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愛情故事|一生只夠愛一人
來自專欄二狗子的胡侃居2 人贊了文章
學者羅蘭·巴特曾在《戀人絮語》中寫道:「我一生中遇到過成千上萬個身體,並對其中的數百個產生慾望,但我真正愛上的只有一個。」
講一個故事。關於錢鍾書和他的夫人楊絳先生。
楊絳與錢鍾書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被廣為傳頌,錢鍾書給了楊絳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1932年3月的一天,風和日麗,幽香襲人。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幸運地結識了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錢鍾書。當時錢鍾書穿著青布大褂,腳穿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談吐機智幽默,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
當年的楊絳面容姣好,氣質極佳,不乏追求者,據小道消息稱,追求她的人多達72個。「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這就是錢鍾書在見到楊絳第一眼時的感覺,後來被他收錄在詩歌里。
兩人一見如故,侃侃而談。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楊絳的追求者里,就包括了後來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費孝通。費孝通在當時是一位著名的清華才子。他苦戀楊絳,楊絳在與錢鍾書成為戀人後,給費孝通寫了封信,說:「我有男朋友了。」以此來斷絕費孝通的念想。
楊絳在24歲時與錢鍾書結婚,兩人真的屬於天作之合,相互扶持四十餘年,他們一起出國,一起在清華任教,也一起挨過了文革。
楊絳非常在意錢鍾書,她讓錢專心搞學問,自己包辦了一切家庭事務。在她的心中,錢鍾書的位置遠遠高過了自己本身。
愛女阿媛出生時,錢鍾書致「歡迎辭」:「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楊絳說女兒是自己「平生唯一的傑作」。
這個三口之家,很樸素,很單純,溫馨如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時光靜靜流逝著,再美好的故事總有謝幕的一天,楊絳在《我們仨》里寫道:「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
阿媛去世時,錢鍾書已重病卧床,他黯然地看著楊絳,眼睛是乾枯的,心裡卻在流淚。楊絳急忙告訴他:「阿圓是在沉睡中去的。」錢鍾書點頭,痛苦地閉上眼睛。懷著喪女之痛,楊絳還要每天去醫院探望錢鍾書,百般勸慰他,並親自做飯帶給他吃。那時,楊絳已經八十多歲高齡,老病相催,生活日趨艱難。儘管如此,她依舊堅強地支撐起這個失去愛女的破碎之家。
錢老去世後,費孝通曾多次拜訪楊絳,其實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沒有忘記楊絳,給她送自己寫的書,請求她指正錯誤,並且在心裡,也是真誠地想要照顧孤身一人的楊絳,但楊絳心裡只有已經去世的錢鍾書,只把費孝通的感情止於朋友之間。
所以她有一次在送客的時候說:「樓這麼高,今後你就知難而退吧。」
楊絳住在高樓,此時,費孝通和她也都年紀都大了。這句話看似平淡,實則一語雙關。她希望費孝通不要再「知難而上」,意思是樓層這麼高,爬上爬下很累,另一層意思是,我的心裡只有錢鍾書一個人,不管他在不在世,所以你就知難而退吧。錢鍾書在楊絳心裡是一面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的高牆,不管是誰都不能像錢老一樣走進她的心裡。
費孝通是個聰明人,他肯定也聽得懂這一語雙關的意思。斯人已去,一個萬分緬懷,一個望而不得。每個人心中,總會有一個揮之不去的人影,楊絳如此,費孝通也不例外。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縱然斯人已逝,而楊絳先生的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
愛情最終會化為親情,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不過,從最初的熱烈到最後親人般的互相扶持,從最初的烈焰到最後的寂靜之火,這或許也正是「愛情」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老一輩人的愛情故事,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也沒有「我愛你」。那個年代,沒有鮮花,沒有巧克力,也沒有鑽戒。那個年代,沒有誓言,也沒有物質,有的只是相濡以沫。
也正因如此,老一輩的這種「一生只愛一人的」愛情,才顯得彌足珍貴吧!
推薦閱讀:
※路遙:寒門學子的錚錚鐵骨,用生命寫出《平凡的世界》
※古代文學——古典散文
※泰戈爾語錄-零情感
※文學園地 世紀末《廢都》中的文學與知識分子
※文學寶庫→增廣賢文