行髮指令調撥資金的介面也被「斷」了。最終,斷直連將無遠弗屆。
「斷」的不光是介面,更是遊戲規則
「斷直連」的最終目的,顯然不僅是斷開銀行和支付機構間的支付介面,還要讓清算組織作為樞紐強勢插入,重新樹立在支付結算市場的中心地位,成為數據的中心、賬戶的中心、規則的中心和技術的中心。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實現銀行和支付機構間的物理介面完全斷開後,下一步,清算組織就會著手樹立新的業務規則、技術壁壘和手續費分配機制了,當前市場的遊戲規則可能被重新改寫。
「去牌照化」也許是支付機構更好的出路
斷直連加上備付金集中上收,意味著大多數支付機構在失去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同時,還增加了資金清算通道的成本。沒了攬儲的動力,銀行對中小支付機構也不再那麼待見,而且支付機構還面臨越來越重的監管壓力和合規成本,動輒上千萬的罰款,也讓那些支付機構望而生畏。
所以,對於大多數支付機構而言,備付金集中上繳和斷直連時代的「支付牌照」其實已沒有多少價值,除了對「牌照買賣」資本變現的期待,剩下的,恐怕也只是為了規避被扣上「無證支付結算」的帽子而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罷了,更何況,還得投入幾千萬充當營業收入,以應對五年一度的牌照續展考核,性價比實在不高。
尤其在一大堆正野蠻生長、跑馬圈地的「無牌」聚合支付服務商大肆瓜分線下實體商戶的現階段,支付機構與其捧著「緊箍咒」一樣的支付牌照,倒不如索性扔了名分,輕裝上陣,把快要失去大半的實體商戶市場再搶回來。
在兩大巨頭支付機構已經獨霸C端市場的現實下,實體商戶是這些支付機構唯一的機會,而「無牌」的聚合支付服務商目前仍然坐享「監管真空」的制度紅利,無論在實體商戶拓展、資金掌控,還是在業務管理、創新空間方面,都未受管控,其經營成本、組織靈活度、產品創新空間都遠遠優於持牌機構,這直接導致持牌機構在B端市場難以與聚合支付服務商抗衡,這就是所謂的正規軍打不過游擊隊。
所以,在強監管的金融政策大背景下,在「無牌」勝「有牌」的市場環境中,在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繳存的套路上,「去牌照化」,也許是支付機構更好的出路,連牛X閃閃的某金服近期不也聲稱自己「不是金融機構,而是科技公司」 么,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媽,乾兒子我不當了,您去管親兒子吧」。
當然,「無牌」的聚合支付服務商還能奔多久,這恐怕要取決於「斷直連」的套路還能挖多深了。
更多支付文章,可關注微信訂閱號:支個付
推薦閱讀:
※顯氣質的配色套路,穿出高級感!
※約會期間,讓女人無法拒絕的六個「牽手」套路,你牽過她的手嗎?
※特朗普用商人套路敲詐世界:已從日韓開始,下一個是中國?
※活用這幾個小套路,顧客都能記住你的餐廳!
※甜炸了的表白套路對話 絕對成功的表白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