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季節看襄樊之戰曹孫軍事博弈
29 人贊了文章
對於襄樊之戰不少人會有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孫權不北伐呢?
特別是在曹操調走張遼後,合肥守備力量已經被削弱了,為何孫權不賭一把呢?
我認為這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冬季枯水。
首先確定下時間,根據張遼傳和武帝紀記載,曹操調動張遼的時間是在孫權稱藩後,也就是在冬十月之後。
【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
【關羽圍曹仁於樊,會權稱籓,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
而曹操選擇冬十月作為節點,之後才調動張遼是有所考慮的,因為進入冬季後,諸多河流會進入枯水期,這樣即使孫權有心機也難以伸展拳腳。
枯水期是古代軍事行動,特別是要用到水軍的軍事行動極為重要的一點,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三國時期有關水勢對作戰的影響就多有記載:
諸如司馬懿要伐吳,結果因為冬季水位下降,導致大船無法運作
【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至荊州,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
公元225年曹丕南下閱兵時也疏忽了這點,不聽蔣濟勸告,在冬季動用大量戰船,結果就是船隊癱瘓
【車駕幸廣陵,濟表水道難通,又上三州論以諷帝。帝不從,於是戰船數千皆滯不得行。】
後來好在有蔣濟幫他出謀劃策,才導致沒有太大損失。
另外對於漢江流域,水經注也有一些記載,說的是冬季水位都能淺到可以涉渡,這樣的水位船隻自然會擱淺了。
【水經註:沔水又東,偏淺,冬月可涉渡,謂之交湖。兵戎之交,多自此濟。】
不過如果北朝的軍事優勢並非很大,那麼在冬季南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畢竟北軍論水戰不如南軍,如果同樣在水勢下降的情況下作戰,是對北軍有利的。
一般來說冬季水位為低,夏季水位為高,而春秋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當年孫權給曹操寫「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一旦春水到來,水勢上升,那麼戰場的形勢就會發生變化了。
無獨有偶,在公元222年曹丕伐吳選擇秋冬之際,期間潘璋尋思救援江陵之計,便就顧慮到了水勢。
【將魏將夏侯尚等圍南郡,分前部三萬人作浮橋,渡百里洲上,諸葛瑾、楊粲並會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絕。璋曰:「魏勢始盛,江水又淺,未可與戰。」便將所領,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葦數百萬束,縛作大筏,欲順流放火,燒敗浮橋。作筏適畢,伺水長當下,尚便引退。】
不過曹丕在董昭的勸阻下急忙叫夏侯尚撤軍,這才避免了一場慘敗。
【大駕幸宛,征南大將軍夏侯尚等攻江陵,未拔。時江水淺狹,尚欲乘船將步騎入渚中安屯,作浮橋,南北往來,議者多以為城必可拔。昭上疏曰:「武皇帝智勇過人,而用兵畏敵,不敢輕之若此也。夫兵好進惡退,常然之數。平地無險,猶尚艱難,就當深入,還道宜利,兵有進退,不可如意。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橋而濟,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狹也: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賊頻攻橋,誤有漏失,渚中精銳,非魏之有,將轉化為吳矣。臣私慼之,忘寢與食,而議者怡然不以為憂,豈不惑哉!加江水向長,一旦暴增,何以防禦?就不破賊,尚當自完。奈何乘危,不以為懼?事將危矣,惟陛下察之!」帝悟昭言,即詔尚等促出。賊兩頭並前,官兵一道引去,不時得泄,將軍石建、高遷僅得自免。軍出旬日,江水暴長。】
其中董昭提到的武皇帝之事,可能就是指當初曹操因為春水方至而撤軍之事,於是曹丕也在入春後下令撤軍,畢竟再打下了只會對魏軍越來越不利。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像曹丕一樣逃過一劫,軍事是兇險一事,有些人的下場就沒曹丕這麼好了。
比如東晉桓溫的第三次北伐,是在盛夏之際藉助水勢進軍神速,一度打到了枋頭(濮陽附近)。
但是不久後進入了相持階段,這時候桓溫的謀主郗超勸諫說:「「清水入河,無通運理。若寇不戰,運道又難,因資無所,實為深慮也。今盛夏,悉力徑造鄴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陣而走,退還幽朔矣。若能決戰,呼吸可定。設欲城鄴,難為功力。百姓布野,盡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請命。但恐此計輕決,公必務其持重耳。若此計不從,便當頓兵河濟,控引糧運,令資儲充備,足及來夏,雖如賒遲,終亦濟克。若舍此二策而連軍西進,進不速決,退必愆乏,賊因此勢,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澀滯,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閡,非惟無食而已。」」
郗超的意思大體是說,要麼加緊推進步伐,讓北伐軍直接殺到河北去,要麼就固守糧道先行撤退,明年夏天我們再接著打。不能像現在這樣拖著等冬天來啊。要是冬天到了,水位下降,氣溫下降,我們到時候面臨的局勢可不僅僅是缺糧食而已啊!
郗超的話可以說是很精闢地說出了南軍在北方冬季作戰時的兩大劣勢:1、氣溫下降,將士們容易水土不服。2、水位下降,河道就會不通,這樣運糧,調兵都會成為困難。
然而桓溫沒有聽從郗超的建議,於是等到了冬天,桓溫發現情況嚴重了,史書記載:
【先使袁真伐譙梁,開石門以通運。真討譙梁皆平之,而不能開石門,軍糧竭盡。溫焚舟步退,自東燕出倉垣,經陳留,鑿井而飲,行七百餘里。垂以八千騎追之,戰於襄邑,溫軍敗績,死者三萬人。】
也就是說到了冬天,桓溫發現因為水位下降,自己無法坐船撤退了,桓溫只好命令袁真去決堤放水提高水位,可是因為敵軍阻礙,袁真沒完成這個任務。於是桓溫軍不得不燒船從陸路撤退,軍糧斷絕,連喝水都只能靠鑿井,再加上路途遙遠,大幅度的削減了桓溫軍的戰鬥力,之後有遭到了慕容垂的追擊,結果大敗,死者三萬人,這是桓溫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桓溫沒有像曹丕一樣聽取謀臣意見故而大敗,不過桓溫好歹自己跑了回去,而有的人就沒有桓溫一樣幸運了,他就是南陳名將吳明徹。
在公元577年冬十月,陳宣帝讓吳明徹率軍北伐北周:
【冬,十月,戊申,周主如鄴。
上聞周人滅齊,欲爭徐、兗,詔南兗州刺史、司空吳明徹督諸軍伐之,以其世子戎昭、將軍惠覺攝行州事。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帥眾拒戰,戊午,明徹擊破之。士彥嬰城自守,明徹圍之。】
吳明徹的一開始的進展還算順利,然而當北周的援軍逐漸到達後,局勢逐漸出現變化,陳將蕭摩柯發現北周軍打算阻斷陳軍的歸路,便勸諫吳明徹趕緊發動攻擊,然而吳明徹並沒有聽從。
【摩訶謂明徹曰:「聞軌始鎖下流,其兩頭築城,今尚未立,公若見遣擊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則吾屬虜矣。」明徹奮髯曰:「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摩訶失色而退。】
於是當周軍隔斷陳軍歸路後,吳明徹才發現大勢已去,當時有人建議還是要決堤加大水位突破周軍包圍,而也有人認為一下子決堤船隻會顛覆,還是用騎兵先行突圍吧。此時吳明徹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就讓蕭摩柯率領少數騎兵殺出,而自己率領水軍撤退,結果因為【水勢漸微,舟艦並不得渡,眾軍皆潰】,之後成為了北周的俘虜。
【軌輕行自清水入淮口,橫流豎木,以鐵鎖貫車輪,遏斷船路。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破堰拔軍,以舫載馬。馬主裴子烈議曰:「若決堰下船,船必傾倒,豈可得乎?不如前遣馬出,於事為允。」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乃遣蕭摩訶帥馬軍數千前還。明徹仍自決其堰,乘水勢以退軍,冀其獲濟。及至清口,水勢漸微,舟艦並不得渡,眾軍皆潰,明徹窮蹙,乃就執。尋以憂憤遘疾,卒於長安,時年六十七。】
故而雖說兩淮有不少河流,但在冬天水位會下降,這顯然是不利於南軍北伐的。
水位下降,進一步導致的就是南軍機動力下降,在運糧、調兵上沒有了優勢,如果過於深入敵境,還會發生有去無回的慘事。(當然,現實些考慮,我覺得孫吳打合肥基本上都打不下來,連繼續深入敵境的機會都沒有………)
而曹操和孫權達成協議,同時曹操調走張遼也是在冬季,可以說曹孫雙方理應都是心理有數的。
孫權知道,這時候向曹操提議聯合,對方能放的下心,因為此時吳軍北伐風險大,吳軍陸戰不如魏軍,而如果在冬季用兵,水軍的優勢也較難發揮。。
曹操也明白,這時候調遣張遼沒什麼問題,吳軍部隊部署在西線,即使孫權反悔,那也有把張遼所部調回合肥的時間。
當時合肥城固,江北人空(換言之可以等同於堅壁清野了),水位下降,這都是曹操做出決策所仰仗的有利因素。再考慮孫權之前圍攻合肥百餘日不下一事,可以說即使孫權北伐,短時間也無法攻破合肥,而戰局一旦陷入僵持,水位逐漸下降,孫權軍難以久持。(何況還有張遼的回援,見到張遼,孫權估計就要心涼一半了。)
如果是盛夏之際,曹操可能還會有所猶豫,但是在冬季就不用過於擔憂了。(順便一說諸葛恪舉國北伐那次,也是在盛夏就是為了發揮吳軍水軍的優勢。不過依然沒打下來合肥……)
而且當時曹操還動用了些小心機,在明面上發布的命令都是叫張遼各軍慢慢來,不著急,而像懂地理懂老闆心思的張遼溫恢等人很快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詔書召潛及豫州刺史呂貢等,潛等緩之。恢密語潛曰:「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卿受其責矣!」潛受其言,置輜重,更為輕裝速發,果被促令。遼等尋各見召,如恢所策。】
可見即使曹操有了上述有利因素,依然沒有放鬆警惕,他明面上傳達命令叫張遼等人慢慢來,一方面如溫恢所說是為了不驚動遠眾,一方面我認為就是作給孫權看的。讓孫權明白,自己沒有急忙調遣張遼,以示遊刃有餘。
如果當時有手機的話,我想會有這樣的對話:
曹操:冬水方去,公宜速取。
孫權:關羽不死,孤不得安。
推薦閱讀:
※三國最被忽略的梟雄,孫權都奈何不了他,中國一鄰國至今膜拜
※中國通俗史64 減損再減損的司馬懿
※揭秘孫權三個不爭氣的太子:孫登、孫和、孫瑾 東楚網
※孫權也是盜墓的行家,曾盜吳王墓只為給父親修廟
※三國末東吳大亂序幕:孫權晚年痛失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